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作文教学中的三个注意

时间:2022-09-26 01:20:57

浅谈创新作文教学中的三个注意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没有创造性,就没有艺术。我们教师要逐步打破当前的教学模式的清规戒律,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探索,使学生真正具有扎实的写作能力,不仅能应付考试,还能应付未来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创新作文;写作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92-0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文在中学生看来一向是件难事。由于他们少有创作热情,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不是无病、矫情做作;就是言不由衷、假话连篇。个性没有得到发展,写作水平就很难提高。为此,不少教师都对作文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而在我看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决地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在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的问题上,人们已经有了多方面和长期的研究,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在指导过程中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才能真正做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设置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把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中去发现和撷取素材。

例如我在教学生写动物外形特点是,找来一只小白兔放在教室里跑了一圈,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正在学生玩的高兴的时候,我把兔子收起来,然后让学生说说小兔子的外形。学生很少有说完全的,因为刚才光注意兔子怎么好玩而没注意它的外形,对老师的提问,虽然没有回答完全或答不上来,却产生了再看、非看明白不可得欲望。此时,我又拿出兔子,要求学生按照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兔子。我对兔子的一放一收又一放,中间加上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始终处在兴趣盎然、细致观察、积极思维之中,写作知情油然而生。还有一次我哥学生布置了一篇‘吹画作文’,让学生在纸上滴几滴墨水,然后沿着不同方向吹,看吹后的画面像什么,然后进行大胆想象,把想到的写下了。学生在玩中学写,趣中练笔,兴趣盎然。

二、注意写作前的材料积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了。”

平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摘抄好的词、句,丰富学生的书面语言,同时,还要经常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叶圣陶说过:“文章是写下来的口语。”教师可选择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假如我会飞》、《拥抱明天》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吐,而后再引导学生把口头作文整理成书面作文。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日记或周记的形式积累材料,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使他们能够经常地认真注意观察事物,并随时记录下来,有了大量的材料积累,就可以解决写作文“无米下锅”的问题。例如:春天到了,我带学生到野外去寻找春天,让他们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去寻找、去倾听美丽的春天。学生们边观察边记。回到教室里,学生们滔滔不绝地交流了起来:柳绿花红、莺歌燕舞、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引用了课文中不少描写春天的词语,还说出许多有没得语句: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春风柔和地从我们的脸上拂过……我真想拥抱春天!

三、要重视作文的评改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中讲:“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的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这话讲得十分精辟。期望自己的劳动获得成功,这不仅是孩子也是成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因此教师批改、评价学生作文时应持慎重态度。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或由于其他原因,写出的作文不尽如意,甚至出现一些荒唐的笑话。对这些,教师万万不可作为反面教材,横加指责,弄得这些学生精神十分紧张。长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障碍,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因此,在批改过程过程中应该遵循鼓励的原则,要善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给学生以成就感,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

另外,批改形式要多样化,如可采用小组互批互改,同桌互批互改,教师批学生该,学生自批自改等。要把批和改落到实处,让学生参与整个评改过程,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优劣。

作文教学的空间是无限的,教师要勇于探索创新,不拘泥于书本,放眼书本之外的缤纷世界,以开掘更多教学渠道,锻炼自己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更广阔视野里进行作文教学,学生才能在更广阔空间里学习如何作文。这要求我们教师,教育的视野要放宽,要通过发散性教学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玉不琢,不成器”,这一点很要紧。但是也不能说只要“玉”,还是增强学生琢玉的本领。有了琢玉的本领学生才能琢玉成器。写作技巧的运用有似于此。想写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技巧构思谋篇,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精读欣赏过的作文,研究其作者为何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经过这样一番引导,学生就会渐渐步入技巧之门了。由模仿而实践、创新,从而使他们笔下生花。

总之,作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没有创造性,就没有艺术。我们教师也要逐步打破当前的教学模式的清规戒律,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探索,使学生真正具有扎实的写作能力,不仅能应付考试,还能应付未来社会的需求。

上一篇:从“武王举鼎”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精神 下一篇:以问题为中心开展高中化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