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

时间:2022-09-25 10:37:37

浅谈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通用工种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这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与空间思维能力的技术基础课,主要是对机械零件与空间模型进行平面与三维、三维与平面之间的转换,并培养学生阅图与绘制工种图样、读解空间几何的能力。工种图样被喻为工种界的技术语言,在机械类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对这门课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一、注重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克服对本课程的乏味心理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它要求学生具有充分的空间想象能力。然而初中考入职业中专的学生,一般说来空间想象能力都比较差,使得学生在本课程的的学习中,感觉乏味、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克服学生对本课程的乏味心理呢?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做:

1.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导、授业、解惑也”,而对于学生而言,“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两句古训,说明了师生之间的辩证关系。然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后者的作用尤大。学生越是觉得其师和蔼可亲,就越信任其师。而他的教导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上课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融洽的、和谐的、民主的、更是平等的,应当能正确的对待和容忍“玩笑式”的提问,能期盼他们以类似的方式提出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要做到针对学生特点精讲

学生从初中进入职业中专学校由于缺乏实践知识,对制图的用途认识不足,学习往往凭一时的兴趣,学习热情难以持久,一旦接触到有关空间思维的内容,极易造成畏难情绪,产生乏味心理而厌学。为此,教师应先解决学生想学的问题,想办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学生短暂的兴趣逐步转变为持久的兴趣。首先讲清学习《机械制图》与将来工作实践的关系以及专业课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懂得制图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特别是要把往届毕业生的体会讲给学生听,另外再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从中让学生对制图产生浓厚的兴趣。实践证明,学生的浓厚兴趣对搞好制图教学影响甚大,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再解决“学会”的问题。只有学生能“学会”才能保持住学习的热情。教师讲课内容要少而精,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让学生一听就懂,这既符合制图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入学时正处在第二特征出现的非常时期,思路不能够集中,听课注意力易分散,易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听课效果。其次讲课要讲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是学生能“学会”的关键。教师在重点内容讲清讲透的基础上,再把分析问题的思路教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从何处入手,如何运用图示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把握了重点,也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必使制图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3.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生理解剖学告诉我们:人的左脑主要承担形象思维,而想象力主要由右脑承担,右脑可不被左脑干扰自由自在的观察、描写形象。这种形象经过左脑加工,最后变为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渠道让学生存贮信息,并反复归纳总结,可以加深对表象的感性认识,并经左脑加工为理性认识。例如:在读垫块视图时,先进行形体分析,得出它是有竖板、后凸块、长方体和前凸块四部分组成的。然后在三视图中找出表达长方体的图形,从主视图找出高,从俯视图得到长,从左视图获知宽,根据平时掌握的经验,对长、宽、高位置进行对比分析,长方体的立体形象就会慢慢出现在脑海中。这时,就可以用橡皮泥把长方体做出来。按照这一步骤,进而把竖板、后凸块和前凸块都想象出来并做实体,按位置关系把它们组合成整体。最后把得到的物体,对照已知图形,来验证自己的想象。这样,完成了从局部到整体的想象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本课程教学手段选择及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手段的选择

现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常用的教学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

1.1挂图。其图形清晰,准确,颜色鲜艳生动,与教材配套。但幅面较小,且呆板,欠灵活,在课堂上张挂费时且麻烦。

1.2实物、模型。具有实物直观性。但一般不可拆卸,内部结构无法看清,且数量有限,有时找不到合适的模型。

1.3幻灯。有较大稳定的画面,图像清晰,操作简便,转换画面迅速,能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但欠动态表现。

1.4实物投影仪。具有适应性强,应用面广等特点。可将任何一类文字或图形如实投影出来,在进行作业讲评、试卷分析、图形选择题练习方面功效独特。

1.5电视录像。(一般投影放大到银幕上)动态地提供事物的直观形象以及运用特殊表现手法(如拆卸或叠加)将复杂的事物表达清楚,使学生随之从感性认识基础上连贯地进行分析、比较、演绎、综合。归纳等抽象思维活动。画面颜色鲜艳,且可以将记录的内容反复重现。但课堂容量较大,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

1.6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声、像、文、动画等集中于一体,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把一些看不到、摸不着、讲不清、难以理解的东西直观、形象、生动地演示给学生看,使学生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声到有声、从抽象到直观、从平面到立体中理解、掌握、提高,让学生在平面图形中看到立体形状,快速形成空间想象能力,但制作每个课件需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这几种教学手段,我们很容易看出,它们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这几种教学手段如何取舍呢?我认为,我们应该这样来做:

首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选择媒体;其次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因素、知识基础等组合教学媒体,另外也应根据教学条件和环境因素选择教学媒体。各种媒体最好能交替使用,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也应交替使用,因为电教媒体的使用,要求环境光线较暗,传统媒体则可在明亮的课堂上使用,这样可转移学生的兴奋点,对学生不断形成新异的刺激,保持注意力。我们可以把利用各种媒体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作板图示范,或给学生练习。设计运用多种媒体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诱发学生的内部动因,培养学习兴趣,并力求学生多动手,多思维,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听、好看上。

2.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在前面教学手段的选择中谈到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教学手段的基础就是CAI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对课堂教学领域的介入,对以往某些单调、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所突破,由此因运而生出多样化的、新型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模式。而CAI课件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多媒体性。它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数字电影等多种媒体材料于一体,使课件的内容丰富多采,在有限的时间内显现大量的信息,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它们以其新颖、直观、动态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教师的教学设计空间引向无限,突破了原有的知识教学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整合更加有序、合理。

那么,既然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AI课件的应用)有这么多优点,是不是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大张其鼓的使用呢? 我认为,如果本节课程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或根本无需使用此教学手段的,完全可以不必硬要运用CAI课件教学。如果课件没有突出之处,或者用其它更简单的方法,可以完成,又能不降低教学的效益,我们应该放下CAI课件教学。而当某一个教学过程采用其它教学手段无法完成,或者要花费很长时间却不一定完成得很好,我们就可以使用CAI课件教学,先论证它是否可以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再考虑如何利用它来更好地完成。

当然也有些教师用过CAI课件进行教学,而最后得出结论:“还不如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于是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只是花架子,看看热闹罢了。他们担心绚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会不会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会不会被计算机占据?会不会呢?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正确的应用CAI课件,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CAI课件,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深化教学内容之处,这样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不可纯粹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否则就只是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画龙点晴,而是画蛇添足。若不恰当地运用CAI课件,教师成为CAI课件的操纵者,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淡化直观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在《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人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达到理想境界。同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交往等,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干部和工人的界限将逐渐被打破。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已定位为:为基层单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员。《机械制图》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只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克服对他们对本课程的乏味心理,合理选用各种教学手段,并注意适时、适度、适当的应用CAI课件进行教学,就能实现我们的教学总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桠,萨继英.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教学参考书.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

[2]李红.教育心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民族文化发展 下一篇:用人文之光照耀大学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