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选修课程怎样避免“碎片化”

时间:2022-09-25 07:02:42

校本选修课程怎样避免“碎片化”

自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我省普通高中都进行了校本课程体系规划建设,开发和实施了一批校本选修课程,逐步体现了高中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从实地调研情况看,不少学校的课程规划缺乏整体性,选修课程开发建设缺乏系统性,选课走班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总之,目前大多数学校只是开发了一些由“话题”组成的课程,话题与话题之间,各门课程之间,缺乏逻辑和思维的联系,形不成“教育链条”,存在着明显的“碎片化”现象。

选修课程“碎片化”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学校没有明确选修课程建设的逻辑原点,只一味地迎合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提出的选修课程门类、数量和比例的要求来规划课程,没有根据校情、学情对课程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也没有构建起逻辑体系清晰的课程开发建设框架;二是开发者对课程开发理论和能力准备不足,没有对所开发的课程进行一定的逻辑建构,导致课程内容零散、低端,形不成严密的逻辑体系。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碎片化”现象不加以克服,难以真正体现选修课程的应有之义,即使有了一定的选择性,也难以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要克服选修课程的“碎片化”现象,还需要课程理论研究者和课程开发实践者的不懈努力。

一、明晰课程规划的逻辑原点,确保学校课程规划顶层设计的科学性

学校增加课程的选择性是为了更好地发现并发展学生的独特优势,使独特优势得到延伸。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无疑是规划建设好学校课程体系的逻辑原点。由于我市的普通高中生源分层非常明显,存在显著的群体分层。群体的显著分层势必形成学生职业倾向的明显差异。由此可以推断,每一所普通高中学校制订出来的课程规划,都应充分体现自己的生源特点、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有自己学校的鲜明“底色”。但从调研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选修课程开发存在相当高的趋同性。因此,各校在开发选修课程中应明确课程规划的逻辑原点,科学地设计学校课程规划。

二、明确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确保选修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选修课程的教学起点应与必修课程一致,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切合。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明显低于高中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一门称为《生活大百科》的校本选修课,其中一讲“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内容包含对节日的形成、节日的发展、节日的传承以及一些传统节日的介绍。了解课程规划的教师都知道,这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中的内容。小学生都已经十分清楚的内容,让高中生再学习,那还有何意义?因此,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定要围绕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既是选修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也是选修课程教学的起点。

三、以“课程链”和“课程群”为开发策略,构建起脉络清晰的选修课程逻辑体系

“课程链”是指根据学生人生规划所确定的职业方向,全面分析该职业方向所需的基础学识、人格素养和能力构成,对知识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类课程进行建设,形成链状的课程结构。例如,对一位立志于从事人文类职业方向的高中学生,我们就应该为其构建起“国学类课程―棋琴类特长课程―文献及档案整理类课程―区域历史及族谱修编类课程”这样一个课程链,以供这类学生选择修习。“课程链”的还有一种组成是,同一学科领域内从基础到提高,再到创新拓展,呈现一个递进的链状进阶课程体系。“课程群”是指按照一定的领域向各类选修课程开发方向辐射形成的课程群体。如生命科学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围绕这个领域学校可以开发普通生物学(大学选修课程)、植物组织培养及植物水培(职业技能类课程)、植物对水环境净化的观察和研究(社会实践类课程)、基因工程最新进展探析(知识拓展类课程)等课程,以形成一个课程群体。课程链和课程群的开发策略,有助于形成清晰的课程间逻辑关系,并有助于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课程群”还有一种模式就是课程“同心圆”或者说“同心球”。课程开发基础较好的学校,可以组织优势力量,以学生职业方向所需的学识和能力为原点,从不同的培养素质构成各个角度发散开来的一个同心圆(同心球)。如一个学生确定的专业倾向为动漫设计,其与语文相关的知识拓展类课程要考虑文学知识、影视作品欣赏与创作、视听语言等,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拓展类课程要考虑立体几何的深化、数学建模等,与生物相关的要考虑人体结构、脊椎动物学等;兴趣特长类校本选修课程主要应涉及素描、色彩、摄影、平面视觉等;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应包括平面设计、美术设计基础,还有艺术修养等。总之,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从单科化走向综合化,强化一定职业领域课程的整合和融通,倡导综合设计,单科开发,进而避免课程之间的割裂。

四、完善选修课程实施的逻辑架构,提高选修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各校可以通过完善学生选课走班的导师制,逐步建立高中学生人格测试与职业类型测试体系,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倾向,并认识所选择修习课程与职业倾向的逻辑关系。这其中导师首先要切实掌握学生已经历的学程,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情况、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兴趣特长的培养经历,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潜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根据学生所确定的职业发展倾向,分析该职业所需的素质要求和能力构成,进而指导学生梳理出相应的课程选项,建构自己整个高中段修习的课程逻辑框架,形成自己的课程规划,最终制订个性化的课程学习计划;要鼓励学生在修习选修课程的过程中逐步调整自己的专业志趣,并及时修改完善课程修习方案,确保选修的课程与学生发展所需素养的匹配度。最后要在指导学生制订课程修习计划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建设的能力,完善课程开发建设的系统架构,形成课程体系规划的双向建构。

选修课程的教学也要重构课堂逻辑关系,克服“知识本位”倾向,增强有效性。因为有了必修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的基础,选修课程教学一定要确立能力导向,旨在培养学生适应职业要求的综合素养。校本课程教学还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强化知识与技能生成中过程和方法的感知与体验;要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知识,增强技能,在实际动手中发现探究,创新能力,逐步养成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育学生的专业志趣,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切实防止“能力目标”的“知识传递式”教授方法,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到思维活动、实践创造活动中去的教学情境。其间可以实施开放教学,重视与当代现实生活的及时沟通,认真研究选修课程之间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的逻辑联系,注重各类选修课程之间能力和方法的衔接。

上一篇:由画“画”到画“心” 下一篇:实践有效对话,发展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