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时间:2022-09-25 05:46:29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登封市白坪乡初级中学河南郑州452400 )

【摘要】实施课程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每所学校实施物理课程改革只能从自己的实

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在物理教学中落实课改新理念的有效途径,走一条具有特色的课改之路。新课程改革

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

作者。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物理教学小组合作

作为实施学校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

,把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技能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学校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推动下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将近两年,已经

基本形成"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分组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补差、课堂检测"的教学氛围,初尝了这一改

革带来喜悦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我们多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和大家

共同探讨。

困惑一:如何使合作学习不具有表演性和形式化

新课程理念是要课堂变得民主、开放,但是课堂的民主和开放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活跃和热闹,更不应该

毫无限制地一放到底,只放不收,把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造成课堂组织失控,秩序混乱,影

响多数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在刚开始的实践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存在这样的

问题,例如:在我们很多示范课上,随着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前后两排就凑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说

话声、讨论声不绝于耳、课堂上也变的热闹起来。然而,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入讨论,只是几个活跃的学

生在发表看法,交流发言时,又是他们把答案重复了一遍,并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交流合作。这些

小组合作就像花拳绣腿,摆摆架子,走走套路。这些小组合作,不组织吧,有悖新课标的精神,组织吧又

浪费时间。那么如何调动小组内的所有成员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收获。

思考与实践:

通过日常教学积累,我觉得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要注意三点:一是探究问题设计要巧妙,把学生在本节课

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都编成一个个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以此去获得新

知。二是小组成员责任要弄清楚。要让每个成员认识到小组探究而不是组长探究,每一个成员都有双重的

责任,既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又要表述自己的观点。三是小组探究时间要留足够。不管是组内讨论,

还是全班交流发言,都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空间。不能只让组长发言,可以采取自愿发言,并给予其他

成员补充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小组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使他们都能成为小组的主人。

困惑二:如何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在开始实施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

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非常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于是

就出现了课堂热热闹闹,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的现象,或者一个问题七八个学生回答,七八种答

案,个个都好,人人都对的现象。

思考与实践:

作为教师应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深层次的思考状态,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甄别答案的真

伪、优劣,或者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回答这类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总之,这一"放"一"收"的尺寸教师要

把握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

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通过教师的引导,要把问题引向深入,导向实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强度和能力。

困惑三:如何使一节课完成教学计划

在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时,一些原本一课时能上完的内容往往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如果由教师

进行引导讲授课堂不仅显得流畅而且教学进度也比较快,往往学生一讨论就时间上不够用,而且最后还得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往往停留在一些较浅的层次,挖掘的不够深刻。

思考与实践:

通过日常教学积累,我觉得要注意三点:一是备课要分析学情,摸清不同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存在的个

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预设不同问题和解决方案。例如: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进步需求和思想状

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在学案中预设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遇到那些障碍,会采取怎样

的态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应如何处理等。二是预习提纲的编写一定要突出导学功能

,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关键是问题设计要巧妙。预先将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

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要求独立思考、完成预设。三是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

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

堂。

困惑四:如何使学案具有导学功能

刚开始的学案就是问题的堆积,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注重的是让学生把概念抄到学案上,

对学生来说就是题海战。

思考与实践:

设计"问题"时需要遵循四个原则:①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②预习问题的设计要

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规律。③预习问题的设计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④预

习问题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预习问题的设计以及预习练习的配置,要成小问题与问

题之间的梯度,让学生在预习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达到一定的高度,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困惑五:在当前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使物理由"难学"变为"易学",使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防

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在物理学习中两极分化发生在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难度比较大的时候。这时候时每个班级,就会出现"

优生"和"学困生",往往"优生"受人重视,而"学困生"被人冷落。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思考与实践:

⑴重视兴趣激发。初中学生正处在物理启蒙阶段,他们最初对学习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抱有很大的信心

,这正是学生学好物理,教师教好物理的有利因素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为基

础,努力创设物理情境,并结合物理新课程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学习用具、物品,做些小

实验。

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物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

的兴趣。

⑵实施分层教学。我们每个班级学生,生源复杂,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对学习的认识、态

度和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既使八年级阶段物理作为起始课,似乎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客观上也存在有不平衡性。这在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就

逐渐暴露出来。为此,我们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从备课、课堂

提问、课堂训练、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如在作业练习上我们将其分为三类:第一

类是直接应用概念、规律解答的基础题;第二类是简单的综合题;第三类是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要求基

础差的学生完成第一类题目,选做第二类题;中等生完成一、二类题,选做第三类题;优秀生完成所有作

业题。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了抄作业的现象,也很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

了"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⑶做好分层评价工作。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

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

由于各类学生在智能、非智力等因素存在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也要因人而异,传统的考试测验

可做为知识与技能评价的一种方法,但不能做为一种手段。教师还可从其它方面如收集学生的一些小制作

、小论文、记录互助学习小组各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情况、作业反馈、课堂提问题、回答问题等素材中综合

得出评价,以此克服单纯由考试测验的评价带来的片面性。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多彩,但不管如何,我们的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

勇于探索真理以及自信、好学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全面落实新课改的课程目标,促

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浅谈小学科学实验中的创新和实践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中物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