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肥料选择与施用方法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10-27 02:28:47

试论肥料选择与施用方法的几个问题

摘要:化肥的使用,对促进农业生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之说已流传千百年。科学施用肥料就是按照作物的按需补给的原则,合理、平衡的施肥方法。在考虑作物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的种类、土壤的性质等因素,选用安全、质量可靠的肥料,针对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于肥料元素的需求。提出科学的施肥方法。

关键词:土壤 肥料 合理选择 科学施用

肥料是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施肥是促进作物生产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肥料的投入占农民整个生产性投资的50%左右,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为40%左右。

一、肥料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作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来源是土壤的养分,衡量肥料效果好坏的标准也是土壤中的养分。因此,肥料是农业循环发展的物质基础。

1、科学施肥能提升农作物产量,在提高产量方面,肥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施肥不仅可以改善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改善提高蔬菜、水果中糖的含量,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的生化结构。

2、合理施肥还可以减少农业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减产。耕地的有限和无限增长的人口决定了今后的时间里单产的产量增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选择肥料

(一)肥料分类

1、按作用把肥料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直接肥料为直接营养作物的肥料,如氮、磷、钾化肥。间接肥料为通过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达到营养作物目的的肥料,如石灰、石膏。有机肥为二者作用都有的肥料

2、根据肥料提供植物养分的特性和营养成分,分为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

3、有机肥料4、生物肥料5、复混肥料6、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7、复合肥料8、掺合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干混方法制成的肥料9、BB肥:全称:散装掺混肥料别名:掺合肥。

(二)根据土壤特性选择肥料

由于我国疆域宽广幅员辽阔,土壤的类型也分为很多种。

1、黏性土壤,土壤的特点是土壤黏性较强,保持肥力、水的能力强,但通风性能差,肥料的作用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我们会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后期不要施过多的氮肥,造成作物贪青迟熟。

2、沙质土壤,其特点是土质松散,毛管性能差,不利于保持肥水,本身含的养分偏低。针对这种土壤,要选用有机肥,收割完后以堆肥的形式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其养分的含量;

3、壤质土,壤土是性质优良的土壤。其通透性、养分含量等都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所以施肥都是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按时定量的施肥;

4、酸碱性较强的土壤,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弱碱性的土壤,氮的含量一般比较高,所以施肥时一般选择施用碳铵,采取挖基土肥深施,施后盖上土壤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氨的挥发,防止肥料养分的丢失。

(三)不同作物对肥料的选择

植物对于养分的需求随作物、品种的变化而变化,相同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于肥料的需要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选择肥料时,必须将作物的营养性质作为选择化肥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蔬菜对于氮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氮肥应该选择硝酸铵、硝酸钙为宜;十字花科的蔬菜对硼的需要量较大,宜选用含硼较多的硼酸、硼砂等;鲜食性的瓜菜如西瓜、甜瓜以及茶叶等对氯毒害敏感,不宜选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化肥。

三、利用高效化

高效利用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肥料发展方向之一。

化肥利用率受肥料特性、土壤特性、施肥量、作物品种、土壤持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只有肥料养分得到充分利用,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四、提高施肥技术

1、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平衡,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节本增收的目的。

2、化肥深施

氮、磷、钾肥均宜深施。氮肥深施可以防止氨的挥发,并减少雨水淋溶和地表径流的影响,水田里能防止反硝化作用导致氨气的逸失。磷肥、钾肥深施有助于作物根系吸收。化肥深施的方法很多,如耕前撒肥翻耕入土作基肥,播种、移栽或生长期中进行开沟条施、穴施等。

化肥采用条施、穴施的方式深施,有利于肥料的集中施用,肥料与土壤接触面小,营养元素被固定的程度较低,有效时间比撒施的长,有利于提高化肥利用率。

3、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法

在上文中分析了不同作物选择不同的肥料,那么应该怎样科学的施肥呢,接下来,笔者将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3.1避免肥料的过量使用和连续使用,过量的肥料可以让土壤板结,正常的理化结构遭到破坏,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活性,不利于肥效的发挥,此外,还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特别是河水的“富营养化”。比如氮肥,如果过量就不会被全部吸收,就会随水流入地下水源,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污染江河和饮用水;除此以外,肥料多是无机盐,过量、连续施用会使土壤出现盐类累积,尤其在降水较少的地方,甚至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必须进行换土,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同时也会增加经济成本,降低生产效益。

3.2要做到平衡施肥。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不同的养分,所以掌握各种作物的需肥特点和需肥规律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壤的肥效。确保做到因作物、因生长季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科学规划施肥手段,力求做到土壤营养的平衡。

5 结语

综上所述,肥料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肥料的合理选择及科学施用能够使作物增产增收。

上一篇:繁荣广场文化活动推进农村文化发展的有效机制 下一篇:三管齐下,让科学探究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