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9-26 01:06:34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可行性研究

摘 要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诚然,实现最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是高校图书馆追求的崇高目标,但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下,勉强对外开放只能换来高校图书馆管理上的负荷、秩序上的混乱以及公众的指责。本文就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以及在大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对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建议,并提出了如何循序渐进向社会开放高校图书馆的办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对外开放 试点开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8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opening to the public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industry. Indeed, the resource sharing is the pursuit of the lofty goal of university library. But without a solid material foundation, the opening to the public for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s only a load to the management and the order of the public.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ization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Second, the problems in large circulation and socialized service are discussed. Finally; we try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problems.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opening to public; pilot to opening

德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诺德曾经指出图书馆应该向一切愿意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开放。近年,有关高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既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履行自己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国外一些国家已经有很多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先例,邻国日本701家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图书馆,其中有685家向社会开放,开放率达到了97.7%。①但是纵观国内,面向公众开放的高校图书馆还是凤毛麟角。公众认为大学图书馆是用纳税人的钱兴办,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应当是公共资源,向公众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惠及社会是理所当然。而高校图书馆管理者也叫苦不迭,图书馆空间不足,阅览座位低于标准,迎考期间甚至连本校师生的阅读需求尚且满足不了,何谈对外开放?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开放为何知易行难?

1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1 符合图书馆的公益性质,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传承与知识的学习都有赖于图书馆功能的发挥。随着“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应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文化超市。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专业的管理队伍,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地位十分重要,是实现全社会阅读风气的重要保障,是普及文化科技知识和推进全民综合素质提高的前沿阵地。

1.2 图书馆对外开放有利于提高馆藏利用率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率普遍低于40%,甚至有的还不到20%,这是属于极大的资源浪费。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后,可以使更多的读者能够利用馆藏资源,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②

1.3 可以更好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有利于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高等教育在我国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发展的三个支柱之一近年来也是发展迅猛,然而尽管如此,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中还是面临了巨大的资金缺口。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有偿服务的方式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强自身持续发展的后劲。

2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优势与现状

据权威部门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442所,仅北京大学图书馆截至2011年底馆藏图书就达1100余万册,而公共图书馆数量3076个,总藏量却仅78852万册。一斑可以窥全豹,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高校图书馆具有公共图书馆无法比拟的馆藏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无疑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然而现状是国内仅有发达的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一些大学图书馆在部分向社会开放,开放时也只限开架阅览,要想外借图书还需要提供身份证、单位担保等,办理临时借阅卡后方能借阅。正如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所说,没有一所高校的图书馆是无条件向社会开放的,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可作为满足社会读者特殊需求的补充,但不可能像公共图书馆一样来者不拒、“敞开门借阅”。③

3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扩招高校图书馆经常人满为患,学生阅读、自习都需要提前占座位,另一方面,国内的书价连年上涨,导致高校图书馆面临座位资源和图书资源两方面紧张的困难。全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最低藏书量的大学图书馆非常少,如果在这种没有物质基础保障的情况下贸然对外开放,校外读者必然会挤占本校师生资源,与本校师生产生大量的利益冲突。

现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管理人员都是在高校教学科研基础上做出的事先设计,外来读者的大量涌入会给现有的系统带来很大的负荷。④以每年新生入馆教育为例,图书馆管理人员不可能集中为各行各业的所有读者都提供这种关于如何更好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指导。开放带来的管理成本以及管理能力的问题,对现有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发达国家大部分图书馆向公众开放是基于其高校数量多而人口数量少的基本国情情况,而在我国,只要社会上很少一部分人进入高校图书馆,就可能会导致整个运行体系运转不畅。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要求而展开主要以教学科研为主,而社会读者需求量比较大的考试类、辅助类资源则相对较少。而数字时代,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快餐式文化盛行,重上网,轻阅读已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通过屏幕阅读来获取信息的人越来越多,肯静下心来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公众对高校图书馆专业性、学术性强的馆藏需求有限,即使开放高校图书馆,可能实际效果也与预想会有落差。

读者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学生将翻阅过后不想借的图书随意摆放,有的则为了自己所需的资料,对图书采取撕页、“开天窗”的手法。而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后,势必有大量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道德修养的社会读者涌入,难免有个别动机不纯的闲散人员混在其中,如此一来图书馆的读书氛围甚至秩序都会受到影响。

诚然,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可以缓解读者供需矛盾,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面对显而易见不可测的工作量、不可测的管理难度、不可测的资源损耗、不可测的种种矛盾,不得不在“对外开放”前加上“逐步”两字,审慎的态度才不至于让“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进退失据。⑤

4 高校图书馆如何对外开放的几点思考

(1)立法促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提供法律保障。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成功经验之一便是完善的法律制度支持。美国早在1925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以保障图书馆生存的合法性和连续性。⑥

(2)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主要依靠本校教育收入拨款,而各高校在执行过程中,实际掌握的比例各有不同。对外开放后各种投入需要花费更多资金,开辟经费来源势在必行。一些国家已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法国大学图书馆的经费80%来源于教育部,另外还有13.5%来源于每年新生入学注册时每人所缴纳的15法郎图书馆费。⑦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经费要比公共图书馆充裕,社会各阶层的捐助和资助款项比较多。另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的资金投入,为企业制作网页,向其提供经营管理、产品开发、人才培训、市场动态、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情报信息等。

(3)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专业型馆员。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后,原有简单的行政依附关系被打破,面向对象更广,图书馆馆员自身的服务管理水平决定了“以一抵百”还是“百不抵一”。然而,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专业性人才缺失、非专业性人才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发挥,只有加强专业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更多读者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4)试点开放、有限服务。高校图书馆面向当地初高中开放,为中学师生提供服务既是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一种初步尝试,也是高校支援扶助当地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了不与本校师生发生冲突,考虑借还书高峰期、图书馆座位以及初高中课时安排问题,开放时间可选周末固定时间段,读者凭学校提供的有效证件入馆,只能外借书籍不能在馆内阅览,外借书籍可限制为文学类等不影响师生教学科研的类目,另外由于藏书副本有限,外借时间可缩短为一周或半个月。

5 结语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专家陆士桢教授认为,高校图书馆的三大功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但是,服务社会的主要渠道不是简单地把文献资源提供给更多的人使用,而是以科技产品的研发和科学理论的研究来推动社会整体发展。⑧强求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全面开放是不切实际的,不加区别、不加限制地开放,只能造成管理秩序的混乱,背离最初的目的。

注释

① 帕提曼.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被误读的取向[J].图书情报工作,2010(10).

② 卢秀英.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

③ 董川峰,张智丽. 部分高校图书馆向市民有限开放[N].新闻晨报.2012-9-20.

④ 沈秀莆.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略论[J].学理论,2011(17).

⑤ 魏建琳.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的困惑与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3(1).

⑥ 王建.国外图书馆立法概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4).

⑦ 周小平.中外图书馆经费来源比较[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2).

⑧ 张丽平,郑琳.试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有限开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

上一篇:四逆四物汤对阴阳两虚型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 下一篇:浅谈改良式前牵矫正器快速矫治骨性乳前牙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