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当前的公务员“考试热”现象

时间:2022-09-26 05:32:59

浅析我国当前的公务员“考试热”现象

[摘 要]文章论述了我国的公务员“考试热”现象,指出了公务员录用人数的连年增加、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公平机制发挥显著作用、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一些诱人的特质以及歪曲的社会心理等因素是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在分析了这一现象造成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施行聘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对公务员的制度约束。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热;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019 — 02

依据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由此可以看出,公务员是由国家负担工资并为人民服务的人员。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政务类公务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业务类公务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行常任制。国家公务员履行《宪法》、《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及《国家公务员条例》规定的职责。公务员考试是国家为了吸引人才为国家服务而采取的招录考试,它有一套严格的招考程序,经过考试录取的公务员都必须履行公职,被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负担工资及相应的福利。

一、我国的公务员考试热现象

据国家公务员主管部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公务员的数量分别是659.7万人、678.9万人、689.4万人、702.1万人、708.9万人,近两年年均增长约15万人,四年间全国公务员数量增长近50万人。此外,我国还有88.4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国公务员系统庞大,每年公务员的新增人数也较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公务员考试的炽热程度。

公务员考试自2009年突破100万大关以来,报名人数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公务员考试被社会认为是超过高考和考研的第一大考,其报考热度可想而知。据官方统计,公务员考试报录比在2003年的16比1之后,每年都在不断大幅度上升,2009年是58比1,2010年是59比1,2011年是59比1,2012年也达到了53比1,呈现出了火爆的景象。在报考人员中,大学生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在一些“很受欢迎的岗位”中,公务员报考经常呈现出几千人争一个职位的情况。

二、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分析

(一)公务员录用人数的连年增加

近几年,国考招录人数在持续增加,2013年国考的招录总人数比上年增加了约2000人。招录人数的增加,直接刺激了报考的热情。以前公务员招录人数很少,很多人不敢轻易报考。现在随着公务员招录人数的增加,人们认为被录用的机会也相应的增加了。加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诸多的行业都在裁员的情况下,公务员录用人数的增加无疑对许多人产生吸引力。由于公务员录用人数增加的幅度低于报考人员数量增加的幅度,所以,公务员考试出现了炽热化的现象。

(二)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走向社会,2006年我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就达到了400多万人,而到2012年毕业生的数量则达到了600多万人。然而,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人员找不到工作。公务员考试在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就业机会。即便许多人知道自己考上的机会很小,但也会努力去尝试。大部分报考者的心态是考不上也不要紧,考上了就有了一个不错的工作。而且,公共员的报名条件是比较宽松的,这就为人们的报考提供了便利。比如,2012年国考报名的要求就略显宽松,虽然有些省部级以上职位的要求偏严,对基层经历的要求也挡住了一批应届生,但另一方面,数量极为庞大的地市级以及其他基层职位,对报考人员的基层经历大多没有硬性要求,因而赢得了更多应届毕业生的青睐。

(三)公平机制发挥显著作用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更加注重公开、透明和择优录用,实行考试录用制度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面旗帜。公务员招考秉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广人考生提供了个相对公平的竟争舞台,被称为是“玻璃房里的竞争” 。〔1〕坚持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的公开,考录的公正性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成为吸引广大人才积极报考的重要因素。

(四)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一些诱人的特质

1.职业本身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改革开放后,随着“单位制”的瓦解,许多以往的“铁饭碗”被打破了,相比之下,职业稳定性极强的公务员在如今成了“金饭碗”。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破产或裁员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失业是许多企业员工随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因此,比起稳定性较差的企业来说,很多人更愿意从事公务员这一职业。相比之下,自我国实行公务员辞退制度以来,被辞退的公务员所占比例在所有公务员中是非常小的,有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公务员的流动率只有0.05%左右。公务员这一职业因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而对毕业生以及众多想稳定自己职业方向的就业人员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2.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我国目前仍就是一个“小社会,大政府”的社会模式,政府在社会生活中依然占据着强势的地位,市场和社会仍然受到政府的掌控。而作为政府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就自然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再加之人们观念中残存着我国长久以来的“官本位”的思想。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就进一步得到了抬高。中国的公务员也因不同于国外的纯粹的公仆,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阶层。

3.优厚的社会福利待遇

近几年来,在历经多次加薪之后与社会上大多数职业相比,公务员的工资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与此同时,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也有扩大化的倾向,除了各种节日福利补贴之外,又有了公家出资深造等福利政策,公务员由原先的“铁饭碗”逐渐变成了“金饭碗”,并且“公务员还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等方而的保障,还享有住房补贴,这对于众多年轻人通过考公务员缓解近此年房价居高不下的压力具有极大的诱惑力。”〔2〕

(五)扭曲的社会心理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奉行着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则,在许多岗位上,许多人一直认为自己的付出低于工资等的回报。而对公务员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偏颇,对公务员的工作持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扭曲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公务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很清闲的职务,是一种收益高于付出的工作,这种扭曲的社会心理也促使着许多人转而报考公务员。另外一方面,公务员考试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唯利是考”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秉承的一个观念。目前许多的人可能并不真的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公务员这一职业,只是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一味地跟风。

三、公务员考试热的危害

公务员考试制度为具有爱国情怀的人们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为具有管理才能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也是实现合理的社会分层的重要机制。然而,当正常的公务员考试出现了“考试热”现象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考试热”背后隐藏的危害。首先,社会中众多的专业性的高技术人才本来要在社会生产和服务领域做贡献,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更热衷于进入政府部门,却很少人进入专业性的行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社会化大生产和工农商业等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却又没有足够优越的条件来吸引这些人才,造成了社会就业市场人才的不合理配置,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这种“跟风式”的公务员考试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官本位”思想从古到今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假如社会上大多数的优秀年轻人才的思想中一味寻求仕途,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也以此为荣耀,那整个社会将会存有一种官权至上、热衷名利的不良社会风气,这将十分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再次,次数繁多和程序繁琐的公务员笔试和面试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我国资源的浪费,国家准备考试的资源和费用以及考生个人的考试成本较高,这不仅增加了我国的财政开支,也对考生个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最后,公务员考试的持续升温助长了人们的病态心理,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更多的人去寻求体制的保护以及在分配社会大蛋糕时能够取得更多的利益。

四、对策与建议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单位制被取消,相应的许多“铁饭碗”般的职业也采用了优胜劣汰的录用制度。同时,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教育、养老存在的严重的“难”“贵”问题,人们面临的生活风险大大增加了,使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严重降低了。而考取公务员则是在这个不安全的社会中寻求安全的一种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公务员“考试热”这一现象在短期内是不易消除的。虽然如此,笔者认为政府依然应该从长远着眼,采取如下措施来尽可能快地消除公务员“考试热”现象。

(一)施行聘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公务员这一职业备受青睐,很大原因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因此,应该从长期入手对公务员制度本身进行改革。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在公务员中施行聘任制,公务员队伍要废除岗位终身制,实行定期招聘,择优录用,让公务员也产生危机感。同时施行绩效考核机制,将个人收入拉开距离,根据个人业绩好坏来评发工资和奖金。同时,也要把公务员工作放到与其它工作同等的地位上,让明显具有先天优势的公务员与其他行业的员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实施能者上庸者下的淘汰机制,彻底打破公务员的“金饭碗”。

(二)加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无论是高等教育机构还是社会上的其它教育机构,其改革必须以市场化需求为依托进行,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要与市场相连接,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和专业的设置,突出专业的质量和特色,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避免在就业时或再就业时出现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市场需求不对口的现象,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大批的人才去抓公务员这棵救命稻草的局面。

(三)加强对公务员的制度约束

随着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飞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着大众舆论的监督。同样对于公务员来说,加强法律、法规的惩戒力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加强民主监督,使其公务员的一言一行受到整个社会制度的制约,让公务员不再“高贵”。这样人们报考公务员的热情自然就会有所降低了。

〔参 考 文 献〕

〔1〕徐驰.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J〕.科教文汇,2007,(02).

〔2〕陈智兴.大学生如何理性对待公务员考试〔J〕.新西部,2012,(11).

〔3〕杨耀明.关于公务员“报考热”的理性分析〔J〕.政治与社会,2010,(04).

〔4〕周爱静.浅谈公务员考试在大学生择业中的地位〔J〕.法制与经济,2011,(05):276.

〔5〕王显义.浅谈官本位思想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2,(14).

上一篇:如何判断和田玉的市场价值 下一篇:浅析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