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课堂演绎灵动教学

时间:2022-09-26 06:34:32

创设生活化课堂演绎灵动教学

【摘要】新课标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课堂教学生活化,日常生活课堂化,将生活与课堂知识进行有机结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也在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学工作者积极创设生活化课堂,演绎灵动教学,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关键词】创设;生活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1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1]这充分说明生活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创设生活化情境,构建生活化课堂,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那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

1.创新使用教材,实现教材理论和时代内容的有机结合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思想政治课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概括性,但同时它不能适时反映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由此造成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相对滞后,缺乏生活气息,因此,教师在尊重教材基本框架、基本内容不变的基础上正确、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关注学生生活经历,实现教材理论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在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感悟,从中寻找知识与经验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道理。

例如,高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消费观”,从内容上看这部分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无论是学生的个人消费还是家庭消费,学生都有实际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从地位上讲这部分知识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促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因此,围绕主题“消费观”,可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今年春节你共收到多少压岁钱?(2)你是如何消费的?请晒出你的消费内容。(3)说说这样消费的理由。(4)你了解周围同学是如何花压岁钱的吗?(5)比较你和同学在消费安排上的不同,并据此说明消费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课堂上,学生围绕“压岁钱”的消费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很顺利地就从具体看法、具体观点过渡到总的看法、总的观点,从“小道理”过渡到“大道理”,很容易地理解并掌握了消费心理、消费观的内容,并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成为拓展和深化生活经验、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创造和体验生活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吸收社会生活信息,实现教材理论与鲜活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

青年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自然而然会与社会生活事件产生种种联系,因而那些现实的、有意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都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必须学会利用社会现实生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沟通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变的价格”时,恰逢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在线三大家电商的价格大战熄火没有多久,据此我围绕书本知识设计了以下问题:

背景材料一:刘强东(京东):从明天上午开始,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价格都比苏宁线上线下便宜!并且无底线的便宜,如果苏宁敢卖1元,那京东的价格一定是0元!问题:(1)京东为什么要主动挑起价格战?

背景材料二:据一淘网监测:各家在宣布价格战以后,全网有超过13900件商品的价格开始上涨,平均涨幅在0.74%,价格平均上涨22元。问题:(2)为什么各家在宣布价格战以后,绝大多数的商品价格会上涨?(3)商品价格上涨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

背景材料三:发改委派了4个工作组,分别对京东、苏宁易购、国美,以及反映相关情况的一淘网进行派驻调查。调查发现,上述参与价格战的三家厂商主要在三方面涉嫌价格欺诈:促销价高于原价、未完全履行价格承诺、用独家销售的产品进行比价等。而一淘网也存在部分数据失实的问题。问题:(4)通过这次家电大战以及国家发改委对此的调查结论,你对参与价格战的三家厂商的形象如何?(5)请你为他们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围绕着“家电大战”这一现象设计问题,实现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课堂由过去的“死”课堂转变为“活”的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窗口。整堂课不仅超额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学得一点也不吃力,在这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实现了“生活—教学—生活”的目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撷取时政热点,实现教材理论与重大时事政治的有机结合

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但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它源于生活,其基本内容是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本质是对生活真实的体现。所以,教师必须将讲授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及我们关注的时政结合起来,以永葆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

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有关房价政策变化:2010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发,包括增加供应、加强监管、加快保障房建设、落实政府责任等方面的十一条措施,被业内称为“国十一条”。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40%,以“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4月,《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利剑出鞘”,这个“国十条”目标直指高房价;2011年2月,南京市出台落实“国八条”的楼市调控细则。在这里,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手段等方面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关注时政的热情和信心,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热点,不仅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富有启发性、真实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更好、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与世界,正确看待人生,正确看待社会。

5.摘取乡土素材,实现教材理论与乡土素材的有机结合

人教版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但相对而言,教材所用的素材、案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虽然可信,但说服教育力不强。

例如,《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之财政的作用,其中“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课本提供了从2003年到2007年五年中国家财政向民生倾斜的数据,学生普遍感觉这些数据比较抽象,比较宏观因而感受不深刻。在此,我给学生补充了“江苏省政府公布2011年前三季度民生10件实事进度”中的部分内容:

(1)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15.9万套(间),新建经济适用住房9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74万户,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2591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1081座;

(3)87%的市、县(市)建成和在建1所由政府主办的老年公寓或福利院。正在对各地新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检查验收;

(4)全省共有8.6万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然困难的重度残疾人领取了重残补贴金。向符合条件的1.38万名残疾人按当地低保标准的60%发放生活救助金。

这是一组现实数据,来自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因而很容易就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关注。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切入本土课程资源,将本土化、生活化的人物、事件、环境组合成教学情境,会使学生获得深度的、难忘的、恒远的记忆,让本土文化、家乡情感在学生的记忆中萌芽、绽放,在学生的生活中传承、创新。

总之,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凸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和大自然相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培养和激发人的主体性,最终让同学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

注释

[1]《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第977页

上一篇:谈培养农村小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 下一篇:机智课堂,演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