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时代的会计教育变革

时间:2022-09-26 05:00:25

网络经济时代的会计教育变革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化、数字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推动力的网络经济的兴起和蓬勃发展。网络经济的出现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并正引起整个社会组织结构及其制度安排的深刻变革,而这种变革必将引起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核心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一场革命。因而,为会计职业服务的会计教育将如何应对,这是每一个会计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学不再是一门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学科,而足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工具,研究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和分析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以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等基本素质为主的学科。因此,会计教育应顺应数字化潮流,注重职业素质教育,更好地适应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革命所带来的会计发展的要求。

一、我国会计教育现状应对网络经济的缺陷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会计教育体系,但面对知识经济和数字化的冲击,我国的会计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教学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教学手段方法落后、师资队伍不稳定等,这些将严重制约着会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概括起来,当前的会计教育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会计教育师资队伍人员不足,知识结构与会计教育发展需求不对称。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教师的待遇较低,一般会计教师的正常工薪收入,甚至不及刚毕业的会计学生,因此,大学会计教师的流动性非常大;另外,由于前几年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膨胀,许多院校不论条件成熟与否,在各层次上开展会计学教育与培训,师资队伍严重不足,高质量的教学保证也就无从谈起。在强调网络经济时代来临的今天,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师资,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切都无从谈起。

(二)教材的编写与制度变更的衔接存在偏差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变更调整较为频繁,导致相关的教学内容必须加以相应的调整和变更,而教材的更新却难以同步;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使,有条件的院校为了显示自己的办学水平,组织编写不同层次的会计教材。众多会计教材缺乏严格的审查制度,教材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内容大同小异,体系表述不够规范,对会计制度解释多,理论分析少。其结果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在毕业时仅仅知道一系列被隔离起来的法规,而不知道这些法规的目的,更不知道会计在经济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因而在处理非常规业务时束手无策。

(三)教学模式、手段单一,偏重内容讲解,缺乏案例教学

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记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特点是知识的灌输,目前在我国高校仍较为常见。它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被动的、相对低效的教学模式。会计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物流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会计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局面时所必需的思路和技巧。

二、网络经济时代,提升现代会计教育质量,培育新型会计人才的应对措施

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会计职业产生强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生成方式及其相关基础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对现行会计教育进行改革,改变口前中低档次的会计人员过多,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稀缺的现状。会计高等教育要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为目标,对现有会计教育内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一)全面提高会计师资素质、适应现代会计教育发展需要

会计教育创新的基础是教师素质的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教师应是会计学习的组织者、会计专业学生的辅导者、领航员,其工作比现在更困难、工作量更大。他们除了需要掌握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外,还需要掌握和运用各种新的技术,如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网络知识、系统分析与规划技能、团队合作技能、外语语言水平等。

(二)改革会计教育内容,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需要

1、注重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的培养

现代经济运行方式步入网络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正在逐步构建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而会计信息系统又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这就相应的要求所培养的会计人才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将成为未来会计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所以应在基础课程中加大计算机网络知识等课程的设置力度,开设更多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电脑平台使用与操作、电脑网络使用等相关课程,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提高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

2、加强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

在网络信息时代,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信息量过大,难以消化;二是信息不对称,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三是信息安全难以保证;四是信息格式不标准,难以统一处理。面对大量的信息,全盘接收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不至于面对扑面而来的大量信息无所适从,而能及时从中发现有用的信息,是未来会计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这就需要把数据开采和发现的技能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现代信息检索技术、数据库管理和信息分析技术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了解和掌握现代数据管理工具。

3、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虽然高等教育处于知识传播的前沿,但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的知识不断涌现,任何完善的教育体系都不可能把所有有用的信息传授给学生,更不可能预知未来的需求。新型会计人才必须具备不断更新自我学识的能力。世界注册会计师协会已经把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在线教育”列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主要手段。“终生教育”、“自我教育”已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会计人才适应社会需求,自我提高的基本手段。因此,现行的会计高等教育必须同时兼顾现有知识传播和学生未来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应使学生逐步适应网络时代最为广泛的“在线教育”模式,具备利用网络更新知识、实现自我教育的能力。

4、扩充专业课程的内容,加大知识覆盖面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会汁教学体系还未体现IT环境和技术进步对会计学的影响,专业课程主要以会计核算原理、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四门课程为主。为适应未来会计人才更多的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经营决策的需要,我们必须对现行会计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会计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尽可能与经济学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了解传统会计核算原理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创造出全新的会计教学体系。

(三)改革会计教育模式,更新会计教育手段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崛起,为提供现代化教学环境和改革会计教学手段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把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会计高等教育之中,通过改革会计教育模式,可以大大提高高校会计教育的实际效果。

1、变“灌输式”被动教育为“交互式”主动教育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交互式教学成为可能。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模拟、虚拟现实以及其他新的成套的教学工具,由文本、图形显示、声音、视频及其他方式开展任务式教学,通过学生自己搜集、处理信息来主动完成教学,自己对学习进度负责,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加快对现代计算机网络工具的掌握。同时,通过主动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今后的自我培训打下基础。

2、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丰富会计教学内容

多媒体计算机模拟、虚拟现实以及其他新的成套的教学工具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智能辅导系统在学校将成为补充教师教学的常见工具。这种系统可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调整教学,同时也带来了教学手段的变革。

(1)建立局部的网络区域,引进或开发基于网络的学习系统。对某些特殊课程内容,可在网上开展教学。同时在局域网上建立多媒体智能教学辅导系统,作为高校补充老师教学的工具,提供学生进行网上自我学习的现实环境,逐步提高学生的网络使用技巧。

老师通过WEB进行教学内容发送,可对学生进行电子化管理,其中包括学习跟踪、报告及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电子化的协作。这样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进度负责,同时他们也将拥有可以评价他们学习成效的工具。教师可直接收到关于学习系统的反馈,教学管理者能够随时改进课程设置。

(2)建立模拟实验室,适应某些课程实验的要求。为了适应某些课程实验的需要,可以开发设计一个交互性的网络培训方案,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实验环境。在高校内部建立局域网,在网上建立虚拟企业、进行虚拟交易,让学生在局域网上进行有关信息检索、信息搜集、信息处理的试验。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以凭多种方式锻炼会计业务处理及管理技能,大大降低通过实地培训带来的成本和时间上的损失。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上一篇: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政策探讨 下一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