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诊断价值

时间:2022-09-25 10:48:39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于1.0cm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二维及彩色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11个,结节内部均呈低回声,形态欠规则,无包膜,其中发现微小钙化5例(50%),后方回声衰减,l/t(纵横比)≥1,9例(90%),结节内部丰富、杂乱血流6例(60%)。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图像中出现边界不清的低回声或稍低回声肿,l/t(纵横比)≥1,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及丰富血流信号,肿块后方回声衰减,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微小癌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均来源于我院2008-2009年经超声检查并通过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共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42岁~60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双叶癌1例,9例为单叶单发癌,伴淋巴结转移1例。

使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p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分别为10 mhz及5 mhz~12 mhz,患者平卧,充分暴露颈部,对甲状腺进行连续横、纵、斜等多切面扫查,常规测量甲状腺的大小,观察病变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并记录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病变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流分布特征,分为内部无血流信号,周边血流信号,中央血流及混合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

2 结果

2.1甲状腺微小癌二维声像图特征 本组10例中,超声显像检查共发现甲状腺结节12个,最大结节10x5mm,最小结节5x3mm,平均大小为7mm,结节内部均呈强弱不均的低回声,形态欠规则,无包膜,其中发现微小钙化5例(50%),并发现1例中心内见少量无回声,经病理证实为髓样癌,结节多后方回声衰减,部分可见晕环,l/t(纵横比)≥1,9例(90%),结节内部丰富、杂乱血流6例(60%)。甲状腺结节的多普勒测量,目前多集中在ri,也多以0.70为界点,ri≥0.7多为恶性。

2.2病理结果:10例甲状腺微小癌中,状癌9例,髓样癌1例

3 讨论

甲状腺微小癌(tmc)是指直径≤1cm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癌,女性多见,其中大多数为状癌[1],由于肿块很小,无明显临床症状,故临床诊断难度很大,随着高频探头的临床应用,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现率逐年率增加,本文通过对10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二维声象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甲状腺微小癌的二维超声图像特点,10例甲状腺微小癌中多呈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或稍低回声,本组病灶内部均为不均质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结节内多可见细小点状强回声,即微钙化,后方声影较弱或不明显,诊断中微钙化是状癌的一个特征性表现[2],其次分析的10例中l/t(纵横比)多≥1,也是诊断甲状腺癌的基本表现。cdfi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较重要,甲状腺的位置较浅,彩色多普勒可较敏感的测及甲状腺微小癌内的血流信号,以肿块内部供血为主,血流丰富、杂乱。本组病例中1例伴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内可见多个微钙化,淋巴结多呈圆形低回声,髓质回声显示不清晰,病理证实甲状腺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由此可见,发现甲状腺结节回声低或极低,结节内伴有微钙化及l/t(纵横比)多≥1时是值得高度注意及怀疑的,另外结节内血流丰富并出现高速高阻血流时也应高度注意。在检查过程中,淋巴结转移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及确诊有一定价值。综合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诊断价值较高,在综合运用中还是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

参 考 文 献

[1]李凤华,夏建国,李红丽等.高性能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增刊):5-7.

[2]秦茜淼,茅蓉,戴训芦.甲状腺癌的高频声像图中钙化的意义.中国超声杂志.2000.16(2):139-141.

上一篇:中西药联合应用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观察 下一篇:中医辨证 辨病治疗慢性胃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