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德育的渗透

时间:2022-09-25 10:09:47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德育的渗透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怎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重点从教材挖掘、教学模式、教师素质三方面进行了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切实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尽量避免单纯追求高分数的错误倾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

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习生活各方面,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我们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把政治课堂作为德育渗透的主阵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教师的师德为力量,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鼓舞人,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高中政治教材中任取一节知识都是德育渗透的优秀素材,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经济常识》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的金钱意识,纳税人意识,消费者意识,理财意识,经营者意识等。在高一经济常识《纸币的发行》的教学中,我请学生拿出自己身上的纸币,观看并谈谈人民币上的图案蕴含的意义,最后我做总结: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体现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图案通过选用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使学生逐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生活与哲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三观”为己任,无论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观,教师在渗透德育时都可以做到润物无声。例如:在讲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逆境也能成才的深刻道理,我请学生讲述“青蛙效应”:“心理家们烧了一锅滚烫的开水,将一只活青蛙突然投向锅中,就在将要落入锅里的一瞬间,青蛙奋力一跳,竟然死里逃生。尔后,心理学家又将锅里换成温水,将青蛙缓慢地放入锅中,青蛙在锅里悠闲地漫游着,然而,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这只青蛙再也没有能够跳出水面。”然后让学生分析:“这只青蛙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否也上演过青蛙式的悲剧?”有的学生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正道出了这个心理学试验的哲学寓意。”我在点赞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思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蕴含的深层哲理。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德育渗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一些常用的教学模式:设疑-点拨-总结模式、温故知新-精讲-多练模式、发问-阅读-讨论模式等。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依据具体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心理、课堂情境等,加以合理地选择,我在讲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时,先讲了一则小故事:一个老妇人唯一的儿子生病死了,她非常悲伤,便请教一位灵修大师:“你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的儿子复活吗?”大师说:“我有办法,但你要先去找一杯活水给我,这杯水必须来自一个从来没有痛苦的家庭,有了这杯水我就可以救活你的孩子。”老妇人听了十分高兴,立即去寻找这杯水。可是无论她到茅舍或华厦、乡村或城市,她发现每一个家庭都有他们自己的痛苦。最后,她变成为安慰别人的痛苦而忙碌着,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忘了找水的事。就这样,在她热心的付出中,丧子的哀伤悄悄离开了她的心里。在讲完故事后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是什么?学生积极发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事事有矛盾,而且时时有矛盾,采取回避或逃避的办法是没用的。只有承认矛盾、直面矛盾、分析矛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才能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为社会做贡献。从而学生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懂得了人的一生就是充满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讳疾忌医”的做法不可取。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教师渊博的学识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也是政治教师的必备素质。作为政治教师,除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以外,应是个“杂家”。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做到唐诗宋词随手拈来,成语典故运用恰当自如,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驰骋,学生一定会被你渊博的学识所折服,并由衷地对你产生敬佩之情。知识既能启迪人的智慧,也能征服人的心灵。作为拥有知识的主体教师,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就有着无形的感召力。所以,我在教学之余,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地充实自己。

情感是德育渗透的特殊载体,是感化人的心灵的特殊力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没有情感的参与就没真正意义的教育。教育者情感的投入,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情感,必须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断起伏变化,或怒、或喜、或恨、或悲,从而牵动着学生的思绪,于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高尚情感的熏陶。在政治课教学中,我在向学生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便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高中学生的教育更是如此。青年学生往往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认识不清,容易受到不健康思想的影响。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区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有选择地接受那些应该接受的东西,自觉地抵制那些不应该接受的东西。高中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适当运用童谣增强教学魅力 下一篇:探析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