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实现中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融合

时间:2022-09-25 10:34:04

就业实现中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研究”(编号:2006sk230)成果之一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他们各自在大学生就业实现中的功能与作用,从而得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的具体路径是夯实人力资本和积累社会资本。

关键词: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大学生 就业实现

人力资本在个体地位获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界术不争的事实,社会资本在其中的作用随着近年来社会资本这一理论工具的广泛应用也受到了学界术的高度重视。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个体地位获得中的关系如何却一直未有系统的论述,本文基于大学生就业实现的研究框架,试图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实现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若从个体角度分析,是指存在于个体之中,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若从群体角度分析,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的每个人体之中,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的综合。本文主要是从人力资本的个体角度展开讨论和分析的。

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或职业选择等方式获得。当然,医疗保健、孩子的抚养等也是获得人力资本的手段和途径。教育和在职培训在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根据一般的常识和经验,一个人要想就业挣得收入就必需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本•普拉斯(Ben-Porath)在《人力资本生产和收入的生命周期》一文中的阐述,一个人在年青时,首要的是要专门地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进行正规学校教育)。根据其失业风险理论,失业是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只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失业事件发生风险。由一般常识可知,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人(受过较好教育的人)通常就业于有稳定收入的发展型的企事业单位,并且由于其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本存量,易接受和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易改变自己的不利地位,可见人力资本存量高的人失业的可能性较小。而人力资本存量小的人就业状况和适应能力与人力资本存量大的人恰恰相反,因而失业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本文假设在同一外部环境和条件下,失业事件发生的风险只与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成负相关关系, U表示失业事件发生风险,K表示人力资本存量,则有下列函数:

U=U(K)。

该函数应具有如下性质:当K小于某一值K1时,U(K)=1,表示当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达不到一定程度时,不能实现就业;当K大于K1时,表示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失业事件发生风险减少;当K充分大时或者当K达到或超过某一值K*时,U(K)=0,表示当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足够大时,他将无失业事件发生风险。U(K)可由图1表示其变化路径。

根据模型的性质可见,一个人如果要想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首先要进行专门的人力资本积累(正规学校教育)。当其人力资本存量达到一定要求后(K>K1),才有可能实现就业。如果他的人力资本存量在低水平上,即K1一般情况下,社会成员在人生的初期,进行专门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使其人力资本存量K>K3,使失业事件的风险降低到1/2以下,而随后在就业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在职培训或边干边学,以增加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降低失业风险。当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即K大于或等于K*时,个人将实现零失业事件发生风险的就业。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实现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兴起于社会学研究领域,它继人力资本之后又一次延伸了“资本”的概念,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视。不同学者对社会资本给予了不同的界定。最早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是个人和团体有意识投资的产物。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提出,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美国政治学家普特南(Putnam)把社会资本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特征,是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

本文根据研究需要,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个人通过拥有的社会网络关系而获得的资源,对这些网络关系的投资可以带来预期收益。在人们从事一些有明确目的的活动时,他们可以从社会网络关系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从而达到目的。

美国的波茨教授(Portes)指出,现有文献对社会资本功能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关注社会规则的执行;第二,关注家庭对子女的支持及内部的相互支持;第三,较多地“被用来解释就业、职业选择等”。劳动就业是社会资本理论应用较早的一个领域,美国学者格拉诺维特(Granovetter)在20世纪70年代就研究了社会网络关系在个人求职过程中的作用。此后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人们在就业过程中还是倾向于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关系,通过这些来获得相关的信息和帮助,克服劳动力市场中信息流动的障碍,从而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社会资本对就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弥补就业信息不对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降低失业风险;减少求职成本,推动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格拉诺维特在他的社会网络分析中,对马萨诸塞州牛顿镇282 名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进行了访问,访谈得到的数据表明,那些社会资本丰富并能充分动员的人可以找到更满意、更好的工作。科尔曼、韦恩•贝克等西方学者进行的多项研究也都对以下命题提供了支持。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曾在全国范围内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状况做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过程不顺利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缺乏社会关系,其次才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社会资本就像一座桥梁,拉近了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距离。

笔者从大学毕业生的角度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社会资本有利于优选信息。大学生就业时普遍感到最缺少的是快捷有效、真实可靠的需求信息。由于与外界的联系有限,获取信息比较困难。如果通过学校或老师、亲朋好友等社会关系,则有利于建立一个可信度比较高的信息网络。

社会资本有利于协助推荐就业。在“双选”就业过程中,供需双方最大的障碍是彼此了解不够,担心把握不准。通过供需双方都比较依赖的熟人引荐,彼此都感到可靠性比较强,成功的机会自然增加。

社会资本有利于化解创业风险。自主创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热点,但真正走上创业之路,对于一介学子来说又谈何容易。如果自己的创业计划能得到专家、教授的赏识、支持和帮助,那成功的砝码自然加重;如果项目能被经济实力雄厚的熟人看中并给予资助,或是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比起靠自己单枪匹马的孤立奋斗要强上百倍。

社会资本有利于改善求职情绪。社会资本能够促使它的拥有者就业态度相对乐观化,这种乐观的态度反过来促进了他们求职欲望的强度,最终使他们可以比没有社会资本的人找到更多更好的工作。劳动力市场越有限,那些拥有社会资本的人在求职中的欲望就越强烈。

笔者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出:

一些用人单位的某些职位强调对社会资本的占有,而且是越多越好。首先,高层管理人员要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本,因为他们需要管理和应付单位内外形形的人;其次,与人交往的职业,要由具有较多社会资本的人来从事,他们的社会网络越广,相应的业绩也越好;再次,处于单位外缘的职位,如公关、驻外人员,更需要由那些社会资本丰富的人来担任。因此,如果想要胜任这类工作,积累社会资本是必须的,而社会资本的缺乏只会在这类职业的竞争中落败。

从以上两个角度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资本在个人求职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辩证统一关系

大学生就业实现,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来研究,是一个地位获得的问题。对地位获得过程的研究,始于布劳和邓肯,他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即使考虑先赋地位(父母地位)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自致地位(教育和先前职业地位)仍是解释最终获得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此后,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对个人地位获得的重要作用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和强调。而1930年以后,研究的焦点转移到“社会资本”对获得地位的重要影响上。西方学者进行的一系列实证研究证实,社会资源在个人资源之外对获得地位起着重要而显著的作用,这种作用甚至会超过教育等其他结构性因素。他们强调,在考察个人求职的影响因素时,不应只将注意力放在人力资本上,个人的社会资本所起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辩证统一于个体的地位获得中,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力资本是内因、基础、起决定性作用,社会资本是外因、关键、起影响性作用;人力资本决定个体地位获得的结果,而社会资本则对这一结果施加着重要影响,一定条件下,甚至改变这个结果。

根据上面的分析,本文认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的具体路径在于夯实人力资本和积累社会资本。积累社会资本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在积累社会资本过程中,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即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则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因此。大学生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和渠道积累社会资本,以实现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金营.浅析人力资本、职业选择与失业风险[J].人口学,2001(4)

3.李惠斌,杨雪东.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3(3)

上一篇:构建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体系 下一篇:股权分置改革合理对价的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