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26 03:36:06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结合当前职业学校课堂上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学生基础薄弱、“够用为度”把握不准、学生认识角度不到位以及教师倦怠心理等,针对这些原因结合教学实际给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成因;对策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即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而且要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数学知识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以及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一、中职数学课堂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整体上看素质较低,在数学学习中表现更为突出。(1)基础知识没学好,缺乏自信心,厌学、怕学,对数学有恐惧心理。(2)“够用为度”标尺的问题随着中职学校培养目标从“中等技术人才”向“高素质劳动者”的调整变得比较模糊,作为文化基础课程的数学,强调“够用为度”原则,然而,数学课程中“够用”的标尺却不容易把握。(3)从学生认识角度来看,由于中职学生没有全面的升学压力,学校教学的重点是一般放在专业教学上,学校教学管理的焦点一般也是专业教学,因此极易产生数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4)从教师角度来看,由于学生学习信心、兴趣的进一步丧失,很多教师感觉自己在教学中不是“长高”了,而是“变矮”了,教师教学成就感明显失落,丧失了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产生了倦怠心理。以上情况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中职数学课堂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现状。

二、对策

1.消除数学学习恐惧心理的对策

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使用愉快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方法,愉快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愉快教育活动中应十分重视强调以下几点:(1)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学习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即使他们由“好学”到“乐学”再到“会学”然后到“创造性地学”。(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能动性,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3)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逐步形成创造欲望、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就是要教会学生“学”。教师不必囿于课堂教学的范式,而可以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分层教学、情境教学等。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从实际出发,把一部分的学生根据知识学习、能力形成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与个人愿望相结合进行分班,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为不同学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难度有别的课程,来达到每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学习程度的班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大体包含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生的主体多层次,目标设定多层次,教学过程多层次,考试评价多层次。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陷阱情境、专业情境以及成功情境等方式重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够用为度”尺度把握的对策

在课程的实施上,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理解一个公式、一个结论,往往都需要大量的预备知识作为基础。“够用”的尺度自然变得模糊。数学课程的学习其实还担当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目的,在这个问题上更是难于把握够用的尺度了。因为数学与人类文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一直在文化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数学不单是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质,即数学素质。数学训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上,是其他训练难以替代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较高的数学修养,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无论对科技工作者还是企业管理者,都是十分有益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更是无处不在。各个领域中许多研究对象的数量化趋势愈发加强,数学结构的联系愈发重要,加上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给我们一个现实的启示:每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现代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因此对于“够用”的把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够用为度”应该指的是教学的宽度与深度的关系,即是基础与专业(技能)的关系。教学的基础不像建筑的基础是一次完成的,它有点像生物学的基础,是随着生物体逐渐长大逐渐分次增加的。我们要对中职院校的教学观念有一种清醒的认识。不能把高中课本乃至大学本科的东西变成压缩饼干,全都拿来,每一个问题都从它的源头讲起,都要知其“所以然”,进行论证说明。职业院校有其自身的特色,它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课堂内容的讲授上只需要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知“其然”即可,“所以然”可以忽略,以后逐渐解决。要坚持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把教学重点放在操作演练上。

3.转变学生认识角度的对策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人们的吃、穿、注行都与数学有关。例如,通过吃的糕点人们可认识到丰富的几何图形;在商场购物时人们经常会遇到打折的问题;住房转让和新房购买时人们需要计算收入和支出等等都与教学有关。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才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数学知识将会使他们受用终身。要改变学生的认识角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教师还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起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

4.转变教师倦怠心理的对策

从数学教师的角度看,他们对学生的期望值较高,他们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理性的学科,扎实严谨,于是将知识的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楚,甚至于重复多遍,学生没有理由不理解,然而现实却事与愿违。长此下去,总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从而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也丧失了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要解决这种情况,首先要以人文关怀帮助教师克服心理倦怠。推行人性化管理,解决教师心理倦怠的关键是把人文关怀体现于日常管理之中,即采取支持、鼓励和要其参与的管理措施;要主动关心普通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他们有困难时要及时给予解决,他们有需要时要及时提供帮助;要通过改善学校心理氛围来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及时把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灌输给他们,让老师们知道,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不是为培养高科技数学人才服务的,最终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从而使教师保持持久、稳定的工作热情。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以均分论英雄、以升学率计成败的学科评价机制在职业学校是行不通的,作为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要着力构建适合数学教师发展的学科评价方法。努力为教师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内在环境,建立和谐、合作、团体竞争的良性氛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校可开展书法、艺术、科技、信息、电化、心理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再教育和发展机会等。第三要让心理咨询介入教师生活。对待心理倦怠,除了教师个人的努力之外,学校和社会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比如,定期举行心理调适的讲座,不定期地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设立教师聊天室,定时定点对教师开放,使教师拥有倾诉、宣泄、减压的适合场所,使一些消极情感如愤怒、恐惧、挫折等不良心理及时得到倾吐、发泄。要创造条件让老师体验快乐。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快乐伴随教师的每一天。还需要积极评价,多表扬,多鼓励,多激发潜力,多给一些宽容和谅解。

参考文献:

[1] 张月极.基于多维分层教学的职高数学教育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08,(2).

[2] 张月极.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职业时空,2010,(6).

[3] .

上一篇: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浅析钳工实习指导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