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中英语教学注入活力

时间:2022-09-25 09:32:17

为高中英语教学注入活力

【摘 要】如今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来将是每个教师是否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阅读;优化;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92-01

目前在许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仅局限于课堂。由于时间紧、教学内容多,所以课上知识讲解得多,阅读活动开展得少,且形式单调,课内外学生阅读的内容不外乎课文和辅导材料中完形填空以及阅读理解练习里面的语段,阅读训练也常常停留在做阅读理解题的层次上。阅读的信息量小,内容枯燥乏味,带着浓重的应试教育色彩,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量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本文从探讨信息技术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策略的角度讨论如何全方位、立体化地帮助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拓宽阅读面,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一、课程整合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有效地改进课程教学,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是指集知识、素养、工具三要素于一体的具有文化特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是被国外学者称为“第四次教育革命”的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信息技术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的基本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英语课文教学质量

备课时,教师可以利用Authorware 、Powerpoint 等多媒体制作工具自己编写演示文稿或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改编后使用,使用的方式主要有:

1.在阅读开始前呈现与阅读材料主题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动画,影像、声音等素材,补充相关主题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熟悉话题,预测内容,预测词汇,明确阅读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为阅读的开展做好铺垫。

2.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如略读、找读、填表、连线、排序、补全信息、判断真伪等,逐层深入地扫除语言障碍,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主旨大意。

3.在阅读结束后通过课件呈现课文要点、关键词、引导词,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转述课文内容等活动内化所学内容;通过展示与阅读主题相关文字,影像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讨论、辩论,交流思想,在真实交际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旨在促进学生在收集、加工信息的过程中主动开展阅读实践。接触更多的语言材料,借此提高他们进行阅读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利用网络资源弥补学生阅读材料的局限性

1.教师可以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大集体力量,分工协作,围绕教材中的各个话题,在网络上收集与之有关的阅读材料。对收集到的语言材料要进行筛选,分级,力求能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难度适中、梯度明显的阅读内容。

2.教师通过搜索引擎在网络中寻找适合高中生的英语学习网站,向学生推荐,与此同时,可以组织英语基础较好、使用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将在网络上读到的好文章收集起来,推荐给教师和同学,进一步扩充阅读资源库。

(三)利用论坛和电子邮箱等手段促进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信息技术提供给阅读教学的交流工具可以打破学校学习环境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帮助教师和学生在各自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不见面的交流,沟通思想,解决疑难。

1.教师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学校网站,设置学习论坛。学生登陆后通过留言的方式,就上课时讨论的某个问题和教师继续交流看法。教师在阅读留言板后予以答复。学生在留言请求教师帮助的同时,还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在论坛上一起讨论某个问题。教师也可以就某篇阅读材料中的某个问题在论坛上发起一次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做既能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合作性学习的开展,又能激励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教师和学生互相告知电子信箱地址,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教师在答复留言、电子邮件的同时,可以定期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利用课上的时间就共性的问题对全体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策略等方面的指导,提出学习建议。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新形式下,教师应学会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协同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获取的能力。原来的一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结束了,教师必须能够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主动地、有目的地通过各种媒体收集到所需要的的信息。

(二)信息分析的能力。收集到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不都适合授课,因此必须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分类。

(三)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的传递给别人。

(四)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五)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功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六)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眼,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的运用,使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得到了革新,注入了活力,焕发了新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优化了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高中英语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下一篇:初中生英语口语现状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