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时间:2022-09-25 04:43:08

摘要: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兴趣;思维;品位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38-01

作为一名山村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我深有感触:从古代的“说文解字”到近代的“满堂灌”,及现代教学,其发展速度较慢。我感到我们的教法太陈旧,缺乏新意,无异于把语文课上成了老师的“表演”。根据我的教学工作,小结了一下,要上好语文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不揣浅陋,以博一粲: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优秀的汉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一、培养学习兴趣嵌入启发式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导言开篇,激发学生兴致。课堂的开端很重要。一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与否,导言揭题起着相当的作用,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几种常见揭题方法。

1.小故事揭题法。一般学生都对故事有着偏爱,所以小故事揭题往往容易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调动起来。如:我在教学第八册语文《大地的话》时,上课之前讲了一段和《大地的话》本意相关的故事。这首诗里有关于鱼的诗句,我就想起在《庄子?秋水篇》里惠施与庄子的精彩的对话,濠梁之上,清风徐来,碧水安流而鲦鱼穿梭往还,庄子说:“是鱼之乐也!惠子反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耶?……”这则智者之间精彩的对话流芳千古。不经意间,老庄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大地的话》不谋而合。在上课前先讲给学生听,学生都听得入神。然后,我把话锋一转,把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内容之中,这样,既起到概括介绍内容作用,又易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去。

2.谜语揭题法。谜语的较好运用,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因为这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一项文艺活动。如《蜘蛛》中的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打一动物);另外,还可以利用课文的作者出谜,引出课文。如:“油煎豆腐”(李白)《赠汪伦》,“千年古屋”(老舍)《猫》,“免费住房”(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等。

3.开篇设置疑问法。学生的好奇心强,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学生就竭力去想,想到时很高兴,想不到时,一种探求心理,使得他们急欲知道答案,当课文内容揭示问题的答案时,恍然大悟,议论纷纷,争相表现,学习兴趣很浓,在他们浓厚的兴趣保持未散的过程中,教师极易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学习课文。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问题不能提得太深、太浅,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要主要引导,剖析开来提。提问题还要注意有层次,也就是提问对象的水平层次等。天长市汊涧小学叶公华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中,就讲的较好。

二、抓住文眼读中品味

一堂课的好与坏不在于教师课堂讲得如何生动,而在于学生在课堂与教师的配合如何,从此知道,在课堂上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要忌用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性。不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客体,而要自身成为一个主体。变老师让学为学生要学,一句话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三、多元探读 激活思维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相信,这样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上一篇: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下一篇:有效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