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机械化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9-25 12:06:07

养护机械化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随着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提高,大车流量、大载重量和高速行驶在成为当代公路交通明显特征的同时,也给公路养护提出了新要求。养护机械化是确保公路实现良好、快捷和安全运输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养护进度、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怎样利用好机械化的养护,将机械化养护更好地应用到公路养护中,是现在公路养护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机械化养护;公路养护;应用

中图分类号: TV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公路运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道路运输市场的畸形竞争导致超限重型车辆的不断增加,加速着公路的损坏。养护管理水平与公路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大中小修工程质量和进度受到制约,影响着交通安全,公路养护实行机械化运行势在必行。

1、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概况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公路建设处在以砂石路面为主的时代,可供公路养护用的机械很少,加上当时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公路养护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公路养护大多以人工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和养护机械。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为引进先进的养护机械创造了机遇。我国现有300多家生产筑路机械的企业,其中有的生产公路建设用的施工机械,有的生产各种小型公路养护机械和少量大型的公路养护机械。总体上看,我国的养护机械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品种、数量、质量都难以满足我国高等级公路维修养护作业的需要,部分类型的公路养护机械国内还不能自主生产。

2、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

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公路的施工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同时也跟上了建设的步伐。由于日常养护工作做得好,这些国家高速公路虽然已经建成使用了近半个世纪,但至今仍在使用。他们在公路养护和管理方面有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普遍建立了公路养护计算机管理系统,并配备了先进的养护机械。在不断发

展养护机械的同时,注重养护施工工艺与养护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近几年来,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养护管理系统的建设,利用开发出的公路路况诊断检测、评估设备等多种养护辅助系统,实现对公路状况的自动监测与数据的采集,建立公路信息管理数据库,对公路路况实施动态管理,达到以预防为主的养护目的。

3、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应用上的不足

3.1 产品品种少、规格不齐全

我国的公路养护机械缺少能完成清扫、除草、洒水等多项作业的综合养护设备;缺少能进行现场沥青路面加热、耙松、喷洒、拌和、再生、重铺、压实等作业的类似美国“修路王”沥青再生重铺机;还缺少大型车载式划线机等,这些产品目前全靠进口。

3.2 缺少养护机械专用底盘

公路养护机械专用底盘应在其前、后、上各部位都配有机械、液压、电力等动力输出接口,配有快速更换工作装置的悬挂机构,并具有0.1~80km/h的行驶能力。国内开发的养护机械多采用东风、黄河、红岩等汽车底盘,其功率不能满足养护机械的要求,制约了国内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

3.3 产品自动化程度不高

除几种国外引进的产品外,国内多数养护机械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水平差,自动化程度低,有些产品仍全要人工手动作业,产品可靠性和作业安全性差,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养护安全、快捷、高速的作业要求。

4、我国养护机械的需求趋势

4.1 沥青路面加热再生修补设备

由于缺乏正确有效的维护,许多道路的使用寿命缩短了一半以上,造成资产损失,投资浪费。国外引进的沥青路面加热再生修补设备采用专用的加热板(提供100%高强度辐射热)加热待修补区域,经3~5min使路面软化,然后耙松路面,喷洒乳化沥青,使旧的沥青混合料现场加热再生,再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摊平,最后再压实,完成整个修补工作。这类设备急待开发研制。

4.2 路况诊断检测设备

建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采集、建立包括各种公路信息在内的数据库,以便对路面现状和使用性能做出正确的评价,预测路面的损坏趋势,制定出正确的养护对策和计划,为预防性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4.3 多功能养护车专用底盘

针对缺少养护机械专用底盘的现状,应积极开发多功能养护车专用底盘,提高该类底盘的综合性能和机、电、液一体化水平。

5、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对策

5.1 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

实行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加快公路养护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改变以往落后的管理体制,走专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今后养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应是对路况的调查、检测、评估后的养护决策,养护任务招投标的组织及监督,养护效果的后评估。通过养护市场的开放及其规范运作,以便达到政府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养护效益的目标。

5.2 加快公路养护模式改革

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维修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必须由高技术、高效率的大型设备来保证,这些设备通常购置费用较高,同时又要求实行大规模的连续养护维修作业,如果没有大的养护维修工作量与此相匹配,利用率必然很低,从而导致费用-效益比的降低。国外的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常常是由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养护维修公司来承包,效益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这种养护模式值得借鉴。

5.3 建立有效的路面养护维修管理系统

路面养护维修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公路养护维修方面的投资,使公路管理部门以最低的投资费用来获取最佳的养护维修效果。

5.4 努力提高养护技术的高科技含量

养护机械厂家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要形成自己的高精尖产品,不能光靠买图纸,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否则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难以应付“入世”后的严峻挑战。加快国内养护机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养护技术创新体系,才是根本出路。

5.5 加强养护材料、工艺、设备的综合研究

公路养护机械中有些机械如沥青路面修补车等是随着养护工艺的不同而有区别的,养护工艺中有热补和冷补之分,其修补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机型。因此选用和开发养护机械首先要确定养护工艺,而我国高等级公路建成时间不长,养护工艺尚不定型,这就要求在发展公路养护机械的同时,必须开展养护工艺、养护材料的研究。

5.6 公路养护机械标准的制订和完善

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尽早制订和完善公路养护机械产品的系列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养护机械的配备标准等。

5.7 转变观念、重视预防性养护。

扭转重建设、轻养护,重维修、轻预防的观念,加大高等级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力度。系统地实行预防性养护工作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寿命周期维修费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美国由于在高速公路使用前期投入预防养护工程的资金不足,导致了后期花在重建工程上的费用特别高,这是一个让我们引以为戒的教训。

结束语

机械化养护是公路养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公路养护实行机械化运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虽然我们在发展机械化养护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但在不久的将来,机械化养护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完善,公路养护实行机械化运行必将为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安伟刚.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2008(33)

[2]黄志强,张万军.对推行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几点思考[J].今日科苑.2008(06)

[3]罗风全.浅谈我省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对策[J].科技资讯.2010(05)

[4]裴中华,董湖恩.关于对未来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必要性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69.

上一篇:沭阳农商行:木材产业拓宽农民小康路 下一篇: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