户籍改革双城记:成渝“较劲”

时间:2022-09-26 07:42:02

户籍改革双城记:成渝“较劲”

成渝户改:各自激起千层浪

与近年来全国某些地方实施的户籍改革相比,2010年重庆、成都两地先后实施的户籍改革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2010年7月12日,重庆市政府审议并通过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目标是在2020年将全市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从目前的28%上升至60%到70%,这意味着有近1000万农村人口将转为城市居民。此消息一出,舆论震动,纷纷将其称为户籍改革的破冰之旅。而就在各大媒体和相关人士还在纷纷追随这个方案进行报道的几个月后,2010年11月16日,成都市《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出台,宣告成都在2012年年底前将真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户籍统一,农民可以“无条件”自由进城,并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各种保障。民众惊叹,关注的目光瞬间又有了另一个焦点。

重庆和成都,两个比邻的大城市,在2007年同时被选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次的户籍改革,可以说是统筹城乡改革的必经步骤。关于各自的改革,设计者和观察者们作出了自己的解读。

重庆:“户籍改革”为解决“大城市”困境带来希望

在各地的户籍改革中,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度是关注的焦点,重庆的改革也不例外。对此,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的比喻形象生动、广为人知。在这次户籍改革中,进城农民将穿上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五件衣服”,同时脱掉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件衣服”。而这一“脱”一“穿”之间如何适应,重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户籍改革在制度设计上提出了“335”政策体系,即3年过渡、3项保留和5项纳入。

“3年过渡、3项保留”,不让农民“裸身”出村。其具体内涵是允许最多3年内继续保留承包地、宅基地及农房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保证了转户农民进可以在城市落地生根,退可以返回农村从头再来,避免了农民由于“急转身”所带来的不适应;其二是对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建立弹性退出机制,实行有偿退地,使退地收益成为进城农民的原始积累,确保城乡居民身份转换的平稳过渡;其三是农民转户后可继续保留林地使用权、保留计划生育政策福利、在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经营权之前保留农村各项补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5项纳入”解除后顾之忧。即农民转户进城后,即可享受城镇的相关政策,并实现“五件衣服”一步到位。

“335”的政策体系同时也彰显了重庆户籍改革的关键点:尝试通过建立转户居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弹性退出机制,以合理的过渡期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此外,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在准入条件上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政策,进一步拓宽了政策的覆盖面。其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宽了购房入户条件和投资兴办实业入户条件,与以往相比在购房入户方面取消了房屋面积和文化程度的限制,投资入户方面纳税额度降低了50%。二是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农民可本着自愿原则就近就地转为城镇居民。三是允许租房落户,为多年在城镇务工经商而没有能力购房的农民工转户进城创造了条件。四是对夫妻投靠、年老投靠分别取消了结婚时间和年龄限制;对本市籍优秀农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自愿转为城镇居民的,取消了居住时间限制。

成都:踩“实”石头好过河

成都的方案出炉后,有媒体评论说这是全国最彻底的户籍改革方案。改革的愿景,是彻底消除户籍管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彻底消除隐藏在户籍背后的身份差异和基本权利不平等,户籍将回归管理人口信息的本来面目。其中,“城乡自由迁徙”、“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统一的住房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突破成为成都市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和亮点。

给居民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利,是成都此次出台的户籍改革意见中反复强调的另一点。“不仅农村居民可以迁徙到城镇居住,城镇居民也可以选择到农村定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自由迁徙不再受任何限制。”成都市决策者解析思路。基于这一理念,成都决定实行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居民凭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进行户口登记,随着人口自由流动,户籍也跟着自由迁徙,实现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的一致。

无独有偶,成都市有关官员在论及此次户籍改革时也有一个有关衣服的比喻:穿着“风衣”进城。这也是此次成都户籍改革备受瞩目的一个方面,即农民进城不以牺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为代价。此前,成都市在全市农村开展了土地确权工作。根据此次出台的《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产权成为一种资本,农民可以带产权进城,不需要接受任何以承包地交换就业、社保的附加条件,就能享有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统一户籍和自由迁徙,是否会导致大量原农业户籍人口涌向城市,让原本已经满负荷运转的城市更加紧张?成都早有准备,“居民有选择户籍地的权利。政府要做的是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待遇,让居民无论住在哪里都活得有尊严”。从《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的字里行间,更大规模的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和调度已经可以预期。根据《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成都将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和就业援助扶持制度,统一失业保险待遇标准、统一社会保险制度等,住房保障体系概念也首次从“城镇”延伸到“城乡”。

(本刊综合《中国经营报》《工人日报》等)

上一篇: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婚姻关系和财产该如何处... 下一篇:外国铁血政要“惧内”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