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5 12:24:57

竞赛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竞赛式课堂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用“Word小报排版”课堂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旨在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使竞赛式教学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竞赛式教学法;协作学习;学生主体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中,怎样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实现高效教学呢?笔者在多年的实践后发现,竞赛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一、竞赛式教学法概述

竞赛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组织竞赛,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参与其中,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空间,鼓励其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赛末对竞赛过程和学生的表现予以评价和总结,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竞赛可以是以自主学习为主的个人之间的竞赛,也可以是以协作学习为主的小组之间的竞赛,形式包括竞答、辩论和成果展示等。本文主要是对小组竞赛式教学法的探讨。

二、“Word小报排版”竞赛式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笔者分别用竞赛式教学法和讲授式教学法对基础无显著性差异的A班、B班进行“Word小报排版”课堂的教学。

1. 课堂教学步骤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报排版”,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会利用Word2010进行文本处理,包括文本格式、分栏、首字下沉、页眉页脚、插入图片、调整图片、表格操作及文本框的操作、图形与艺术字的使用等。

(1)竞赛式教学法教学步骤

阐明教学目标:以小组竞赛式的方式排版一份小报,掌握文字排版技巧。

知识点讲解:教师简单介绍文字排版的一些常用技巧。

分组:根据任务需要,安排每5个学生为一组,把整个班级50名学生分成10组,各组选择一名组长。

呈现材料、提出任务:用所给素材编辑一份艺术小报,要求包括分栏、字体、段落、首字下沉、图片处理、艺术字、页面背景、文本框等Word操作内容,排版要尽量合理美观。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与操作:组长组织小组分工,共同完成任务,各个小组讨论得很热烈,学生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一起配合完成任务。

小组成果展示:教师统一控制学生机,进行学习小组的成果展示。小组代表边演示边讲述他们完成任务的基本操作过程。小组代表们表述很清楚,各个小组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对于同一个效果有许多不同的途径可以实现,例如分栏效果,有的用的是分栏功能,有的用的是文本框来呈现同样的效果。

总结与评价:根据各组阐述的任务完成情况评出优胜小组,然后教师总结几个小组的共性问题,如怎样突出小报主题、文本框的合理使用等,而且对每个小组作简单点评并组织相互间的打分。

课后作业:布置相同类型的任务进行练习。

(2) 常规讲授型式教学法教学步骤

首先教师阐明学习目标即学会利用Word进行文本处理,然后对照课件对Word中的文本格式、分栏、首字下沉、页眉页脚、插入图片、调整图片、表格操作、文本框操作等知识点逐一介绍。学生听课像往常一样,情绪平淡,有小部分学生在做其他的事情,例如玩手机、开小差、甚至睡觉。然后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而在上机操作练习时候,部分学生却在上网、打游戏、听歌、看视频等,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 竞赛式法与普通讲授式教学法成效对比分析

A班和B班学生的基础无显著性差异,在使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实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课后随机抽取若干学生的调查显示,A班的学生觉得自己这堂课很充实,觉得团体合作真的很重要,感觉自己对Word了解的很透彻,印象很深刻。而B班的学生反映很平常,教师讲的内容也能接受,印象的深度平常。这说明,A班比B班的学习满意度要高,竞赛式教学的成效显而易见,两种教学法的成效对比从两个班课后作业的任务完成情况(如图1)显示出来。

三、竞赛式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

1.竞赛内容设计要合适。

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合理制订竞赛内容。一般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实际。笔者的想法是开始时尽量容易,让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绝大多数同学认识到只要稍加努力,也能获得好名次。

2.注意保护后进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评价激励方式不当,竞赛制教学很容易成为少部分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这就与我们本想调动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相违背了。特别对于后进学生,更要以宽容、鼓励为主,防止被忽略或挫伤其积极性。在竞赛后帮助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查找、分析原因,多找他们谈心,提高他们参与竞赛的积极性。

3.灵活安排竞赛时间。

竞赛的时间根据竞赛内容灵活安排。如打字比赛、Word小文章排版比赛等内容较少的竞赛,可以在1-2节课堂内完成;如比较费时的PPT作品制作,可以利用课外让学生自己去拍摄一些生活照片,在一两周内完成竞赛内容,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可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把竞赛制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或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在模块式教学方法下,可以按照各教学模块的要求来确定竞赛内容,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组织项目式教学,各竞赛小组同时可作为项目式教学实施的小组,既共同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作为开展竞赛前的“备赛”训练。

四结束语

笔者走访了多位计算机基础老师,和他们对课堂中竞赛式教学法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只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根据需要选择采用竞赛式教学法,注意在使用中的几点问题,就能有效发挥其优化教学的效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孙钦花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7)

[2]于风云中职计算机基础竞赛式课堂教学方法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2(11)

[3]高洪波等竞赛式教学法在机能实验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14)

[作者简介]

陈兴威(1976-),男,浙江东阳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讲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浙江金华321007)

上一篇:筑垃圾现状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通识课程考核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