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临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25 04:26:19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笔者分析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病情加重的原因,认为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应加强病情交接班;病人适量饮水;注意SaO2变化等,从而有效预防肺性脑病、右心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64-01

根据WHO研究,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发展为肺心病,其病死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居第二位。其病情易变、多变,因病情加重导致死亡。笔者结合临床老年COPD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通过加强对60例老年COPD病人的护理,从而预防疾病的恶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本科共收治COPD病人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55~89岁,均符合COPD诊治标准。其中5例合并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3例合并肺性脑病,经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和加强整体护理后,58例病情好转出院,2例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1.2方法 加强交接班制度及病情观察,有效抗感染、氧疗、等治疗及进行有针对性的细致周到的护理。

1.3 结果58 例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 有效率97.8%。

2 护理

2.1 加强病情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床头交接班,了解病人病情情况,主要生化检查及血气分析结果,心理状态及饮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如准备好吸引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以及抢救药品等。

2.2 加强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面色、意识、口唇发绀情况和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以及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进行脉血气分析,以便更好地调节氧浓度或流量,预防发生氧中毒。本组无1例发生氧中毒。观察有无出现右心衰竭的症状,如下肢水肿、恶心呕吐、尿少、心率增快、颈静脉怒张、腹胀等;如果病人出现意识淡漠、嗜睡或烦躁不安、兴奋,往往是肺性脑病的早期表现,及时汇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本组2例病人夜间发生肺性脑病先兆,1例病人并发了右心衰竭,均因早期发现,经积极抢救转危为安。

2.3吸氧的护理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COPD呼吸衰竭病人的目的之一。氧疗能纠正低氧血症和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的进展,改善神经、精神症状,低氧血症的纠正,可以改善COPD病人的睡眠质量。保持吸氧管通畅,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低流量吸氧的重要性,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甚至自行停氧。护士在巡视时,发现本组3例病人口唇发绀,多功能监护仪示SaO低于80%,经检查处理后口唇发绀减轻,SaO上升至90%。可见吸氧对COPD病人的重要性。

2.4 用药注意事项慎用镇静、安眠药。病人烦躁不安时要警惕呼吸衰竭,不要随意服用安眠药、镇静药,以防诱发或加重病情。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小剂量、不良反应小的镇静药,如安定、水合氯醛等。

2.5适量饮水,确保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采取半侧卧位,从而减轻呼吸困难,利于入睡。加强排痰和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睡前嘱病人适量饮水,饮水时坐起或取侧卧位,防止室息。半夜醒时适当喝点开水,稀释痰液,降低气道阻力,减轻呼吸困难。指导掌握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必要时行胸部叩击、引流,促使痰液排出。

3 体会

老年COPD 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并发症多,护理困难。为了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精心的护理固然重要,但临床病情的观察及交接班制度的加强同样重要。强调对患者的教育与管理、长期氧疗、气道分泌物去除、呼吸锻炼等有利于COPD 患者的尽快康复,延长病人寿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9):640-645

[2] 刘 芳。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23,(4):173

作者单位:513000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

上一篇:老年帕金森病的护理方法分析 下一篇:战胜了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