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妊娠13例诊治分析

时间:2022-09-25 02:20:12

剖宫产瘢痕妊娠13例诊治分析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366-01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胚胎通过穿透剖宫产瘢痕处的微小裂隙着床而引起,属于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不断增加。这是产科较为罕见且棘手的疾病,可导致人流大出血、子宫破裂、死亡,严重危及妇女的生命健康。就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发生的13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治情况分析一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32岁;孕周5-12周;剖宫产次:有一次剖宫产史9例,有两次剖宫产史4例.我院采用阴道超声,使早孕检查诊断提前至停经36天,大大提高了早孕检出率。 超声诊断标准:子宫增大或略增大,峡部增宽,子宫峡部前壁肌层内见孕囊,无或有胎芽,胎心;或子宫峡部前壁肌层内未见孕囊而呈不规则、不均质、低回声团块,严重时团块向子宫腔及颈管延伸,宫颈似变短;瘢痕处肌层连续中断,肌层变薄,与膀胱间壁变窄,孕囊或包块可突向膀胱,孕囊周围有高速低阻的血流;子宫腔内未见孕囊,可见清楚内膜线。

2 治疗方法

我们根据停经天数和血HCG值采取了如下措施:药物治疗4例,妊娠7周以内,均有一次剖宫产史,B超明确诊断,给予口服复方米非司酮1片日2,连续三天,有3例成功,血HCG值35天以内降至正常;失败1例,监测血HCG值,持续升高,且B超显示孕囊未缩小,增大,在B超引导下行人工吸引术。妊娠7-10周5例,有一次剖宫产史3例,两次剖宫产史2例,口服复方米非司酮1片日2,连续三天,在严密抢救措施下行清宫术。妊娠10-12周2例,有剖宫产史一次和两次各1例,口服复方米非司酮片1片日2,连续3天,服药第一天通过宫腔镜注入10%KCI针2ML,观察3天后在宫腔镜下行孕囊清除。均治疗成功,术中术后出血不多。 妊娠11周1例,有两次剖宫产史,超声诊断,孕囊突向子宫瘢痕接近膀胱,经腹行子宫楔形切除瘢痕,清除绒毛,及部分肌层,修复子宫,保留了生育功能。外院转来患者1例,妊娠9周,剖宫产一次,人流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急诊入院,在输血、输液的同时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给抗感染、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术后7天出院。

3 讨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以前是较为罕见的疾病,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经临床验证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率与剖宫产的次数无明显关系。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原则:及时终止妊娠,尽量保留生育功能,杜绝严重的并发症。我们通过阴道超声早期诊断,用杀胚药复方米非司酮和氯化钾控制胚胎生长,减少了出血,利于使胚胎吸出。同时严密监测血HCG值,可以评估大出血的风险,随诊中监测滋养细胞的活性,与GTD鉴别,在整个治疗中起指导作用。有效地避免了切除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非常重要,临床医师一定要提醒B超医生,有剖宫产史的患者人流前必须确定胎囊的位置,查血型,按“高危”处理。吸宫时吸引压力不要过高,不要边吸边加压,以免穿孔。动作轻柔,在有输血、手术的条件下进行。在我院治疗的这几例虽然成功治愈,但数量太少,因为患者病症千变万化,仍需我们认真细致地观察,不断探索,提高诊疗水平,不误诊,不漏诊,早诊断,果断地作出处理,使患者减少痛苦,避免大出血和子宫切除的发生。同时,我们要大力宣传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切口缝合技术,松紧适度,减少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任丽娜 孟涛,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和治疗进展 [M]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第32卷4期.

[2] 左文莉. 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专家编稿.

上一篇:肛瘘病因病理的临床初探 下一篇:古方“七白膏”外敷配合“逍遥丸”内服治疗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