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流通率

时间:2022-09-25 04:01:58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流通率

【摘 要】 图书馆文献流通服务,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所有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中心工作。而文献流通率是衡量图书馆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流通率 提高 文献资源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料信息中心。文献资料信息工作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文献流通率的高低,标志着文献自身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在高校内存在的意义。

1 图书馆的文献流通率

图书馆的文献流通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学期、学年),用于公开借阅的书刊被读者借阅的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读者借阅总册数/馆藏书总册数)X100%

文献流通率是衡量图书馆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的主要指标。文献流通率高,说明读者到馆率高和文献利用率高,图书馆的效益好,同时文献自身价值高,图书馆存在的意义重大。因此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流通率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任务。

2 影响图书馆文献流通率的主要因素

2.1 馆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数量不足、复本过多、文献老化等都是文献利用率低的原因。

由于经费原因,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图书馆每年只能购置图书两万余册,现有馆藏数量难以满足在校近万名师生读者的需求。由于现在图书馆是由以前两所院校图书馆合并而来,难免存在相同书籍副本量过多的原因。本人曾发现文学类一本书籍副本量竟达到近20本,大大的浪费了空间资源。有人说,越是年代久远的图书越是有价值,但这要分是什么类型的图书。如公务员考试书籍、英语等级考试书籍等。这类等级考试书籍随着年代的推移必将老化,过时,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

2.2 读者需求有限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文献只为一小部分读者使用,而大部分读者是不需要的。然后出现这种需求情况,在我院有两种原因。

(1)读者不需要这类文献资源。如医学类图书,我院是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全校所开设的二十多个专业中没有医学类。因此我院读者从工作学习上不需要这部分文献资料。也只有业余爱好的人才来借阅,但那也只是少之又少的部分读者。

(2)读者需要这类文献资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以利用。比如语言类书籍,读者自身没有很强的外语阅读能力,是很难读懂这类图书的,因此借阅的人也就少了。还有数学类图书,有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或者参加高自考的学生需要高等数学这类图书。但由于个人时间原因的影响,使读者不能来到图书馆借阅相应文献。从而也影响了图书馆文献的流通率。

2.3 读者不知道有该类文献的存在

我在图书馆书库工作时,经常能听到读者惊讶的说“图书馆中原来还有这方面的书呀!”和读者聊天中,感觉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只能用“无知”来形容。大家普遍认为高校图书馆所存在的文献书籍就应该是上课、学习、工作中需要的书籍,只有所开设专业的书籍,只和“教”、“学”有关。或者说图书馆就是呆板的教书先生,只知道之乎者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殊不知高校图书馆也很有生活乐趣。同样会有动物类的书籍,如《如何饲养宠物狗》;植物类的书籍《盆栽的养殖方法》;制造类的书籍《毛衣精编》等等。

2.4 馆舍状况和服务形式

图书馆文献流通率除了与读者和馆藏有关外,还与图书馆馆舍建设和面积有关。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图书馆建成于2002年,他的前身是塘沽第二职业中专图书馆和塘沽职工大学图书馆,随着两校合并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图书馆并于2002年迁入新校区新馆内。新馆的面积约为5500平方米,经2006年和2009年两次改造扩建,现全馆的总面积已达到6858平方米。图书馆面积虽然扩建,但面对学生读者量的不断增加,馆舍面积小的问题还是存在的,难以满足在校读者的需求。

近几年,由于图书馆人手少、经费缺乏、设备有限等原因,现不能做到一库一人的岗位,有的老师要负责管理两到三个书库。因此在为读者服务上也只能是传统的借还工作,只能在图书馆等待读者的到来,没有时间去宣传或者推荐图书。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献的流通率。

3 关于提高我院图书馆文献流通率的几点想法

以上几点表明,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从而影响了图书馆的文献流通率,要想提高流通率,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打开思路,另辟蹊径。

3.1 加强宣传,让你知道我的存在

加大力度宣传,通过宣传,使读者了解图书馆有哪些文献资源,能够满足他们哪些方面的需要,并通过宣传,教会读者如何使用图书馆各方面的资源。当然,宣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简单统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图书馆的公告栏;2、学生宿舍楼的公告栏;3、图书馆网站;4、学生的校讯通。同时可在每个新学年开学时,对大一新生进行图书馆入学培训――在大学期间如何利用图书馆。

3.2 走出图书馆,送服务到系部

传统的借阅方式只是借借还还,图书管理员只是守住图书坐等读者上门来。现在需要工作人员走出去,出去宣传的同时还能为读者提供服务。馆员可以每周或者每月整理出一些优秀的图书目录及介绍,推荐到各系部读者手中。优秀图书类别不限,可以是文学类、社科类、语言类、历史类或者交通类等等。优秀图书的名单可以根据个人推荐或者网络图书排行榜产生,但必须是我院馆藏存在的图书,以便推荐后方便读者借阅。

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应定期选择一天的时间,送书到系部,以满足那些想来图书馆借阅文献资料,而没有时间来的读者。当然,针对所去系部,应选择该系专业所需图书。如建筑工程系,可以选择工程造价方面、工程预算等方面图书。当然社科类、语言类和文学类这些公共书籍也可以适当选择一部分带去。带着精挑细选的文献资源到系部,现场办公,只要读者需要,就可以凭借图书借阅证办理借阅手续,从而提高图书馆文献的流通率。

3.3 迎接新信息,与读者共建图书馆

图书馆购置图书一般都是由采编老师完成,购置范围也只是书商或者出版社所提供的资源。有时购置图书很新,很流行,但不一定适合我们的读者。而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源我们馆藏不一定有。因此我们就应该采取以下简单的两点,就可以顺利的解决这个供需矛盾。

(1)读者提供所需文献目录。有些读者通过报纸、杂志或者网络了解都某个图书文献资源不错,很有利用价值。想来图书馆借阅,但刚好馆藏没有。读者可以将该文献资源的具体名字,作者,出版社之类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图书馆采编部工作人员。以便下次采购图书时,购置该文献,满足读者需求,从而提高图书馆文献流通率。

(2)带领专业教师读者购置图书。虽然图书馆有专门的采编部,有专业的采编人员。但是采编工作人员对具体的专业类图书的需求情况了解不深,因此采购专业图书只能是皮毛,而不能深入采购。每逢外出采购图书,由采编部工作人员带领相关专业骨干教师一同前去,骨干教师由所在系部推荐一到两名。这样既能保证所购图书文献的数量和价值,还能保证所购图书文献在我院的使用价值。以此来提高该类专业书籍的流通率。

(3)多渠道购置图书资源。在沿用原始的外出采购图书资源同时,开展思路,拓宽渠道,寻找更多的购书方式。如:时下最流行的网络购物,图书资源同样可以通过网络采购。通过网络的点击率,查看图书资源的排行榜,选择最受欢迎的图书资料购置入库。在提高图书馆流通率的同时还减少了采编人员外出购书的时间和经费。

3.4 大胆调整,敢于舍弃

(1) 调整的对象包括文献资源的类型和数量、管理和服务方式等。1)文献资源的调整。不要因为学院开设了这门课程,就购买这方面的文献资源,而没有开设的课程就少购置或者完全不购置此类书籍资料。应均衡发展,有教学所需图书资源当然购置,可稍微多购置一些,以方便相关专业读者的借阅。没有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源可挑选精髓少量购置,以满足部分喜好读者的阅读需求,增加文献的流通率。2)服务方式的调整。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咨询服务。改变读者咨询只能到咨询处或者办公室的传统服务方式。使每位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成为“百事通”。只要读者提出咨询,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应顺利、准确的解答。如:老师,我想找《大宅门》这本书,请问您它在那个位置?答:请到二楼文学书库I类图书查找。即使工作人员不清楚读者咨询的问题,也应积极帮助读者联系相关老师来解决问题。千万不能用“不”来回答读者的咨询,那样就是将读者拒之图书馆门外。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服务。

(2) 对于部分本馆读者不需要,也不具备收藏价值的文献资源,图书馆要敢于舍弃。对于馆内借阅率低或者几乎无流通记录的文献资源,该放弃的就要放弃。图书资源根据其副本量和过时老化程度,无流通价值的就应及时剔除,并存入相应二级书库。报刊杂志资源凡流通率为零的一律停止订阅,改订其他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源。以此来改善馆藏文献资源的状况,满足读者借阅需求,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流通率。

参考文献:

[1]付跃安.《构筑阅读天堂―图书馆服务设计探索》.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2]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7月.

[3]刘久昌.《读者工作》.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11月.

上一篇:电力企业大客户的业扩工程管理 下一篇:温度对甲醇水混合溶液径向结构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