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输液能防病吗?

时间:2022-10-09 06:02:31

定期输液能防病吗?

近些年,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新疗法”,定期输液就是其中之一。

说它似是而非,是因为输液原本是一种并不算新的正规的有效疗法,但经过有些人有意无意的渲染,输液就带着被夸大了的作用,以所谓的新面目出现了。

就最基本的医学概念而言,任何医疗手段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能包医百病,关键在于使用是否得当。按说,这个道理不言自明。医疗手段就是保卫人们健康的武器,和其他武器一样,必须使用得当,否则非但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有时反可造成危害。例如,火炮比手枪的威力大,但如敌人近在咫尺,火炮就失去了优越性。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一发炮弹只可能使双方同归于尽,再无克敌制胜之功。

几十年前,医学家就发现,对于某些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急性期病人,较快速地静脉输入维脑路通、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等药,可以减小血流阻力,改善脑供血。临床实践证明,这种疗法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医生建议病人除口服用药外,半年或一年后再输液一疗程,以巩固疗效,防止再发。也许,这就是“定期输液”的来历。可是,巩固疗效并不等于预防疾病,减轻血流阻力也非稀释血液,这原本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在病人之间的经验传送中走样了,混淆了,以致于认定只要定期到医院输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就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黏度,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事实上,定期输液的所谓“稀释”血液的功能,还不如定时饮水来得安全、省事。对肠胃道功能正常者来说,服用阿司匹林不仅省事,而且能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病。

说到血黏度,似乎有必要说一些题外的话。这几年,对“血稠”的诊断有些扩大化。在某些场合,甚至几乎人人有份。分析原因,较多的是因为有些店家厂商出于商机,在马路、公园等公共场所就地摆摊,用于检测的仪器大多不可靠,从而导致人尽“血稠”的奇异现象。当然,也有的是因为医务人员对检测结果理解片面所致。所以,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的“血稠”等待稀释。而且,对血黏度真正高的人也应具体分析原因。例如,血糖高、血脂高、红细胞过多、血液中存在巨球蛋白或其他异常大分子物质,都可导致血黏度增高。由于各人存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机制,其治疗方法可能千差万别,决不应统统“一输了之”的。

其实,医生对各种心脏病患者输液是非常谨慎的。因为循环血容量增多对心脏是一种负担,特别是快速输入高浓度药液,往往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使原本问题不大的心脏也受到损害。这几年,我就亲眼见过一些发生心房纤颤、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的病人,他们的发病多少与这种输液有关,说明输液并不是一种毫无危险性的疗法。试想,一个原来没有大病的人,因为希望预防某种还不一定发生的病,结果即引起了更严重的后果,岂不是得不偿失?到那时,可就追悔莫及了。对必须输液者,医生也要求滴速尽可能慢些,因而并不主张一概使用这种办法。

如果问,为什么这种疗法近几年被用得那么广泛?我想,其中夹杂有某些社会、心理和经济因素。既有个别医生理解和使用上的偏差,更有一些病人不明就里地以讹传讹。原则上,临床医疗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工作,特别讲究“个体针对性”。就是说,很难离开具体情况评论某个疗法好坏,只能分析它对某个病人的某种情况是否适宜。

说这些,并非要全面否定“定期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地位。这好比,锯子、刨子和锉刀都是很有用的木工工具,但各有其用途,不能胡乱使用。否则,轻者属于“杀鸡用牛刀”,重者就是“事与愿违”了。定期输液也是一样,作为一种医疗方法仍有其价值,但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严格按照其本身的适应证、禁忌证合理使用,才能避免不良后果,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上一篇:向人类第四致死疾病――“慢阻肺”宣战 下一篇:抗氧化的又一军――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