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暖 PCB产业前景乐观

时间:2022-09-25 11:00:27

经济回暖 PCB产业前景乐观

在经济阴霾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市场境况堪虞、企业规模增长放缓、市场订单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十之后政府政策调整能有利于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复苏的步伐,我们对未来前景依然看好。展望2013年, 全球经济筑底回暖,PCB产业也将迎来新的景气周期。

2012年,在经济阴霾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市场境况堪虞、企业规模增长放缓、各个细分市场的订单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总体而言承接前几年的高增长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下降势头,但是,这并不代表市场没有增长空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热潮未退,下游消费电子刚性需求仍存,也对中国PCB制造业形成较强支撑。

2012国际线路板及电子组装展览会(2012 HKPCA & IPC Show) 于11月28-3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1号及5号馆拉开序幕。作为华南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业界交流平台,本届展会以“行业盛典 共创未来”为主题,规模再创新高。展会期间,《印制电路资讯》特别走访展会主办方,并对会长钟泰强先生(以下简称钟会长)及名誉会长黄燕仪女士(以下简称黄女士)进行了采访,两位来自港资大型PCB企业的高管,分别分享了他们对新兴消费电子热潮、经济走向以及人力成本增加等方面的精彩观点。

《资讯》:2012年已经接近尾声,请谈谈今年中国PCB产业的发展现状,港资企业2012全年的市场订单是怎样的状况?

钟会长:由于欧债危机迟迟不能解决,欧洲仍在衰退边缘,美国经济复苏缓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成本上升,而中国仍紧随其紧缩政策,全球经济环境仍未明朗,这在2012年影响到与全球PCB有关的业务。2012年第二季以来整体的市场环境未如理想,全球PCB厂商的业务均有下降的迹象。就细分市场来说,多层板逐渐收缩,而HDI和软板等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带动而有不错的成长。新兴电子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每9个月左右就已经面临更新换代了,终端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推动了上游PCB制造供应链的可观增长。就长远而言,中国内需市场的发展潜力仍然非常强大,厂商绝对不能看得太悲观而有所松懈。

黄女士:值得一提的还有汽车电子和医疗电子的市场,最近几年仍然稳定增长。5年之前,汽车上的电子装备还不是很多,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车上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对深耕这一行业市场的PCB企业有很大利好。虽然在全球整体市场份额中比例不是很大,但其稳定持续的小幅增长,对软板、软硬结合板的需求将稳步上升。此外,随着国民健康产业的发展,作为医疗辅助设备和工具,应用在医疗领域的电子产品未来增长可期,这些行业市场都可以关注。这些市场对PCB制造的可靠性要求相对较高,较早切入这些市场的港资PCB企业,在其它电子市场不尽如人意的情形下,仍能获得不错的市场份额和获利空间。

《资讯》:全球经济走势不明朗,而国内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请谈谈PCB产业近年来受到了哪些影响,PCB企业又是怎样面对这些挑战的?

钟会长:受惠于中国线路板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事实上,PCB的发展与上游供应链及下游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PCB行业的发展成就了国内设备材料供应链。目前中国的PCB产业链尤其是华南地区最为完善,各种基材、原物料及辅助材料、化学药水、专用设备等都有很多优秀的供应商,他们的发展速度相当快,不仅质量提升稳定、可靠性得到验证,且由于自行开发品牌产品,PCB制造的成本也因此大大降低,成为国内外越来越多PCB企业的选择。下游电子产业,一批国内大型电子公司如中兴、华为这几年都有不错的成长,对PCB制造业也有相当大的带动。

黄女士:国内劳动法已经出台,条例在工人加班时间方面有了一些限制,作为制造工厂,意味着需要招募数量更多的工人,以满足产线需求,加上国内人工成本最近两年来大幅提升,企业遭受的压力更大;此外环保方面的政策越来越严格,上游板材、金价、铜价等物料价格变动频繁,还有政府税收政策在不断调整,PCB工厂既要考虑人工、环保的成本,在上下游产业的挤压下,议价能力也相对较弱,制造业的生存环境确实更加艰辛。不过,我们仍然相信产业的前景,危机中的企业也有发展和提升空间,比如在专用设备的自动化研发方面,更多的机械化将抵消部分成本上升的压力;汽车产业虽然有中日事件,但本地品牌成长很快,汽车电子也不断有新品推出,另外医疗电子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产业持续稳定的需求还是带给行业一些希望和空间。

《资讯》:从2010年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市场成为PCB产业不多的几个亮点,能否谈谈您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对应的PCB市场变化的一些看法?

钟会长:全球PCB产业发展至今,多层板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不仅国际大厂可以做到,国内大部分厂商也都能满足客户要求,而在当前经济环境的收缩形势下,普通多层板需求萎缩,给PCB制造工厂带来一些影响;而反观微孔板方面,因工艺流程与多层板迥异,整厂需重新规划,且设备、技术、人才等投资比较大,所以现阶段仍以国际品牌厂商为主,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旺盛需求带动下,仍有相当大的空间和利润率。

新兴市场对高端PCB如HDI、Anylayer等的要求不断提升,现在业界已可以做到10层,不久还可以做到12、14层,构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适应电子产品轻薄短小趋势,PCB不仅越做越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当然价格也水涨船高、获利可期。2013年一旦欧洲环境改善,加上4G的推动,高端PCB还将迈上新台阶。内销方面,中国的消费电子企业一直在坚持不懈的进行着国际化的进程,如中兴、华为、小米等不仅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而且在国际化市场中不断拓展,市占率得到提升。

在全球化市场中,中国和东南亚优势都很明显,制造和组装成本相对很低,而由于产业链完善,对客户反应迅速,目前全球绝大部分PCB包括欧美高达30、50层的高端板都是在中国采购,彰显中国制造、本地组装的巨大优势,而这也刺激外资、台资、港资等在大陆竞相设厂扩建,预计2020年中国PCB市场份额上升到50%以上,而且PCB生产技术越来越走向高端,在研发方面的投资也将越来越大。PCB企业方面,港商由于对4G应用等尖端应用把握得较好,仍然占有一定优势,但内地也追得越来越近,中国的PCB市场竞争更激烈。现在的PCB制造不仅要求反应迅速、制造速度快、技术要求高,板材方面也有很多特殊要求,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策略,PCB企业应根据市场寻找发展机会。

《资讯》:2012即将成为历史,您怎样看待2013年的行业前景?

钟会长: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认为2013年将先紧后松,上半年延续2012年的景气加上淡季因素应该不是太乐观,到下半年随着欧洲环境转好,中国政策利好刺激内需增长,美日经济恢复,PCB市场会走上良性的发展周期。

黄女士:我非常同意钟会长的观点,希望全球经济环境复苏,十之后政府政策调整能有利于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复苏的步伐,我们对未来前景依然看好。展望2013年, 全球经济筑底回暖,PCB产业也将迎来新的景气周期。

上一篇:世界PCB用铜箔产业发展史话(一) 下一篇:稳步推进国产化精艺求精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