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监测房颤?降低中风概率

时间:2022-09-25 08:32:59

定期监测房颤?降低中风概率

日前,在亚太心脏病学论坛的新闻会上,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医学教授MarcelLevi医生表示: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经常监测,房颤的疾病管理状况将大大改善。据了解,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是引发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老年患者入院的一大主因。房颤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相当巨大,美国大约有560万房颤患者,欧洲有450万,而在我国这一数字达到了800万。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仅次于“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不一,短则仅数秒,可频频发作,长则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房颤持续三周以上为持续性房颤。房颤按时间划分,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慢性房颤又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房颤可以是阵发性的,也就是可以自行终止;如果发作后不能自行终止,但可经治疗后终止,就是持续性房颤;如果经治疗后也不能终止,就是永久性房颤。

了解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据了解,房颤患者的死亡率至少是非房颤患者的两倍,而且由房颤引起的中风比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更为致命。目前,对于房颤的治疗手段,就是抗凝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已被证明可以降低为至少2/3的中风风险。不过在世界范围内,平均只有30%的房颤患者得到口服抗凝剂治疗,而实际上,应有60%~70%的房颤患者,需要使用这种治疗。

抗凝治疗没有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出血可能性的过度恐惧,但如果能经常检测INR水平,并将之作为疾病管理中的重点,不良事件的风险是可控的。所谓INR水平,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量单位。INR水平数值1代表凝血正常;数值2代表凝血时间是正常状态的两倍。医生会根据这些数据为患者调整合适的抗凝血药物的剂量。因此,如能经常定期监测INR水平,高危患者使用抗凝剂治疗后,可有效减少中风的风险。

房颤患者自我保健

(1)积极治疗原发病。当出现心律不齐时,应考虑其他疾病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房颤患者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引起重视,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密切注意服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如出现身体不适,明显头晕、言语不清、胸闷、不能平卧等症状,应警惕有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及心力衰竭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给予不同处理。

(2)注意饮食保健。如果患者心功能欠佳,出现明显浮肿时,应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少于5克。

(3)房颤患者心情多较忧郁、烦躁、情绪低落,应设法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心情平和,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其长期的精神紧张和

焦虑。

上一篇:体验教师培训中有效的小组讨论 下一篇:基于组态王OPC的数据采集的组态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