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考试题中描写音乐的诗歌谈备考

时间:2022-09-25 03:27:19

由高考试题中描写音乐的诗歌谈备考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源远流长,文学把对艺术的描写作为重要内容,艺术也靠文学彰显其魅力。因此在高考中设计艺术内容的题目就比比皆是。2015年浙江卷、北京卷都在诗歌鉴赏的题目中选择了描写音乐的诗篇,来考查学生诗文鉴赏能力,这无疑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养考查的同时,以不变的考查方式回归语文课本。

一、试题示例

1.2015浙江卷《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摇?摇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2.2015北京卷《醉翁操》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摇?摇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二、试题分析

1.这两篇诗歌鉴赏,虽然来自不同的省份,但都不约而同地考查了名句名篇默写

如2015浙江卷21题,2015北京卷第17题、第18题。答案来自高中课文《琵琶行》《归去来兮辞》《醉翁亭记》,分别从营造氛围、渲染气氛、表达手法、人物形象、思想情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这些题目看似没有必然联系,但以与鉴赏的诗歌内在关联为纽带,缀成一体,相互生发,相得益彰。即考查了学生对古诗文掌握的熟练程度,又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极富新意。这也凸显出2015年高考试题,以纲(高考大纲)为纲,以本(语文课本)为本的原则。

2.两个鉴赏题都考查了关于音乐描写的手法

我们在高中语文必修二《琵琶行》学习了音乐描写的高超手法,作者使用摩声、通感、侧面烘托等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音乐。基于此,这两篇诗歌鉴赏就很好的应用到了这些来自课本的知识。如2015北京卷17题①小题,题目说“琅然、清圜”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这是用玉声形容淙淙泉声的清亮、圆润。要求选择出没有用这种手法的一项。其中出自刘长卿的《听笛声留别郑协律》的“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这句,显然没有使用摩声的手法。商、羽为我国古代音乐的音阶,属于直接用音阶来描写笛声。此句与“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的写法显然不同。但问题在于学生必须懂得音乐知识,有基础的音乐修养,能够明白商、羽为音阶,否则这个题目的答案只能是猜测。这又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生活的范围有多宽广,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宽广”的话题。说到底这样的题目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在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

3.诗歌的表达方式,仍然是诗歌鉴赏考查的必考内容

2015浙江卷第22题要求分析诗歌上片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所谓描写角度,从大的方面来讲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两种。就这个题目来讲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考查。上片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上片描摹了春和景明,百鸟喧鸣的欢畅场面;夜晚幽深寂静,苍凉高亢的老凤之声;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下片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从听者方面来描写,听者既感受到了落红时节、天气暖而轻的慵懒气息,也感受到了边关天气风沙漫天、寒气凌冽的肃杀,更联想到浔阳月色的凄清、冷寂。写到了对这个气氛的感受等。

4.考查诗歌主题、思想情感一直是稳定不变的命题

2015北京卷《醉翁操》设置了两道题目对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进行考查。其中第16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第19题以问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三、备考策略

诗歌鉴赏考题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探究能力,因而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自2013年以来,全国卷(2)语文考题都保持在11分。但从考试结果来看,诗歌鉴赏题得分不理想。因此在诗歌鉴赏的备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归因,分析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1.回归教材重视课本习题的回顾、剖析、研究、拓展

就以2015年高考的两篇关于音乐描写的诗歌为例,尽管选择的材料在课外,但涉及的问题在课内,涉及到了《琵琶行》《归去来兮辞》《醉翁亭记》《山居秋暝》《论语》等相关篇章,没有初中及高一高二的扎实教学,就很难进行有效备考。因此高考语文备考应该从高一开始,从新授课着手,重新审视教材的经典价值,不断的在教学中研究教材,深入剖析,加强拓展训练。

2.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鉴赏诗歌必须以读懂诗歌为基础

学生往往忽略诗歌的内涵,凭借臆想来答题,究其原因在于读不懂诗歌,无从下手。诗歌首先属于文言文的范畴,要真正懂得诗歌的内涵,就必须先弄清字面意思,所以讲诗歌用散文的语言翻译过来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由浅如深,层层推进,诗歌鉴赏方能落到实处。

3.理清诗歌鉴赏的命题方向,学会解题常规思路

由于诗歌鉴赏难度系数较大,所以命题较有自身特点。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比如:点评特征、手法技巧、情感意境等,一般使用: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景物特征+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点评性语句的方式进行答题。考查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技法,或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答题格式上,―般是先观点,后理由;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进行解答即可。

4.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断开拓学生的眼界

诗歌大都来自古代,但它与今天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生活体验的诗歌是不存在的,我们不能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但我们能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的眼光不仅仅拘囿于课本,看到生活,放眼艺术,很多时候,“它山之石,方能攻玉”。

作者单位:甘肃玉门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逻辑1 下一篇:刍议初中语文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