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举重项目的体制发展与改革

时间:2022-09-25 11:09:00

浅谈我国举重项目的体制发展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1

摘 要 我国未来的举重体制需要朝着项目的多元化、竞赛制度的优势化方向发展,同时要以提高观众的兴趣为目的,把健美和举重运动结合运用,以促进举重项目稳定发展。

关键词 举重 优势 中国 竞赛制度

中国举重项目的体制改革是建立在我国现阶段体育市场改革的基础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它以一种公办机构的形式向自主经营的形式改革,而未来举重项目的发展还要取决于我国体育产业化改革过程中,为举重运动创造什么样的先天条件。未来的举重将如何发展,还需要多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一、我国现阶段举重项目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阶段竞技举重运动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前几年男子举重项目在参加国际大赛时只是中小级别有优势,从67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可以看出大级别的水平也显现出一事实上的实力,而女子举重在我国开展得比较早,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现在许多国家的女子举重水平也正逐渐在提高。举重作为一项健身和展现力量的运动,它已被我国许多人所接受,这就是说举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但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还需要很多方面的改进,比如体制的转变等。

现在我国竞技体育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阶段,而这两种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其实最根本差异是以国家办为主,还是以社会办为主,笔者认为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体制转换应该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那就是国家办与社会办两者兼顾,这是我国的社会条件和现状所决定的。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是比较僵硬的,而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育是灵活多变的,随意性也较强,如何改变这种僵硬向灵活多变转换,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和调整,而这种适应和调整就是要把两种体制结合起来运用,相互渗透,相互贯彻,最终达到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现阶段的举重项目来说,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应该向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国家办与社会办兼顾的道路往前走,发挥举重项目的自身优势,争取在各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对我国举重项目进行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我国举重项目要想符合体育市场的要求,必须从举重项目自身价值出发,面向市场与商品经济挂钩,在这种情况下举重运动必须显现出它的独特优势,这样才能在众多行业中立足。

首先,举重不仅是展示人体的力量和内在潜能的运动,还给人以“美”感,这里的“美”是指举重运动员特有的健美体形和在运动过程中动作技巧的展示,从以上可以看出举重运动应有的功能与被欣赏的价值就是它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受到当前举重比赛制度的限制,运动员自我表现的机会实在太少,平均每场比赛只有6次出场亮相的机会(抓举3次,挺举3次),而且时间也比较短暂,每次在完成整个动作过程从上场到结束不允许超过2min的限制时间,这大大降低了比赛的精彩性,只有改变这些不利的因素,对比赛的制度进行积极的调整和改革,把举重与健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再发挥以往举重的力量举和技术举的优势,这样既可以增加比赛的精彩性,又能让运动员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其实,举重运动员自身特有的健美体形和以往举重中的力量举所具有展示人体力量潜力特征,会更符合观众的欣赏心态,如何发挥它们的这些价值,还需要组织者的精心策划来完成。

以下是笔者就个人的观点,将举重项目的各种优势展现给观众所作的如下探讨。比如在比赛中,首先可以让运动员以“健美运动”的形式先进行第一轮比赛,然后进行第二轮的技术举(抓举、挺举)最后再进行第三轮力量举(力量推、后蹲、硬举)三轮比赛结果均以计分的形式累计后再判定最后的获胜者。在举重运动中,还应该把级别划分得粗劣化,从以前的10个级别可以缩减至3-5个级别,这样可以增加比赛竞争的激烈性,因为随着级别的减少就意味着冠军的价值会更高,奖励会更丰厚。当然,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会达到提高。由于举重项目受以前国家政策的影响,需要她为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相对来说“为国争光”的作用也就远大于她的其他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体育运动意识的转变,为国争光的作用也就被其他作用所替代,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很多体育项目都不能适应,举重项目也是如此,要想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必须对举重制度进行改革,社会需要什么,就朝什么方向发展,我认为我国很多项目已经开始行动了,举重项目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对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这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三、我国举重运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举重运动项目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就拿举重本身的性质来说,能促进人的体格健壮,锻炼人坚强的意志品质,其次还有欣赏价值,在举重比赛中,运动员所特有的健美体形和运动中动作技巧的展现给人能留下美感。利用这些特有的优势在体育市场中能够扬长补短,发挥它的作用。

未来举重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增加比赛内容。可以将举重和健美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同场竞赛,发挥以往举重运动多项举的优势,把技术举和力量举再结合起来,达到增加比赛的精彩性和可观赏性。

扩大比赛范围和影响。通过媒体宣传和加强组织举重比赛来扩大影响,促进举重运动的发展。调动群众参加举重活动的积极性,以“重在参与”和“强身健身”为口号,开设社区举重俱乐部,增进举重运动社会化的形成。组建举重俱乐部并与企业集团挂钩,使举重运动面向企业化、面向市场,争取在各行业领域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求生存、求发展。制定完善的职业化举重俱乐部的管理和运动制度,让未来举重项目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梁永鸿.女子举重运动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0.10.

[2]马重军.完善举重运动技术水平形成系统的途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

上一篇:临床超声带教体会 下一篇:26届亚锦赛中国男篮快攻战术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