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券商面临生死关

时间:2022-09-26 12:09:33

香港小券商面临生死关

近期,竞争激烈的香港证券经纪业再起硝烟。香港本地证券行耀才证券日前突然宣布,新客户在网上买卖牛熊证及窝轮,每单交易的收费统一为4.88港元,且交易金额不设上限。这一收费标准,相较旧佣金费率大幅降低――旧佣金费率标准为0.0668%,最低50港元。

消息一出,香港业界哗然。有人称,这是券商为抢夺客源打起了“割喉战”,凸显出香港本地证券行竞争之激烈和生存环境之严酷。

坊间认为,香港的股票分析师经常不厌其烦地就内地股票经纪业市场饱和风险发出警告,其实,他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香港本土股票经纪业的生存问题。

券商市场僧多粥少

这几年,香港股票经纪业发展迅猛。2009年,伦敦、纽约及其他西方金融中心接连遭遇风暴,裁员和倒闭现象屡见不鲜,而香港却成了业界的一个安全港。当时,一些大型投资银行纷纷在香港扩充业务,巴克莱等中型机构也开始分抢香港这块蛋糕。韩国、日本和台湾的竞争者亦蜂拥而至。

以纽约和香港作比较,自2008年1月以来,纽约市证券行业就减少了2.2万个就业岗位;监管当局预计,2012年底前,就业岗位还将减少1万个。而在香港,直到2010年,该行业的招聘广告还打得火热,新成立的公司,纷纷以高薪从竞争对手处挖人。

这其中的缘由不言而喻。欧美市场在危机之后不断萎缩,而亚洲却拥有强劲增长的前景。以IPO市场为例,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称,2011年第三季度,亚洲市场开展IPO交易138宗,筹集资金135亿美元,超过了北美和欧洲之和。

随着股票经纪市场竞争的加剧,费用收入方面就有些僧多粥少了。里昂证券的交易和执行主管andy Maynard称,买方公司支付的佣金一般有80%,为前十大经纪公司所获。如果有人想了解某只股票的前景,那么可有48家不同机构的研究部门供其选择。这种局面意味着,一些人可能失业。

熊市时间拉长也意味着费用收人空间收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次年,香港交易所的交易量较上年下降了36%,IPO融资额下降了66%。尽管如此,目前香港市场的增长前景,看上去仍好于欧美。

Greenwich Associates的股票专家John Feng表示,当佣金收入缩水时,一些大型机构往往会谋求提高市场占有率。业务遍布全球的全方位服务公司,能够比多数公司更好地应对这场危机,如中银国际这样的中资机构,其拥有大陆客户作为后盾。日子最不好过的,就是那些美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二三流机构。

一些机构已经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2011年8月,Knight Capital宣布将退出香港市场,而其2009年1月刚刚进^香港市场。

价格战中9i5赢家

耀才证券并非是第4"打响降价战的证券行。仅在2011年10月下旬,就先后有一通、金道和利家安等多家香港本地证券行,推出了“5港元平价佣金”的优惠。耀才证券此举,被业界视为对竞争对手挑战的主动回应。

“香港证券行的生存环境严酷,这是不争的事实,小券商靠打佣金战来争夺市场份额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香港康宏证券及资产管理董事黄敏硕分析说,“尤其是在金融海啸之后,更是如此。此次有证券行推出收费优惠,其中不排除有炒作的成分。”

港交所公布,2011年9月份C组经纪市占率跌穿10%,为金融海啸以来最低。香港证券商协会主席蔡思聪表示,“小经纪市占率创三年多的新低,中小经纪行经营环境已愈来愈困难,有个别券商采取“割喉式”减佣金招数,为中小经纪行响起警号。”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会长王国安表示,2011年9月份平均每日成交额只有700多亿元,C组市占率只有9.55%,显示小经纪的生存很严峻,担心有经纪行即将“饿死”。

香港的证券经纪商主要分为A、B、C三组。A组经纪商的客户群主要为机构投资者,多为外资大行,例如大摩、花旗等;C组的客户群构成多以中小散户为主,主要分布在香港和珠三角一带,这类经纪商多为香港本地证券行;介于A、C两组之间的经纪商则划为B组,以中资券商在港设立的分支为主。

据业内人士介绍,A组经纪商的收益来源,主要由企业再融资顾问、IPO、包销等几大业务构成,经纪佣金业务收入对其利润的贡献比例很小。与A组经纪不同,C类经纪商的收益,通常一半来自于“展”融资利息,另一半则来自佣金收入。“C组经纪商对佣金的依赖程度很大,有的甚至100%都来自佣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香港本地小券商热衷于打降价战的原因。”一位港资证券行经纪人说。

价格战对于以香港本地小券商为主导的C组经纪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单从成本角度来看,C组经纪商中没有一个能成为降价战中的赢家;而对A组和B组经纪商来说,影响则微乎其微。

香港证券行业此前曾订立0.25%的最低佣金制度,后在2003年4月1日撤销。时任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的马时亨表示,此举是为了提振证券交易活跃度和增加证券经纪从业人员的收入。

但事与愿违,取消最低佣金制度后,香港证券经纪行业的竞争更趋激烈和无序。香港C组经纪商的不但收入没有增加,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少。香港证券及期货业职工会表示,由于银行及保险公司加入竞争,抢去了证券行不少生意,预料其市场占有率还会继续下跌。

香港致富集团的一名高管称,“在香港,开设证券行的门槛很低,只要有一张经纪牌照、有一个营业场所和三五个职员负责日常运作,就可以开设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型证券行了。所以,存活下来的券商要去收购兼并同业是没有意义的。由于进入门槛低,旧的小证券行倒下去的同时,新的小证券行又会很快冒起来,这就是为什么香港的C组经纪竞争总是那么激烈的原因之一。”

由于香港证券市场经纪业务竞争激烈,一些有实力的证券行逐步转移业务重心,寻求多元化经营。比如,有一家香港本地起家的小券商,开始将触角伸向投行业务,而在投行业务获利、扩大自身资本的积累后,又开始做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为多元经营的资本集团。

专家认为,香港本地券商还是要将眼界放开一些。寻求多元化发展,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上一篇:香港房价下降15% 下一篇:香港:从来就不是文化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