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规划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9-26 12:35:12

关于城市规划问题的探讨

【摘要】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影响千家万户,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起着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重大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城市规划含义的理解与其编制的理由,以及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未来城市规划的革新方向,并阐述了构建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深入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发挥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和谐;革新;生态城市

科学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城市合理布局及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什么样的城市规划,就有什么样的城市面貌。城市能否历经若干年的发展而达到功能完备、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城市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政府统筹协调城市发展各个领域的重要手段。而城市规划的“和谐”就是资源匹配、生态平衡、产业协调、布局合理、空间丰富、交通顺畅、环境宜人、居住舒适。城市规划确定了城市在产业发展、功能分区、资源配置、交通安排、环境设计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思路,制定规划应以和谐为本。和谐规划是建设和谐城市的基本保障,如何规划建设和谐的城市。总体来讲,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需要,城市规划必须转变观念,要从政策的高度认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必须要有整体观念、统筹城市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城市矛盾。制订规划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做到科学有序、综合平衡、适应并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即建设一个和谐的现代城市。

2 城市规划编制的方向

城市规划中实现环境保护的对策结合我国实际,按照“五个统筹”以及环境保护所采用的“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通过在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研究,城市规划领域中应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对策:

1)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应将环境、人口、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协同考虑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城市规划应同时编制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订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订最终治理对策。

3)城市规划编制应将整体环境“区域化”。区域化就是将城市的环境放到整体的区域中进行思考,用体系和城市群的概念来分析城市环境。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整体的城市,用辩证的思维来思考城市环境。

4)城市规划编制中环境问题思考的途径在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结合上,根据我国实际,并以现时的技术手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结合得更深入一步:

a.在城市总体规划或次区域规划层次上,确立环境限制是城市或区域发展限制性因素之一的观念,并通过对主要的环境限制因素及潜在的污染源的分析,合理界定城市的规模,选择适合的用地和人口分布交通运输方案;b.在改造和城区重整规划中,尽一切可能改善环境质量,包括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降低太高的容积率和人口、居住密度,增加城市空间和绿地,消除用地布局不当如工业与居住相邻引起的环境干扰;c.在郊区发展中,通过对非建设性用地的功能区划,确定生态保护区和敏感区、景观敏感区,保护其不受城市化的不利影响;d.在市政详规层次上,将污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厂与环境影响评估结合起来。

3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的调控手段。国家发展中出现了人均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是相当长期的矛盾。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真正牢固树立起资源节约的意识,在具体工作中逐步建立起有关的制度。在未来,我国空间资源的节约是一个大战略。因此,需要研究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思想。过去的粗放发展应当变成今后的精明发展、集约发展、合理紧凑发展,对各类城市都应当如此。

总体上,还是合理密度为好。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提高密度,目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潜力不小,可以通过农村合理规划建设,节约土地以支持城市发展用地。需要强调的是,有关用地指标的工作,需要非常慎重。同时必须明确,城市发展用地指标的工作,属于城市规划的法定任务,属于城市规划的基本业务范围。水的节约和水源的保护、能源的节约,都是在城市规划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2)规划建设生态良好的城市。这本来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任务。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还不够完善,且国家重视工业的大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执法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形势很不乐观。城市的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城市安全的层面,而且呈现区域污染的特点。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现在更加突出起来。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时,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此外,大城市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3)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群和城市密集地区不断增长,城市发展的区域问题突出起来。区域性规划:a.要解决好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问题;b.统筹安排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c.安排好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d.安排好城乡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后,从区域层面统筹安排乡村规划建设的任务就提出来了。做好村庄集镇规划也成为需要。农村建设和城市发展是分不开的。

4 城市规划的革新方向

4.1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活跃因素,当其与规划相结合时,也才能真正体现“规划”是为人服务的。二战后的西方城市主要面临的就是一系列经济问题,所以才成为制订规划进行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

20世纪20年代期间规划是以解决城市人口疏散为出发点,而今研究的问题就宽广得多,诸如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带来了新的因素,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虽然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完善、成熟了新的生命力,包括从城市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合理位置,到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如何解决人口就业、发展新区、保护旧城中心繁荣等问题结合起来。

4.2从更深层次和角度认识城市结构

1)社会经济作用的结果,对城市职能的多样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有了重新认识,即城市的空间结构必须适应城市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需要;2)从空间结构上,对“功能主义”观点提出挑战,引导人们重新研究旧城市;3)重视保护原有的社区结构,允许适当的高密度,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有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4)重视传统的建筑形式和旧建筑的有机结合,改变过去对旧城市全盘推倒,大拆大建,彻底求“新”的做法。

4.3城市发展连续化

人们逐步对城市规划的性质以及相应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主要是否定了把城市规划当作是城市“终极状态”理想蓝图的概念,而是逐步把城市的发展视作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现有关条例规定“5年小调,10年大调”的方针,其实也就是促使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能得以及时调整和完善。

5 构建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在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态城市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是一种目标,又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现实;是人的一种情怀,也是自然的一种表露。生态城市应具有:①节能、循环型城市系统。②水环境与水循环。生态城市的水系统应是在满足生产和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在城市内形成适度的循环系统,减少从外界的取水及污水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向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②城市绿化。城市绿化被认为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绿化具有防洪、防风、防火、防止噪声、防止大气污染等效果,为城市内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并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是包括自然生态要素和人工生态要素在内的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总和。而生态城市则是指各种主客体要素处于高效、有机协同状态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和谐、高效、安全、健康等特征。城市生态化的实质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进而达到一种稳定和有序状态的演替过程。

21世纪是人类创造空前文明,同时也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的极致。城市、建筑、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舞台。人类必须同大自然协调一致,运用知识建设一个更和谐的人类舞台。

6 结语

总之,城市规划需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但它理应建立在更扎实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们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以务实的作风建设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就一定能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和谐、美好城市。

参考文献

[1]汪光焘.以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城乡规划工作[J].城市规划,2004(3).

[2]谭锦湖.如何能更好的完善城市规划工作[J].建材发展导向,2010(7).

[3]潘京兰.当前我国城市规划问题研究[J].城市公用事业,2010(3).

[4]短评.让科学发展观贯彻城乡规划始终[N].中国建设报,2005(6).

[5]吴谦林.浅谈生态城市规划[J].山西建筑,2008(12).

上一篇: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分析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