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时间:2022-09-26 07:18:04

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研究他们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理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用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1、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我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角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绘,再自己动手画一画角是怎样的,在总结完角的样子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不同的角多,最后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使学生对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效率。数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3、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除了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乘法口诀”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会“几个几是多少即是口诀几几得几”,从而延伸到体会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如我教“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专门请一些同学扮演数字和小数点,然后让扮小数点的学生根据我出示的小数在数字中进行移动。整个表演过程,学生情绪高涨,笑声叠起,而学生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二、在感悟中激发学生兴趣

外在活动引发的兴趣只是暂时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内化为对数学内涵的欣赏和追求,让学生从感悟中领略数学的魅力。

1、感悟“美”。数学中的美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造型、色彩的视觉美,不同于体育中的体形、动作、力量的运动美,也不同于各种的音响、节奏、旋律的听觉美。数学本身的内在美瑰丽多姿,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进行体验并感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对称图形时,出示一幅幅对称美丽的画面,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进行引导:为什么大家对这些图形都说美,是数学中对称的神奇力量。从而让学生透过美的现象,感悟到数学的对称美。

2、感悟“趣”。学生能感悟到数学是有趣的,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在苦在累也是乐而不疲。①巧用修辞手法激趣。有时对数学资源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学生兴趣倍增。如在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中,戏称0为大方的穷光蛋,这一比喻,不但把本课时中的难点凸显了出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高涨了,下课后还谈论着这一有趣的称呼。风趣的语言,恰当的手法让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使数学更具吸引力。②找有趣数学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为了巩固计算方法,必须进行练习,但大量的练习往往枯燥乏味,有位教师充分利用回文算式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知道计算方法后,出示了63×12,21×36,14×82,28×41四题,计算后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创造这样的有趣算式吗?没有一个学生不想计算的,纷纷进行笔算寻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如数字黑洞、回文数等,让这些材料成为数学课堂中的有趣的教学资源。

3、感悟“理”。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它需要思考、分析、推理,用科学的方法来说明理由,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如果能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理,必将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三、数学生活化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生活化是实践中学习数学的一种延伸。数学生活化的目的,是让数学回归其本质。因为数学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而在生活化的数学环境里,学生合作探究,就使数学教学过程体现了人的发展的机理。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把数学问题放到生活实际中去考量,并突出生活化过程的合作互动,易于形成教学过程的数学生活化氛围。例如,在教学“容积单位”时,让学生组织起来,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容量,在交流时,学生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特点。除此之外,小学生还有好动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声音、图像、动画等效果。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力争做到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静止的东西动态化。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设计丰富的感性材料,寓知识于形象中,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特别是在学生思维障碍处,应适时呈现妙趣横生的感性材料。引导探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逐渐增加。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张扬的探索 下一篇: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