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走进文本

时间:2022-09-25 08:13:37

摘 要: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游离文本”“弃文本”现象,使学生的阅读呈现出错误、肤浅、急躁、碎片化现象,因而要超越文本首先应该是基于文本的。教学中应首先引导学生沉潜于文本,在“涵咏”“品味”语言结构、形式中获得感悟和理解。本文试着从品析词语、重点句子、修辞格、特殊句式等方面深入文本的情感、意义世界,从而上出语文课的深度和厚度来。

关键词:阅读教学 深度阅读 语言

文学作品中那些成功的描写,总是叫人拍案叫绝,过日不忘,回味无穷的。女作家刘真认为:“一篇小说,没有细节,就不成其为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细节决定一篇作品的成败。”因此,很多作家在创作中都注重细节描写。而精彩的细微之处,正是作品的精华,正是作家的功力所在。课本的主体是一篇篇精选的文章,值得我们去推敲挖掘。多变的教学形式的确让学生的课堂热闹起来,只要教学环节进入讨论、辩论和表演等活动时。学生就表现得异常活跃,但要对文本仔细研读时就兴趣寥寥。因为过多的追求形式,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时间自然不多,阅读难免粗浅。在做课外文章阅读题时,一部分学生心浮气躁,不能静心阅读,差错颇多。这和平时教学中忽视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有一定的联系,或许也是片面追求热闹的教学形式带来的负面效果。

语文老师如果不能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这就偏离了“新课标”的方向。如何上一堂实实在在而又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情感、思维能力的语文课呢?本人觉得教学中除了整体把握这种“泛阅读”之外,更需要立足文本,研读作者苦心经营的语言的“精阅读”。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形式等方而进入文本并深入到作品的情感、意义世界。进而上出语文课的深度和厚度来。

本人在课堂上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住文本的细微处,尝试着从粗略的感知转变到细致的品味。

一、从精当的词语品尝韵昧

名家在写文章时,对于语言是着重推敲的。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词语意义的赏析。这种分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对文本的落实,从而更深入地解读文本。

比如《孔乙己》中的一段对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从词汇角度分析,“窃”这个文言词的使用,生动描写出孔乙己偷书被捉还要咬文嚼字,强词夺理,自命清高的窘态。另一方面也同他开口闭口“之平者也”的性格特征相吻合,有力地表现出这个没落封建知识分子的迂腐和可悲。

再有鲁迅的《藤野先生》有这么两句:“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原稿中没有“成群结队”,修改后就说明逛公园的人很多,增强了讽刺的力量,也更能体会到带有强烈的报效祖国愿望的作者面对此种情景的厌恶悲愤之情。又如,“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旬中的两个“新”后来改为“陌生”和“新鲜”,也让学生比较修改后好在哪里?这样抓住词语,把课文和作者未定稿进行比较对照,研究揣摩,也从微观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阿庆》时,我扣住了“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中的“羡慕”,引导学生感悟这个青年为什么会学不好琴?通过替换成“喜好”进行比较,学生明白青年拉琴只是为了追求一种外在的荣誉,而非出于自己的真性情。这一词语也更引领学生走进阿庆的内心,体会到他对于胡琴的用心,对于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和沉醉。

教学《钱塘湖春行》时,利用缺字法。把颔联和颈联压缩成“莺争树,燕啄泥。花迷人眼,草没马蹄。”让学生欣赏“几处、早、暖、谁家、新、春、乱、渐欲、浅、才能”这些词语,除了体会到白居易用字十分准确有分寸外,更让学生在脑海中幻化出一幅幅西湖早春明丽轻快的画面。

《中国石拱桥》的教学中对“约、可能、几乎、两肩”等词语的解读,使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就会有更真实的体会。当然说明文中有许多表限制和范围的词语都能体现这点。

总之,对于词语的赏析应该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我们可以利用比较的原则,引导学生对词语的表达效果进行领会。教师要善于抓住直接概括事物特性的词、直接抒发人物情感的词、揭示行文重点所在的词,引导学生读出字里行间跳跃着的生命律动,咂味出字、词中的精妙韵味。

二、从重点的句子领悟情感

教师要善于把握中心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语句、显示作者思路的句子、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和结构复杂难以理解的句子。当然,我在解读文本时常抓的是抒情句和议论句。抒情句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议论句能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比如《狼》的结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句议论表现了一种嘲讽,显示了一种哲理。

《最后一课》作者写到“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时,有这样成段的议论:“只要想想:40年来,他一直在这里……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这一段议论。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悲剧气氛,深情地表现了小弗郎士对老师告别家园时那种依依不舍心情的理解和同情,有力地强化了小说的感染力量。

而《散步》中“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句话看似很简单,但仔细体味含义很深刻,颇能体现人物的情感。我问学生能否换成妻儿在前丽?其实这句话表现了是“我”陪着母亲,不是母亲陪着“我”;是妻子带着儿子,不是儿子带着妻子。如果妻儿在前面,母亲的视线就会追随着孙子,不能静下心来感受春天,这个细节安排恰恰体现出做儿子的对母亲的关爱之情。教师应该多抓住这类句子,从平淡中见“洞天”,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当然,找到关键句对于更加深刻的分析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初步,只是一个关节点。关节点不是孤立的,是和其他类似的关节点相联系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对关节点和几个关节点相联系贯通处,这也就找到分析文章的要害了。比如《背影》中从上下文细读中不难发现作者的情感从起初“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到“暗笑他迂”到“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再到“眼泪又流下来”最后“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衣、黑布马褂的背影”,有了这几个关键句,作者的情感脉络也就能更深切地掌握和体会了。

三、从修辞的方法感悟表达技巧

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不仅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而且也更利于作者表情达意。因而要读进文本,赏析含有修辞格的句子也是一条途径。

比如《藤野先生》中的“实在标致极了”,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也体现作者的爱国情怀。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反语,给我们充分传达了

作者对这一行为的愤慨和谴责,对被侵略者的巨大同情,让学生更体会到了作者这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当然除了反语,其他的修辞格,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等通过赏析也能看出作者对所描写对象的情感态度。比如《紫藤萝瀑布》中“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长满了的帆――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这个比喻句不仅写出了花得生机勃勃、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在悲痛和焦虑的情绪下初见这花后所受到的感染和振奋,一种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四、从特殊的句式体会作者用心

作家在写文章时,讲求句子的变换方法,来有效地添加文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所谓“一样话,百样说。”抓住文本中一些句式与众不同的句子,能领略文章变化之美,也能体会作者用心之所在,抓住文本的内涵。

如从语法角度分析朱自清《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两个原本是修饰语的形容词独立出来成为分句,一是避免了语句的拖沓,二是更突出了小草的嫩绿。

《西江月》中“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个倒装句,古诗中的倒装一般是为了押韵,不过这一句式的变化也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桥,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可以想见作者那时的快乐可何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多用短句,比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忘情了,没命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等等,这些短句始终使文章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从而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不同的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也不同,而不同的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也决定了作者需要什么样的句式。对倒装、长句、短句、多重否定句、口语句式还是书面语句式等等句子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效果,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深刻表意。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通过对语言的领悟来理解语言文字所附的思想、内容。于细微处走进文本,需要比较高的语文修养,不宜组织学生探讨,应该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者的作用,由教师用简明的语言引导学生研读、思考和品味,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从而提高赏析和写作能力。

上一篇:信息时代中的英语教学 下一篇:胸藏汇凭吞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