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及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2-09-25 06:38:28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及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IgE)

[中图分类号] R562.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b)-0083-02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简称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管慢性炎症,可引起气管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导致气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1]。据文献报道[2],哮喘的发病与炎症、感染、免疫调节紊乱及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通过检测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探讨了IL-17、IFN-γ、IgE水平变化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期为哮喘的预测和诊疗提供参考性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12月本院收治的哮喘住院患者62例,均参照《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中哮喘诊断标准[3]进行确诊。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41.9岁;急性发作期患者31例,缓解期患者31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均为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42.2岁。所有受试者均排除变态反应性疾病,心、肝、肺、肾等器质性疾病,近期服用过可影响血清IL-17、IFN-γ、IgE水平患者。哮喘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哮喘组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L,正常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20℃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4]检测血清中IL-17、IFN-γ、IgE水平,试剂盒由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与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FN-γ、IgE水平比较

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各不同类型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FN-γ、IgE水平比较

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成熟T淋巴细胞分为CD4+和CD8+两类,CD4+辅T淋巴细胞(Th)按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谱不同,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Th1亚群主要分泌IL-2、TNF-β、IFN -γ等细胞因子,Th2亚群主要分泌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5]。有研究发现[2],哮喘发作时,浸润到呼吸道的淋巴细胞主要为Th2细胞,Th1细胞则相对较少,Th1/Th2的比例失衡,最终导致呼吸道炎症的发生,而由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亦随之减少。

IL-17作为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促进多种细胞释放炎性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有资料显示[6-8],IL-17与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关系密切,哮喘患者体内IL-17可诱导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分泌IL-6、IL-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及前列腺素E2,并增加细胞间黏附因子的表达,进而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

哮喘患者在各种过敏原的刺激下,体内B淋巴细胞可分泌过敏原特异性IgE,后者与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等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特异性结合而致敏;当致敏细胞与过敏原再次接触时,便可激活呼吸道黏膜组织的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等细胞,诱发其脱颗粒并释放活性炎性介质,引起支气管壁平滑肌痉挛、黏膜血管充血肿胀和渗透性增强,导致气管阻塞,哮喘症状出现[1]。

本研究结果显示,哮喘患者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 -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IFN -γ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血清IL-17、IFN -γ、IgE等检测指标水平对监测哮喘患者病情发展及探讨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红梅,于莹,张莉.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TNF-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8):1244-1245.

[2]刘贺临,甘斌.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13和IFN-γ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30-3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4]胡林贵,朱纪楼.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 IL-2IL-4IL-13和IgE的表达[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29-30.

[5]闫伯强,闫平. 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lFN-γ和IL-4含量的临床意义[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7):805.

[6]王萍,韩波. 温肺止哮汤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 IL-17和肺功能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1,51(11):69-70.

[7]李文志,杨标. 细胞因子与支气管哮喘发病[J]. 广西医学,2002,24(8):56.

[8]黄维建. 综合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10,32(10):78.

(收稿日期:2012-02-03)

上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 下一篇:彩色多普勒显像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