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的生命关怀

时间:2022-09-26 06:02:38

论高校德育的生命关怀

摘 要: 现代大学生需要生命关怀。高校德育生命关怀的缺失包括:高校德育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导致生命关怀的缺失;高校德育内容单一、抽象和封闭忽视生命教育;高校德育模式由“知识性德育+日常性德育”组成漠视生命关怀教育;高校德育的方法过于简单没有发挥道德教育的规范导向作用。要实现高校德育生命关怀,我们必须坚持“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主体的现代德育的内容体系;改进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重视生命关怀教育;构建生命关怀教育平台。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生命关怀 关系 缺失 实现

前不久,荆州大学生结梯救落水者的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位置,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对“90后”青年群体的重新评价。在“10・24”英雄集体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热爱生命、见义勇为的崇高品质,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前赴后继、勇于担当的团队精神。而在近几十年,高校学生每年都会发生数起轻视与伤害生命的事件。残酷的现实让我们认识到:大学生漠视生命的行为,无论原因多么复杂,都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对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我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生死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在面对挫折时,往往采用极端的扼杀生命的方法寻求解脱。面对英雄群体的英雄壮举,面对以结束生命来逃避现实的的大学生群体,珍惜生命,是应该考虑如何让逝去的生命,引出更多深层的思考,引出教育应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尊重生命最好的理论探讨是感受生命关怀。

一、生命关怀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1.什么是生命关怀。关于生命关怀教育,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教育哲学家们就已经提出“生命哲学”、“生死教育”等概念,从哲学领域开始了研究和探讨。现代意义上的生命关怀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1979年第一个“生命教育中心”在悉尼成立。1996年我国台湾地区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在台湾蓬勃发展。20世纪末香港也对生命教育给予了极大关注。21世纪中国大陆的生命关怀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

所谓生命关怀,是指充分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以提升个体生命质量,服务个体生命成长,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人文关怀方式。“生命关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命关怀”泛指在内心里尊重、理解、同情一切生命,关心、珍惜、爱护一切生命。简而言之,生命关怀,它是以生命为对象,以人文关怀为着力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其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的生活,关注人的需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怀生命,不仅要学会体验成功和喜悦,而且要学会接纳失败与困顿,珍视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充分体味生命波澜壮阔、丰富多采的美好。狭义的“生命关怀”仅指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在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遵循生命成长的天性,从生命的实际需要出发,走进生命的生活世界,贴近生命的心灵,让生命在自然、自由的状态下感悟和体验生活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生活资源,以更好地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根据德育的目标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实际,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生命关怀”应指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学生的生存走向和完善,并由此扩展到对其他一切生命的热爱。

2.生命关怀是高校德育的题中之义。尼采认为,一切道德都是和生命有关的,而且从根本目的上来说都是为了生命的,即为了生命的保存、提升,是生命得以生成、充盈的手段。(1)生命关怀是高校德育的本质要求。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多种德育因素的整合与优化,其中建设以“生命关怀”为终极目标的德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点。高校德育肩负着帮助大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要促进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健康的发展,促进每一个生命的自我实现;(2)生命关怀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德育中的具体体现。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生命关怀”。因此,生命关怀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题中之义。

二、高校德育生命关怀的缺失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不理解,对生命意蕴不欣赏,从而轻易地否定生命、漠视生命、伤害生命。传统的高校德育,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促进全面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行的德育开始表现许多与时代精神不相协调之处,大量事实表明与生命关怀的缺失已成为高校德育的软肋。

1.高校德育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导致生命关怀的缺失。高校道德教育所追求的是“何以为生”,而忽略了“为何而生”。强调德育要服务于国家、集体、社会的需要,而忽视了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及个体差异性。“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我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工具理性的教育,各个学校盲目追求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忽视了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淡漠了生命的激情需要。专门用于进行道德教育的品德课则变成了宣传政治知识的背诵课,不管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说道德情感的生成,更别提对于生命关怀的强调了。这样的做法,自然会使德育成为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使其难以被受教育者所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

2.高校德育内容单一、抽象和封闭,忽视生命教育。德育内容论述枯燥乏味,不能适应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生命的多样化发展,过于理论化、原则化,与实践脱节,学生没有主动性,只是被动地应付,自主性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学生学会了理论,学会了各种考试技巧,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样去追求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幸福。现代的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和时效性,不能与社会环境形成合理有效的互动,远离了生命主体的现实发展需要,影响了学生生命个体与社会形成良性的关系。我们的道德教育用概念、命题等组成的牢笼将学生“禁锢在科学世界”里面。

3.高校德育模式由“知识性德育+日常性德育”组成,漠视生命关怀教育。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中国特色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性德育”;通过专门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在大学生中进行日常性的道德教育、知识本位的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中的生命关怀科技的迅猛发展,让学生忘记了对自身生命的关怀和精神家园的构筑。教育把“人”当作了无生命的“机器加工品”,忽略了对学生生命本身的关注和尊重。随着高校扩招,一个辅导员负责好几百个学生的日常性德育工作,另外还有科研、教学任务及事务性工作处理。辅导员时间精力的不足在客观上造成了日常性道德教育工作的疲于应对。不关注生命的教育无疑是失去了灵魂的教育。

4.高校德育的方法过于简单重视道德教育的规范导向作用。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德育的任务被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方法,灌输、训导、压制等硬性注入的现象比较普遍,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忽略了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忽略了生活是生命的动态表现,甚至存在否定和抹杀学生个性的倾向,缺乏生命意识与生命关怀,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削弱。

最后,高校缺乏生命关怀教育的相关课程的设置,高校心理咨询教育缺乏实效,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对于承载能力有限的学生,是造成他们模式生命的重要根源。反思教育现实,实施道德教育中的生命关怀已经是一种必然,那么,要怎样在道德教育中注入生命关怀呢?

三、高校德育生命关怀的实现

高校德育中生命关怀教育的改进和加强,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与必然性。生命教育是一套教育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标: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各个层面上逐渐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即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因此,大学生德育以关怀生命、发展生命为终极目标。它既是一种应然价值的追求,又是一种实然事实的存在。

1.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目标是要坚持“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使个人在自身完善中得到幸福,又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服务。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重视生命的激情需要、对人生命环境的热爱和重视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看清社会形势,贴近生活实际,贴近人生命发展的需要,自然会使德育被受教育者所接受。

2.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主体的现代德育的内容体系。充分进行生存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挫折意识教育和健康情感培养。生命意识的教育,主要是在思想上认识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的存在,欣赏生命的美好,体悟生命的乐趣,磨练生命的魅力。虽针对少数大学生中存在的既不尊重他人生命,又不爱惜自己生命的现象,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要强化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大学生激活与生成对自身、对他人和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之情。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健康情感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高尚情操。

3.改进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重视生命关怀教育。在道德教育中融入生命关怀教育内容,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责任感教育、生存信念教育和生命自主性教育。在日常性德育中,建立辅导员制度,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生命关怀的基础知识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知识性的补缺。在交流方式上,除了面对面交流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手段以针对性的思想工作服务于个体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的独特性,凸显生命关怀。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入生命关怀之外,开展符合学生道德品质和身心发展的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也是实施生命关怀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体验生命情感可以使外界的课题真正进入生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4.生命关怀教育平台的构建。(1)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课程目标:关注“全人”的发展。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成五种状态: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和经验课程。培养一支生命关怀教育的师资队伍,编写教材。开设品德教育课程不同于目前许多学校开设纯粹的政治理论课程,而是以获得生命意义为宗旨,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人生的意义,认识到爱的重要性;(2)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应以理论指导实践,应一手抓科研,一手抓实践,以科研促教学,并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以便各校之间互通情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道德教育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更应该担负起关怀生命这一任务,教学生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关爱他人、追求人生的意义,从而成就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唐佩.生命关怀: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必要关怀[J].教学与管理,2009,(6):3-5.

[2]杨春雷,徐鹰.生命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9,(3):189-192.

[3]龙晓菲.凸显生命关怀:寻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问题研究,2003,(3):22-25.

[4]吕治国,张晓媛,王志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关怀教育体系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9,(6):7-11.

[5]林东妹.生命教育途径探析[J].中国国情国力,2009,(8):38-39.

[6]胡金木.论教育的道德品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40-43.

[7]蒋阳飞.基于生命关怀的高校现代德育模式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9,(8):40-41.

[8]胡金木.规范与自由:关怀生命的道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39-42.

上一篇:建构行动导向教学,提高职业关键能力 下一篇:提高农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