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设计的三个出发

时间:2022-09-26 12:32:41

教育活动设计的三个出发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离不开幼儿的兴趣、经验与实践,教师要在充分理解与解读幼儿的基础上围绕“幼儿”“幼儿真正的学习”和“活动有效”来进行设计。

一、把握“兴趣”及“兴趣的增长点”

兴趣既是活动的驱动力也是出发点,尊重幼儿的兴趣才能开启有意义的学习。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由幼儿的兴趣生成活动,更要注重活动过程中对幼儿兴趣增长点的观察和发掘,将幼儿的兴趣不断转化为活动,以促进活动进一步发展。

幼儿的兴趣及兴趣的增长点的主要表现形式:①会讨论甚至是争论;②会专注甚至是长时间的关注;③会摆弄甚至是反复的琢磨;④会模仿甚至是创造。

案例:大班活动“恐龙”

孩子兴趣的出发点。开学初,一名孩子带来的几只恐龙玩偶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知道的关于恐龙的事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有关恐龙的玩具和书籍。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关于恐龙的各种话题。

孩子兴趣的增长点。增长点1:翼龙是不是恐龙?这天。几名孩子在共同翻阅《恐龙大家族》图册时。对于翼龙的“身份”归属争执了起来。这是整合幼儿关于恐龙经验的好时机,我们便生成了新活动“他们都是恐龙吗?”。增长点2:梁龙到底有多大?随着对恐龙理解的深入,孩子们对梁龙发出了质疑:“梁龙是最长的恐龙呀?为什么这个模型做得这么短呢?”“梁龙到底有多长呢?”针对孩子们的疑惑,我们生成了“梁龙有多大”活动。

在主题进行的过程中,幼儿探究恐龙秘密的兴趣随着对恐龙相关经验的积累而增加,形成一个个兴趣的增长点。这些增长点,以更强大的动力推动着幼儿探究的不断深入。

二、分析“经验”及“经验的已有层次”

幼儿真正的学习是从经验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实质是要找准在活动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让活动的设计和幼儿的投入有效。对幼儿经验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幼儿的已有经验:可从“主题”活动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活动的重难点进行分析。

②幼儿可能出现的经验层次:在对活动中的难点可能表现出的经验状态。

③幼儿可能出现的兴奋点:兴奋点的出现容易左右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对幼儿可能出现的兴奋点进行预估,既可以对活动进行正确的导向也可以利用兴奋点促进活动的深入。

案例:小班活动“会唱歌的瓶子”

活动目标:知道软硬不同的物体碰撞时,有的能发出声音,有的不会发出声音。针对目标进行幼儿经验的分析:

已有的经验:1、在“小手和小脚”主题活动中,幼儿认识到小手很能干,也对用小手进行的操作活动很感兴趣。2、在“给小熊喂食”的活动中,幼儿对软硬不同的东西有了初步的感知。

可能出现的经验层次:1、知道放进硬的物体瓶子会响。2、只知道放进豆子会响。3、对放人什么东西进去会响没有经验。

可能出现的兴奋点:1、对“装”东西的过程感兴趣。2、对发出声响的现象感兴趣。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设计出了力求使每一种层次的幼儿在活动中都能获得提升和发展的活动方案。比如,针对无经验的幼儿:你能让瓶子唱歌吗?针对只知道放入一种材料会响的幼儿:试试还有什么材料能让瓶子唱歌?针对能准确选准发声材料的幼儿:为什么瓶宝宝会唱歌呢?(放其他材料可以吗?)

三、提供“机会”及“更自主的机会”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一件事物能否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不在于事物本身的特征,而在于它能为儿童提供多少活动机会。”教师要克服自我表现的冲动,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与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以使他们得到真正的满足,确保幼儿深入而富有实效地学习。

案例:大班活动“视觉之旅”

初次研讨后,我们设计了几个层层深入的游戏环节:第一次一起玩动画小书,第二次一起看错觉图片,第三次一起看3D电影。这样的环节设计是在教师步步导入的情况下进行的。幼儿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是“被动地投入”活动。为此,我们对活动做了修改:提前布置一个视觉体验馆,将体验馆分为“动画区”“小玩具区”“错觉区”“3D区”。在激起幼儿兴趣后,幼儿自选小组进行活动探究。最后。幼儿提出在活动中感受到的问题,同伴或教师进行解答。显然,修改后的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更为隐蔽,幼儿的自更大。

为幼儿提供更为自主的机会,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幼儿,是我们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只有给予幼儿适宜的、更自主的机会,幼儿才能真正在活动中自主选择、自由探索。从而获得最真实的知识经验。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玉米区域试验 下一篇:“先达901”玉米良种推广示范的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