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技能考证与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时间:2022-09-25 10:08:20

浅谈如何通过技能考证与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内容摘要: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轰轰烈烈,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成为培养基层技术人才的中流砥柱。但当前中职教育也普遍面临着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这已成为影响中职教育向更深、更精方向发展的重要阻力。技能考证和技能比赛已在中职学校普遍的推广,探求两者对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技能考证 技能比赛 学习积极性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一)缺乏奋斗理想和目标

理想和目标是引导人不断前进的航标和内在动力,没有了理想和目标往往令人缺乏斗志和前进的方向,陷入迷茫、彷徨的状态。中职学生由于大多基础差,成绩不好,再向高职发展的机会相对较少,毕业面临的就是找工作。加上他们年龄偏小,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对所学专业和将来就业的认识和预测眼光。使得中职学生将学习目的直接理解为获得毕业证。每科目的成绩能混及格便行,直接导致了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既不重视理论课的刨根问底,也不在意实践技能的提高,只要达到毕业要求的最低限能获得毕业证就满足了。学校方面由于生源的紧张和毕业率的达标,在学生的毕业考试上存在要求不严,甚至故意“放水”现象,这在客观上也为中职学生“混日子”的学习状态提供了滋生和繁衍的温床。

(二)专业知识教育枯燥乏味

中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面临的是就业,在课程设计上,各专业开设较多的专业课,这些专业课对于刚从初中过来的学生来讲,过于枯燥和单一,而且课时多而集中,排山倒海般压向学生,必然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授课方式上,中职教育发展的过快,硬件跟不上,大多重理论轻实践,艰涩难懂的专业理论课往往使学生混沌一片,教师说教式的讲课犹如念诵天书。人才工厂式的教育方式,使大多学生还来不及理解和消化本节课内容,下节课内容已匆匆而至,接受尚不能保证,实践更是无从谈起,众多的一知半解积累在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磨灭的消失殆尽。学生想听也听不懂,想学也学不明白,上课发呆、睡觉、玩手机、看网络小说等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坏习惯也就不约而至,愈演愈烈。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技能考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技能考证是近几年推出的一项新规定,它是对中职学生职业资格的一种考评,它与侧重要求修完规定学时的毕业证不同,更侧重对必备知识和劳动技能的认定,这也是中职学生未来就业的必备证件。技能考证的实施不仅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奋斗的目标,更给中职学生带来了一种学习危机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1、让学生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

毕业证书对中职学生的简单要求和获得毕业证的水到渠成,使中职学生普遍丧失了学习的目标,学习变得毫无动力和生气。职业资格证制度的实施打破了这种混乱状态,职业资格证首先是学生就业的凭证,它代表着持证人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劳动技能,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某些专业岗位对毕业证可以放低要求,但对资格证绝不做半点妥协和让步,这不仅是国家相关制度的要求,更是一种对企业、对社会负责的表现。用人单位开出的薪水水平也会随着职业资格证书级别的升高而升高,这就给中职学生树立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的目标,只有完成这个目标才能获得就业的机会,才能获得较高的薪水。有了这样的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明确目标,中职学生必然会在技能考证这一目标的刺激下,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压力

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远远大于毕业考试的深度和广度,它要求中职学生必须深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考试也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学校没有了“放水”的机会。这就给中职学生带来一个巨大的学习压力,再以混毕业证的学习状态去学习是不可能完成技能考证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未来就业中的重要性又使中职学生不能对其掉以轻心。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学生不得不将这种就业的压力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认真学好理论知识,更要努力尝试专业的实践,因为有些专业的技能考证不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统笔试考试,更有一定的实习期的要求,如会计专业,专业理论考试过后,必须在规定的实习期满后才能颁发资格证书。这种学习要求绝不是传统的简单的毕业考试能相比的,中职学生在这种压力下,不得不积极的投入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当中。

(二)、以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技能竞赛是对中职教育单调而枯燥的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是中职教育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积极探索。近年,中职学校积极开展各种项目技能竞赛活动,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以其趣味性和挑战性深得学生的喜欢,更因技能竞赛中对各专业教学内容的综合展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极大的激发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形式的挑战性

浓厚的兴趣和情感投入能点燃人们智慧的火花,技能竞赛是作为一项具有竞争性比武,与青少年学生求知欲足和好胜心强的年龄特点是非常相符的。学生为了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更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往往表现的比平时更刻苦、更努力。在这种挑战意识的激励下,中职学生的学习异常的积极与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特别是现在很多规模较大、评定权威的技能竞赛已经引起众多知名企业的关注,很多企业在引进人才时将在技能竞赛的获奖当作的重要参考依据,这种就业现实更导致中职学生积极学习,努力攻关,激发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好名次的主动性。

2、内容的综合性

中职教育专业课内容的单一是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缺乏的重要因素,这对于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的中职学生来讲,如同小鸟被束缚住翅膀。如何突破单一学科的困惑,突出专业课学习,兼顾跨学科综合学习的方式,已成为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技能竞赛以其竞赛内容的综合性开启了对这一途径的有效尝试。我们知道,技能竞赛的内容与形式相比传统的考试有极大的不同,它绝不局限在一张试卷上,而在专业技能指导下完成的设计作品的展示,可能是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后的设计书,也可能是一件具有实用价值的实物产品,无论是那种都不是凭掌握一门单独学科知识和技能就能完成的,都必须掌握多种学科知识,并融会贯通才能最终完成。这样的学习内容极大契合了学生求知欲强、好奇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随之增强。

三、技能考证与技能竞赛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技能考证和技能竞赛融入中职教学有力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更好的适应了用人单位的对人才的需要,在学生的“学”方面为中职教学的有效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技能考证和技能竞赛的推广对教师的“教”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技能考证还是技能竞赛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必然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表现在知识的深化上,更表现在知识构成的多元化上,督促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和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运用能力,以满足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后日益增长的学习要求。可见,无论是从学生角度还是教师的角度,技能考证和技能竞赛都促进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促使中职教学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2] 于栋.技能大赛对职教改革的促进作用.课外阅读.2012(6)

[3] 刘豫东.技能大赛在职业教学中的作用.才智.2009(33)

上一篇: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模块教学创新设计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