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汉滨水天际线

时间:2022-09-25 09:44:49

【摘 要】天际线是由各种地形地貌和地物构成的以天空为背景的轮廓线,是形成地区环境整体星相的重要要素。作为中部重要城市的武汉,城市形象方面要做到最好,而武汉有事水域众多的城市,因此滨水天际线成为武汉形象的重要一部分。城市天际线不仅仅是设计的成果,也源于城市内部在发展动力的长期作用,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体现。

【关键词】城市天际线;滨水;城市设计

一、研究背景

城市发展不仅仅是在经济实力上的,城市面貌也尤为重要。改革开放的国策是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中国的城市以巨大的活力和推动。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改造更新速度的加快一级城市规模的扩大,使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问题无法深入考虑,导致城市建设管理以及建筑设计的不够成熟,使得城市景观方面不尽如人意。

城市天际线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也在发展变化着。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增多,历史区域的更新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天际线。由于缺少理论的知道,加上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目的的控制,许多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收到破坏。观之于武汉,水域众多的武汉,渡轮,大桥也是众多,而乘坐交通工具渡江时,人们看到的便是江景,以及沿江两岸的景色,一个好的天际线设计,对于武汉城市形象有着非常好的影响。

我们国家是一个古老的国家,跨越的很长的时间线,城市数量也众多,有着各种不一的城市特征,在发展建设中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发展过快,或是因为不重视,导致天际线没有规划设计,或者说控制设计失效。

而主要原因如下:1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脱节、2房地产开发失控、3盲目的建设所谓城市形象地标建筑,而不考虑周边环境、4调控不足。

城市设计思想的引入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重要纽带,对城市中各个要素的组织,控制更加明确有效,使城市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更加完善。

天际线的影响要素包括建筑单体,建筑群体高度,地形特征,构筑物等。其中,建筑单体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形体与体量、建筑顶部设计和建筑肌理与色彩。建筑群体关系包括建筑高度分区、建筑形体组合。地形包括,山体、植被绿化。构筑物则包括桥梁、高塔、大型城市雕塑等。

然而如何才能确定一个天际线是否有美感,这就需要一个评价标准了:

1.视觉美感。城市天际线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因此视觉美感是评价天际线最重要的标准。变化与同意,对比与和谐:

(1)天际线有起伏,产生有韵律操的错落感

(2)建筑物的艰巨适当,与天空间的图底关系明确

(3)建筑群体有较明确的成词感,形体关系主次分明

2.突出的一向特征。好的城市天际线都以其独特的意向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意向性可以由多种方式活的,如标志性建筑物在高度或形体上的突出,自然景观的巧妙利用一级天际线独具特色的节奏和韵律等。

3.体现城市环境的特点。对城市天际线不能鼓励的进行研究,它是与所处城市环境紧密相连的。成功的城市天际线能够利用城市的环境特点,如地形、山脉、水体、绿化等,取得优美的形态。

二、研究意义

城市的景观对于城市有着多重意义,良好的城市景观不进使沃恩产生愉悦,还能够活跃城市生活。天际线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是书香的形态。武汉也面临着新区旧区的发展,如何协调控制,有效的控制天际线,对形成良好的城市有着很现实的意义。武汉作为中部重要城市,被长江贯穿,又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因此优美的滨水天际线尤为重要。

三、以武汉东湖,长江滨水面的天际线为例的一些分析与看法

一般来说,城市设计是就不同发展阶段的设计会和经济环境,为城市中的建筑物和空间制定设计方向的一项过程。我们在探索武汉的城市设计概念和原则时,首先要认清武汉的定位。还要了解影响武汉实际设计环境的三项主要要素,即地形,历史发展和大型城市设计项目。

1 城市定位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武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教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如今武汉努力构建中部地区支点城市,并致力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而努力。

2 地形地貌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散列东西向残丘,且市内湖泊塘堰众多。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市区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武汉东湖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随大的城中湖。加上沿湖陆地风景区,面积达八十余平方公里。东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素有九十九湾之说。

3 历史发展

历史悠久,经历过战争,有过租界。三镇发展形态各不相同,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有着不足。

长江沿岸的城市天际线,初看之下会觉得高低错落,有层次。但细细看之却会发现,天际线过于平缓,很多地方大致高度相近,这样看来便毫无层次感可言了,再者,一眼看去似乎并没有突出的建筑,这就出现的问题,一条天际线中找不到突出的重点,找不到重点的景观便不能称之为景观了。

武昌江滩外的居住建筑,这几栋建筑高度一致,无高差之分,每栋之间的空隙使得本就是平地的岸边更加没有美感。我认为,如果在居住建筑前设置一些低矮一些的建筑,这样便会形成高低之感,通知用低矮的建筑填补高层建筑中留下的空隙,这样会闲的天际线更加充实,但是由于地产开发商的利益原因,作为江景房,由房屋内看向江中的景色才是最重要的,但却忽视了整个建筑群对于沿江天际线的影响。

长江对岸虽然只能明显的看到几栋建筑,但由于建筑的高度与江岸的对比,建筑成了天际线的最高点,本身的高低错落也丰富了这一条天际线,不能说很好,但是这条天际线也可以算作不错了。

接下来再看看东湖风景区的天际线设置,东湖风景区地形山势起伏,同时还有这丰富的水岸变化,这对天际线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东湖风景区的天际线会有所变化,沿岸建筑影藏与山丘地形之后与山地起伏形成对比或是此起彼伏,或是同消同涨。山势起伏明显建筑点缀与山坳之中,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留出山势高的地方,同时用建筑的高度丰富山势低的地方,将建筑与山互溶,形成一体。

四、对武汉滨水天际线的设置的一些建议

1.保留和加强特定地方特色,在适当情况下可考虑限制建筑物的高度,要求建筑物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保留树木。如在两片高层中留下低层建筑,并用屋顶花园的形式增加绿化。

2.利用地形的配合讲建筑背山面水,建筑由水面向山地,依次由底到高,从分利用地形,同时有着丰富的天际线。

3.丰富建筑高度差异,无论低矮建筑还是高层建筑,都应该有所变化。

4.不要使得建筑群形成犹如墙壁一般的同高度,在适当的情况下,应该使建筑高度分级,低矮建筑临江临湖,高层建筑退后。

以上便是一些对于武汉滨水城市天际线可能有用的一些看法,从武汉总体规划大纲中可以看出,虽然,大纲中提出众多的规划方法,规划目标,但是对于整个城市的天际线确实没有提及,作为一个中部的重点发展城市,这方面是不可少的,这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形象,一个好的形象是大城市多必备的。我们需要关注天际线形成的构筑元素,使他们符合美学规律,对于不足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汤振宁.城市河道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07

[2]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02

上一篇:重新定义新兴市场 下一篇:保利:回归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