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条件对我场大豆产量影响分析

时间:2022-05-23 08:49:01

环境条件对我场大豆产量影响分析

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位于三江平原东部,完达山南麓,穆棱河兴凯湖沉积平原东北部,虎林市境内。东经132°36′-133°33′,北纬45°50′-46°13′,总面积1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89万亩。本场属于东亚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1℃,≥10℃活动积温在2600-2700℃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属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年降水量500-600毫米,雨量比较充沛,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农场水系主要包括两大河流——七虎林河、阿布沁河、一个滞洪区、九座水库,水资源丰富。

土壤类型以白浆土为主,约占耕地的88.7%,其余为草甸土、棕壤土及沼泽土。土壤有机质平均值5.455%;PH值平均值5.76。

一、气候条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升温对北方地区的大豆生产有利,而对高温地区则不利。当温度>35℃时对大豆生育不利,温度>40℃则严重危害大豆生育而减产;气候变化造成的干旱,对大豆生产的发展最为不利。

(一)光照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大豆是喜光作物,大豆光照饱和点一般在此30000-40000LX,大豆对光饱和光补偿点都是受通风状况而变化的。在田间条件下,大豆群体冠层所接受的光强是极为不均匀的。

我场光资源丰富,年辐射量为111.3千卡/平方厘米,作物生育期间为76.3千卡/平方厘米,因此光能生产潜力很大。据测算,光能利用率若达到3%,大豆平均亩产可达563.1公斤。目前我场高产作物(如玉米)光能利用率可达3%以上,大豆光能利用率只有1%左右。因此,选用良种,合理进行作物布局,改进和提高耕作栽培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仍是今后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二)大豆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我场属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热量不足,无霜期短,大豆易受冷害的威胁。具体表现为高温年增产,低温年则减产。大豆是喜温作物,黑龙江省大豆产量与5-9月的温度呈高度正相关。我场5月份平均气温12℃、6月份平均气温17.4℃、7月份平均气温21℃、8月份平均气温19.9℃,而作物生育最适温度为25℃。5-9月气温每平均降低1度,大豆亩产则减产19.66斤。不同品种在全生育期所需要的≥10℃的活动积温相差很大,近年来我地区年活动积温在于2600度左右,因此我们种植的大豆品种也应符合此标准,在栽培措施上也要力争做到适期早播,尽可能做到既不超越积温界限,又能充分利用早春和晚秋的积温,否则就达不到高产高效的效果。

(三)大豆高产对水分的要求

民间有“大豆开花,垄沟摸虾”之说,降水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很大,水分条件是否满足,是大豆能否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在大豆的一生中,总需水量为400-600毫米。根据大豆的生长发育及需水规律,开花、结荚期是大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此时期大豆需水量最大。大豆的产量与开花、结荚、鼓粒期的土壤湿度有密切的关系。大豆要实现优质高产、必须直协调好生育期间的需水量与水分供给之间的关系。

二、土壤条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大豆是直根系作物,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组成,主根较粗,垂直向下生长。耕作良好、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有利于根的生长。我场耕地土壤类型以白浆土为主,约占耕地的88.7%,对大豆生长具有以下不利影响:

(一)白浆土土体结构不良,黑土层薄,白浆层厚,库容量小。大豆根系有80%的根量集中在5-20厘米的土层,主根长约30-50厘米,成长植株主根可达1米左右。我场耕地黑土层一般不足20厘米,白浆层距地表只有15-18厘米,厚度为20-30厘米,淀积层厚度大于60厘米。耕作层库容量小,贮水保肥能力差,同时也限制了作物根系的发育。

(二)土质粘板,通透性差,水、气失调。据测定,0-20厘米土层透水系数为0.18,21-29厘米土层为0.18,30-52厘米土层仅有0.012,淀积层几乎不透水,只有0.004-0.001,因此造成白浆土库容量小,水、气矛盾尖锐,易旱易涝。

(三)土壤微生物活动性差,矿化率低。据测定,耕层微生物呼吸强度为30-50毫克/100克土,白浆层仅为4-6毫克/100克土,因而土壤矿化率低,强度小,有机质分解不完善,养分释放率低。据测定,氮素释放率耕层在20%左右,白浆层仅为1%;磷素有效率耕层为0.5-1%左右,白浆层仅为0.5%左右。

(四)速效养分含量低,氮磷比失调,供肥能力差。白浆土速效养分主要集中在表层,30厘米以下急剧下降。据测定:水解N含量0-21厘米土层为3.24毫克/100克土,21-29厘米土层为1.23毫克/100克土,29-52厘米土层为0.44毫克/100克土;速效P含量,0-21厘米土层为1.64毫克/100克土,21-29厘米土层为1.05毫克/100克土,29-52厘米土层只有0.04毫克/100克土。

由于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使白浆土理化性质不良,速效养分含量低,供肥能力差,所以生产能力很低。由此可见,影响大豆产量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土壤条件,只要把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问题解决好,大豆产量即可大幅度增长。另外,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降水不均衡而造成的不同季节的旱灾和涝灾,以及初夏低温和秋季早霜,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大豆产量。

上一篇:浅谈化学除草剂在玉米田上的推广与应用 下一篇:《路孩子一起上幼儿园》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