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教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

时间:2022-09-26 04:21:31

深化高教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

摘 要:国家竞争是以创新为实力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担负着输送创新人才的重任,针对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不力的现状,分析了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提高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创新 高教改革 创新人才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高校作为教育体系中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阵地,还是在培育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制约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1.现有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⑴专业划分过细,人才培养规格过于单一,人文教育基础薄弱,对学生个性的和创新精神重视程度不够;⑵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占主导地位。教师基本上按教材备课,讲课,照本宣科。学生只是充当被动听众的角色,积极参与的兴趣和程度不高;⑶考核方式不健全,缺乏科学性。目前,主要采取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素质能力的考核模式,难以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情况,易把一般能力与创新能力混为一谈;⑷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沿着老师制订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这样被动的实践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难以提升学生日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目前高校人事制度的不足之处。⑴职称评定没有一套标准的、科学的测评体系。在评定职称的过程中,主要看发表文字多少,论文篇数多少,承担课题研究数目多少,通过简单的指标量化来评定教师的业绩。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教师不再重视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⑵高校封闭的人事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流动的客观需求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难以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杰出人才匮乏,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人才不断流失,骨干教师不稳定;另一方面,平庸人员过剩而无法分离。

3.教育观念落后。⑴关起门来办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不能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⑵传统的教育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4.收入多元化的分配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教师的收入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的:有国家支付的工资、学校的津贴、科研方面的合法收入以及其它一些收入。一个很典型的现象是,最近这些年,很多单位的科研经费增长了好几倍,但相应的科研成果却没怎么增长,甚至创新的成果还减少了。大学教授或研究者希望通过做更多的课题来增加收入本无可厚非,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由此导致这些教授或研究者很难专注于某一项研究。收入的多元化甚至导致某些高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5.缺乏创新环境。⑴创新文化培育不足;⑵缺乏有效调动大学生创新兴趣与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

二、提高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对策

1.创建新的教育模式。⑴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学校通过有意识的专业的创新教育。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拥有的丰富的创造力,从而自觉地锻炼自己的创新素质,这是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主观因素。⑵改革教学内容,增加课外时间。教学内容的改革要顺应时展,以知识、能力创新的综合要求来确定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在课程改革中,诸如:要开设影视鉴赏、文学赏析等人文课程,使人文与科技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同时,要加大实验性、实践性的课程数量,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并结合本专业的新发展、新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动手、组织、解决问题等综合创新能力。⑶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教师根据自身与亲身体验进行课堂教学,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中不应当只是灌输现成知识,应当运用提问、观察、互动等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技术,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⑷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变成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研究探索的过程,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⑸切实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让大学生定期实践,在有关单位的见习、实习中接受严格的磨炼,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引导学生“实学”创新。要引导、鼓励、支持学生主动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提高。⑹建立新型考试模式,探索一种全新的激励体制。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现、培养和提高的新的考试模式,用以考察学生提出、分析、解决创新问题的能力。激励机制应包括竞争机制、评优奖优机制等。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下,与教师建立“导师”关系,导师在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上因人施教,进行个性化指导培养。

2.更新教育观念。(1)教育观念要更加开放。一方面,教学要对外开放,如,工科大学要对工业界开放.让工业界人士走上大学讲台,不仅要请他们到大学开设讲座,甚至可以让他们讲授某门课程中的有关章节,尤其是其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大学生也要到企业中实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协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育观念的开放还包括鼓励教师走出去,到社会中去,到实践中去。比如:某些工科院校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通过以上措施,可使学生在校所学与实际操作更加贴近。(2)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高校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调整“指挥棒”,鼓励他们多花精力搞教学,尤其是想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潜能。

3.加大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形成高素质人才的流动平台。(1)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高校首先要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吸引人才;其次是建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人才流动机制。同时,高校应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合作,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政策平台。(2)按需设岗是合理配置高校人力资源的前提,各高校应当根据本校的办学特点、办学宗旨、师资规模、发展方向,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重点工作,实施全方位的工作岗位设计,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3)公开招聘引进人才,高校的教师资源不能局限于本学院、本学校或者是本地区,应该在国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吸纳贤才。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可尝试进行特聘教授制度,实现对优秀人才的支持。(4)引进竞争机制,把竞争这一市场概念引入到高校人事管理中,改变教师论资排辈,熬年头混日子的依赖求巧心理。实现优胜劣汰,强化危机意识,达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5)全面进行绩效考核,聘、任双方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根据360度考核方法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责任感,激励先进,鞭策后进。(6)进行津贴分配制度的改革,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进行梯度分配。使有限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对高校优秀人才进行政策优待,做到对优秀人才的真正利益倾斜。(7)加强多方的合作,打破高校间用人机制,搞好互聘和联聘,充分利用人力、财力,聘请高层次的知名教授和专家,达到资源共享。

4.根据学校自身实际,狠抓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高校应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继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强化基础课的教学,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改革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依法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促使大学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同时,完善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5.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动态设置。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必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必须加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以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对保证办学方向的理论课程要开全、开足,对公共基础课程,也要给予足够的保证,要适当减少专业课,增加选修课,使人文学科的学生能受到科学知识的教育,理工农医等学科的学生能接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从长远来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还要考虑到国际化,以使培养的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只有当学生基础学得扎实,知识领域得到扩展,而又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时,其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使创新少走弯路,还要让学生对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所了解,扩大其知识视野,提高其对知识的驾驭能力。要使大学生成为成功的人才、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帮助学生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并使之具有动态平衡的调节能力。

6.创建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促进创造力形成的环境因素,其教风学风、学术氛围、管理机制等都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完善自己。例如: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论文大赛、数学模型竞赛、设计竞赛、手工制作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肯动脑筋、勤动手的思想意识,发掘了大学生的创造潜力。在充满欢乐的活动中,使大学生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证明,这一系列素养教育都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品格,总书记在中科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做了很全面的深刻的阐述,主要从的六个方面说明。这六点,第一,要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德才兼备。第二,要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的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第四,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第五,强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六,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不谓艰难,勇攀高峰。这六点要求,明确了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总之,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育训练,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并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培根:《中国需要大量基层创新人才》, 《中国教育报》,2007.12。

[2]孙霄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报》,2007.12。

[3]李曜升:《寻找让创新生根的教育土壤》,《中国教育报》,2007.12。

梁成柱、宋 宁:石家庄铁道学院。

上一篇:略论素质教育的学生管理与改革 下一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种类与协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