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口语交际增添活力

时间:2022-09-26 03:09:36

给口语交际增添活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因此,我们教师要切实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想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一、营造氛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口语交际培养的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只有巧妙地引入话题,才能打开学生语言的闸门。在进行“春天的发现”的口语交际时,由于地区差异,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把“春天的发现”这一主题的课文后移。3月中旬,春意变浓,学生每天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春风的吹拂,放眼是春的颜色,细听到处有春的旋律。教师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学生就“春天的发现”进行口语交际,把学生引入春意浓浓的美景之中。

上课前我先播放《春天在哪里》的视频,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我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概括画面上看到的春天,同学们很快说出了在课内外积累的许多词语:泉水叮咚、花红柳绿、万物复苏……这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也为后面用口语描绘春天作了铺垫。我引导学生用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分组交流,把自己眼中的春天分享给其他同学,因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培养了学生合作、分享的学习习惯。最后,我让学生选择性地找春天:(1)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2)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3)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4)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5)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读、说、写、画、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课堂创设的情境,营造了一种师生、生生互动的平等和谐的氛围,搭建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示范引路,学会面对生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在说话时才能大大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教师的引导、示范起到了调节的作用。如进行“我学会了做饭”这一口语交际时,我把它调整到妇女节前,布置了一项“亲子作业”――帮爸爸妈妈做一次饭,把自己做饭的过程和感受按照“首先……然后……最后……”的顺序说给老师和同学听,说得好的同学可以得到一张卡通贴画。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跃跃欲试。学生发言后,我将贴画贴在几名说得好的同学的小脑门上,鼓励其他同学也像他们一样按顺序表达。学会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这既训练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从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三、借助电教,激发说话兴趣

实物有直观形象等特点,能快速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激起说话的情趣,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奇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接受新知识。在教学《可爱的小动物》时,我首先播放了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分辨是哪个小动物的声音。这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睁大眼睛专注地听着。在他们愉悦的心情中,我又把他们带入小猫活动的动画视频中,让他们捕捉自己最喜欢的镜头,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喜欢它,小猫有哪些可爱的地方等。学生们个个小脸通红,眼睛发亮,他们迫不及待地说,好像闸门里的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四、依托主题,浸润学生心灵

语文是知识的外延,生活有多宽,知识延伸得就有多远。口语交际给孩子们的心灵打上了烙印,口语交际成为每一个孩子心花盛开的驿站。在学了以“我爱祖国”为主题的课文后,我让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手仔细看、仔细听、用心做,表达爱国之情。童心有爱,大爱无形,课堂中一段段文字表达如一颗颗星星在闪耀。

有的说:每当星期一升国旗的时候,我都要穿着整齐的校服,佩戴好鲜艳的红领巾,站得端端正正地仰望国旗行队礼,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我爱五星红旗,更爱我们的祖国。

有的说:爱国就是我办手抄报的时候把大公鸡画在小报的正中间,因为老师告诉我,祖国的轮廓就像只大公鸡,我要把祖国装在心里。

听着只有孩子才能说出的如雪花般的话语,我及时点拨、总结:爱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从点滴做起,浸润心灵。学生们从中懂得从小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善于表达,写话时才会“有米可炊”。

所以,口语交际课要达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的目的,就要触摸学生的心,感受学生的情。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想象力培养方法初探 下一篇:细读中感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