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分析

时间:2022-09-25 05:46:37

中年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中年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8例中年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通过头CT或MRI进行卒中病灶定位,根据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 SSS)进行评分。结果:PSD发生率为39.9 %,轻、中度共占86.7%。结论:PSD有较高的发生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文化程度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年;卒中;抑郁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4-02

卒中的临床表现除有各种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情感障碍,其中以抑郁较多见,如果症状持续2周以上则被称为卒中后抑郁(PSD)[1]。我们探讨研究208例中年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中年卒中患者208例,其中男110例,女98例,年龄40~59岁,平均53.5岁。全部病例均为卒中患者,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排除痴呆、失语、精神疾病及伴有意识障碍者,能正常交流并完成抑郁量表的评定。

1.2 评定方法 (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HAMD-17)评分[2] ,总分24分为重度抑郁。将83例HAMD≥8分并符合国内CCMD-3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的患者诊断为PSD,作为研究组,其余125例作为对照组。(2)通过头颅CT或MRI了解卒中病灶部位,分左、右大脑半球及其他(脑干、小脑等非大脑半球病变部位)。(3)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对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

1.3 统计方法 对所有病例进行分组统计,各组间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 208年脑卒中患者中,83例HAMD≥8分为PSD,发生率为39.9% ,其中轻度抑郁为50例(60.2%),中度抑郁为22例(26.5%),重度抑郁为11例(13.3%),绝大多数患者为轻、中度抑郁。

2.2 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神经功能轻度缺损者73例, 发生抑郁14例(19.2%) ,中、重度缺损者135例,发生抑郁69例(51.1%)。神经功能缺损重者,抑郁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卒中后抑郁与病变部位的关系 PSD脑部病灶左侧大脑半球多于右侧大脑半球,左侧大脑半球多于其他部位,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2.4 中后抑郁与文化程度的关系 结果显示PSD发生率与患者受教育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年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多数为轻、中度抑郁。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SD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及神经功能正常患者,说明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可促进抑郁症的发生。左侧大脑半球病变的抑郁症发生率高于右侧大脑半球,高于脑干、小脑等其他部位,近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左半球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计算等方面起决定作用,该侧大脑损伤易导致精神障碍。高等文化程度患者易发生卒中后抑郁,可能与患者思想负担重相关。卒中后抑郁不利于神经缺损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出现明显焦虑、抑郁、悲观情绪,以及严重的认知歪曲,可继发一系列的精神和行为问题,而患者的恐惧、紧张、焦虑和抑郁又与卒中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存在极其重要的联系[3]。多数学者认为一旦确诊PSD,就要积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良好的个体化心理治疗,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正确发挥心理防御机制,改善或消除抑郁症,以利于神经功能康复[4] ,使患者从生理、心理上得到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承龙,阮海娃. 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3):75.

[2]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26.

[3] 周玉森,丁玉英. 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症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7-19.

[4] 吴春霞,张敏,牛延良. 卒中后抑郁6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89-90.

上一篇:医院感染与护理操作、护理管理的关系 下一篇:浅谈基层医院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