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情境创设探究

时间:2022-09-25 02:23:34

基于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情境创设探究

【摘 要】本文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分析,进而确定教学流程。提出从导入新课、情感朗读、赏析课文、探讨问题等四个环节进行语文阅读情境的创设,能确保每节课有一个完整的、稳定的、持续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再结合丰富的案例,对其四个环节进行详尽分析,最终表明创设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环节 情境 兴趣

教学现状分析

课堂上每当教师要求学生读课文,学生就抱怨:“又要读书了,真烦!”说完便有气无力地读起来。老师在分析课文内容时,教室里面鸦雀无声,学生表面看似听得比较认真,但其实早已走神,当教师向学生提问时,很多学生站起来后都默不作声,有的学生干脆直接说不知道,还有的答非所问,有的学生甚至疲倦地伏在桌上睡觉。为什么语文课会陷入这样尴尬的局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方面:语文涉及到的均是基础知识,且大多数的知识都需要进行识记、背诵,学生往往只偏重于死记,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就很难掌握,长此以往,这就形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瓶颈。

(2)教师方面: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有偏差,盲目追求新的教学形式却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把培养学生的兴趣只停留在表面上,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在课堂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学生觉得厌烦;教师不能因材施教;课堂上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间接经验的死记硬背;机械地照搬照抄,缺乏创造性地重复练习等。

(3)学生方面: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听和记,在课堂中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始终觉得语文课堂枯燥无味。

要打破这种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创设情境教学。

有人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

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的形象为主体,合理地创设出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情境创设是一种可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教材及教学环节分析

本文从教材分析入手,对教学环节中情境创设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语文阅读教材分析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同时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得到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倡导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心理学家布鲁纳讲“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课堂上展现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觉得直观有趣,学习情绪倍增,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留给学生充分的生成空间。

阅读教学中,由于过去大多教师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学过程的死板、教学方法的陈旧,再加上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读的书不多、理解分析能力不强,因此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全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2)、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分析

创设情境可以“还原”教材,再现作者笔下之“境”,让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感受,也可以通过模拟相似情境,让学生破其门而入。创设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从操作来看,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从导入新课、情感朗读、赏析课文、探讨问题这四个环节进行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1、导入新课:语文阅读课能否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去,导入新课是关键。因此恰当的导语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式的导语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好奇心,对从旧知识转入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情感朗读:优美的旋律配合色彩丰富的图片,从听觉、视觉上让学生感受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再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赏析课文: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去模仿,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参与到模仿中,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人物或情节的理解,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4、探讨问题:以小组互动形式对课文进行开放式的探讨,就文中某个情节进行复述并表演,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也能轻松的学习。

教学环节的情境创设案例及分析

导入新课环节的创设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一开始就以新颖的导入情境把学生引进课堂,便为成功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兴趣被完全激发,思维就会跟着活跃起来,教学便会处于主动状态。

精心设计的导语是打开兴趣之门的钥匙。在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认真考虑导语的设计,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笔者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教学时,以牵动情感的导语,把作品的情移入学生的心中,以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感悟作品。首先,笔者在课堂上投影一幅幅有关贝多芬的图片并配上《命运交响曲》。激昂有力的旋律正是贝多芬内心的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的体现。音乐的播放能够激活课堂的气氛。然后让学生讲述他们所了解的贝多芬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最后,以问题的形式引出导语,使他们带着疑问进行新一课的学习。

这个导语设计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刚开始上课时的分散的心情集中到课堂的学习上来,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情感朗读环节的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可以把凝固在文学教材中的各种静态美以形象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加以充分的表现,活化为耳可闻、目可睹的视听符号,利用这些信息更直接、更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对思维不活跃、经常开小差的学生,其效果会更好。

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笔者先校正生字、词以及读音,扫除了学生在学习内容时的障碍。再播放录音,让学生对“春”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观看投影片,将一幅幅充满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春景图呈现出来,使学生领略到富有诗情画意的春天,从而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得到美的享受。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用配乐朗读进行训练。最后进行分组朗读、小组评价,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全情投入,朗读效果也很好,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不仅对拼音字词掌握很好,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答题正确率较高,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由此可见,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既调动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掌握知识的效果。

(三)、赏析课文环节的创设情境

费孝通先生说:“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表情达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地利用语调、语速、眼神、表情和动作等非语言符号,将文章情境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认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选用了课文中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以及被丁举人打断腿后到酒店喝酒的几个生活场面,让个别学生按照这几个场面进行表演,接着在赏析课文的时候用富有感情的语调、语速进行解说。特别是孔乙己看到茴香豆不多了,恐怕那群小孩再来吃时说那句“多乎哉,不多也!”的话,笔者有意用缓慢的声调,配合动作,有表情地演示给同学们看,使同学们在笑声中加深了认识,增添了学习兴趣。

笔者在分析课文时抓住一个细节画面进行模仿,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具体感性的形象,达到把握课文内容、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的效果,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对课文情感的认识。

(四)探讨问题环节的创设情境

在课堂探索问题中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发言,并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探究。此环节重点在情境再现过程,让学生认识课文中所提及的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其明白事理,并增进其实感体验,有利于语言表达。

例如,笔者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抓住“车站买橘”这个场面进行说话训练。首先提出问题:“哪些词描写了父亲买橘子的动作?这个画面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个别学生回答,但回答得不准确,就再让其它同学补充发言,使更多同学能得到说话的机会,经过提问,找出去买橘、买橘回的动作词:走探攀缩倾抱走放爬抱,接着,让同学用这些动作词来复述“车站买橘”这个内容,分小组进行,小组评议,看谁复述得流利、准确、生动。结果,大部分同学能抓住动作词语,准确、流利地复述出来,而有些同学虽然在复述中遗漏了个别动作词,但说话表达得较为流利。最后让小组表演父亲买橘子的场景,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发现表演得好的,给以奖励,对表演得不够好的,要给以帮助。特别是学生在模仿父亲买橘子是蹒跚走路的姿态的时候,引得全班同学发笑。这样学习气氛就更加浓厚了,同学们都争着抢先进行表演,在表演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让同学们参与到课文的情景创设,使课堂气氛就变得活跃,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从学习中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就变得轻松而富有效率,教师也教得轻松。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创设应从实际出发,教师可以灵活地结合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并逐渐使学生原有相对浅显的短暂的兴趣发展为比较稳定的长期的兴趣,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打破过去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局,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曹兰在引写中达成“链”的精彩——评洪宗礼《“你看他(她)像谁》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出版

[3]张秋玲王彤彦张萍萍新编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下一篇: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