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则

时间:2022-09-25 09:01:48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塞尚:普罗旺斯的紫蓝色符号

口陈家萍

塞尚1839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精明能干的父亲由帽子匠起家,一跃成为银行家。母亲是敏感的妇人,有着世俗的伶俐,将热情大半给了眩晕在色块、立体中,长着宽大额头乖鹰钩鼻子的矮胖儿子塞尚。

中学毕业时,塞尚得到美术学校的素描二等奖。母亲快乐得尖叫,父亲失声惊呼:“孩子,孩子,想想将来,天才是要饿死的!”在父亲焦灼的念叨声中,塞尚勉强在埃克斯大学法科听了两年课。

1861年4月,洞察儿子内心躁动的母亲说服丈夫放塞尚到巴黎去寻觅艺术之路.

他狂爱的颜色在闹别扭,初期作品不能夸人满意。情知“滥用颜色”却又舍不得向时人低头,使他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作品落选官方沙龙。人们批评他:好像把一支装满各种颜色的手枪向着画布狂扫。至少在他本人看来,这是丢脸的事:如何向父亲交代呢?

父亲以精明商人的笃定拥抱着金不换的“回头浪子”,儿子的碰壁似在他的预料之中,父亲一把将儿子搡进银行。但兴冲冲来检查儿子的工作进程时,他惊愕地张大了嘴巴:账簿上、墙壁上涂满了速写或素描,他不费力地找到了自己的画像,还有塞尚的自画像――一对面容酷似而内心迥然的父子。父亲绝望了。

1862年11月,塞尚再次回到巴黎。他欣赏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此时的画颇为浪漫,他自嘲地称为“杂烩”。笔下的画和周围的人,都不像大自然那般赏心悦目。他结交画友,并以频繁的迁居方式而自动斩断交情。他能听到色块和立体尖叫的声音,苦于抓不住,这使他抵抗既定的画理及前人或时人的画风。

30岁时,他遇到了马利奥尔丹摔・菲格,她以极大的耐心面对他的孩子气的反复无常。她是一家装订工厂的女工,业余为塞尚做模特,赚外快贴补家用。她的温柔使在模特处多次碰壁的塞尚感动不已,两人同居。

她未必符合他意念中的贵族少女形象:金色头发,栗色肌肤,面容姣好,诱人的明亮眼睛,纤细的手脚,薄纱裙子,姿态优雅。但,却是困窘中的他所能抓住的最切身的温情。

消息传到家乡,父亲震怒,以断绝生活费相胁。

此后,她操持家务,精心照料他的起居,且将模特角色持续下去。他留下来的作品中,以她为模特的有25件。《红沙发上的塞尚夫人》中,她还是少女的容颜。红色沙发和身上的蓝绿色调相冲,就像他乱糟糟的画室,就像他在艺术上的横冲直撞。后来的画,她便是辛苦的小妇人。在做家务的空隙给他当模特,在暗淡的旧绒沙发上低头缝衣服,紧束的发髻,紧绷绷的生活,她咬牙撑着做一个不被家庭接纳的穷艺术家的太太。孩子和债务同时来了,而成功犹遥不可及,一时一刻都放松不下来啊。

卖画让他觉得有辱自尊,也让从不识人间愁滋味的他感到委屈,连话都说不连贯了。

真正让他日子充裕的还是父亲创下的家底。1886年父亲过世,留给他两亿法郎的遗产,使他一跃成为法国的大富翁,甚至欧洲最有钱的画家,塞尚的内心一定很复杂。

或许,正是妻子脸上的疲惫才让他决定接受这笔遗产的。

一生不离不弃,且让妻子永远定格在画史上:他的婚姻观和画理同样坚实。

塞尚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他追求形式观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因他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

塞尚和薰衣草一样,是一个紫蓝色符号,是普罗旺斯的骄傲。

(选自《西安晚报》2010年11月14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自幼酷爱绘画的塞尚,在中学时代便显露出艺术天赋。由于父亲的强烈反对,他被迫在埃克斯大学学习了两年的法律。

B.在母亲的支持下,塞尚于1861年第一次到巴黎,开始寻觅艺术之路,但由于自己对绘画的错误理解而“滥用颜色”,最终遭到别人的批评。

C.1862年塞尚再次来到巴黎,此时他的画“颇为浪漫”,但他对既定画理及当时画风的抵抗,致使他的作品仍未被世人理解,他的性格也由此变得反复无常。

D.从以马利奥尔丹摔-菲格为模特的25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塞尚夫人的容貌的变化,也反映了塞尚穷困潦倒的一生。

E.塞尚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最终导致了西方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他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

2.文末说“塞尚和薰衣草一样.是一个紫蓝色符号”。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塞尚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结合文本,分析塞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艺术的画家们尊称塞尚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有人却说塞尚是一个孤独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凯利夫人的妖怪

[美国]乔恩・富兰克林

冬天,一个寒冷的早晨,脑外科专家达克尔医生天没亮就起床了。妻子只给他端上华夫饼干,没有咖啡――咖啡会使他手发抖。

57年来,妖怪一直躲藏在凯利夫人的头颅里。凯利夫人出生时,后脑一处畸形血管缠结形成一个结,由于逐渐发展,开始在头颅内压迫健康脑组织。从此,剧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她开始把它叫作“妖怪”。“这种情形决不能继续下去了,”今天她胆战心惊,却横下一条心,“我再也不愿这样活下去了。”凯利夫人决定做这个手术。

7时15分。11号手术室。技师在检查脑外科手术显微镜,护士摆好绷带和手术器械。凯利夫人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达克尔医生走进手术室,在夹着X光片的读片器前停住,这些片子早已深印脑海,但他现在仍然又把目光久久地停留在片子上两个脆弱的主动脉瘤上。“我们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他说,确信夹钳的三个夹子已将凯利夫人的头颅牢牢地固定。

心脏“怦,怦,怦”跳着,每分钟70次,很稳定。

现在时间是上午8时25分。

今天达克尔医生预备切除那两个对凯利夫人生命构成直接威胁的动脉瘤。以后,他将再直接对付妖怪。这是个极担风险的手术,注定要把达克尔医生推向神经外科的是非之地。好几个专家说他根本不该做这个手术,说这只会让凯利夫人死亡。不过,达克尔医生说:“病人手术中死亡的可能性占三分之一。我曾在心里反复考虑,并和其他专家斟酌商量。我也替病人想过。在手术会怎么样和不手术会怎么样之间权衡利弊,我相信应当做这个手术。”

达克尔医生切开凯利夫人的头皮,露出肉白色的骨头。半英寸长的钻头震颤声在手术室里嗡嗡作响,淹没了心肌监测器的怦怦声。当达克尔医生将2X4英寸大小的三角颅骨递给手术助理护士时,时针指向9时20分。

心脏跳动有力。1分钟70次,1分钟70次。

达克尔医生把脸贴到显微镜上,小巧球头的探针1毫米1毫米地往前移动。达克尔医生小心翼翼。

现在是10时58分。

自从上午8时25分在病人右眼上方开颅以来,医生已成功地找到并切除了两个致命动脉肿瘤中的一个。动脉瘤如果破裂就意味着死亡。它的出现是因为妖怪――后脑动脉和静脉发生大块畸形。达克尔医生最终希望切除或堵塞那块畸形,但今天的目标只限于切掉它上面的两个肿瘤。

现在正在寻找第2个肿瘤,达克尔医生决定继续向前。小心,再小心。每深入1毫米都充满危险。手术越来越难,出血也越来越多。达克尔医生精疲力竭。“真是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医生哺咕着。

他身后的心脏监视器“怦,怦,怦,怦”响着。每分钟70次,很稳定。

时钟指在上午11时5分。

选克尔医生脸贴在外科显微镜上.垒神贯注地开辟凯利夫人脑中通路。监视器灯光闪烁,示波器上波形频频跳动,数据不断变化,扬声器传来心跳声。手术更慢了。达克尔医生一直在向脑子中心进发,有筷子那么长的一段仪器伸进去了。

心跳在继续,怦,怦,怦,每分钟70次。

选克尔医生继续往深处推进,轻轻地,轻轻地。他日不转睛地盯着静脉血管,突然露出惊讶而又懊丧的表情。坏了,上x光片的当了!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妖怪。小探针小心翼翼地想绕过它。

怦.怦.怦……怦……怦……怦……怦……

“心跳减慢。”麻醉师警告。

像手指头碰到火焰一样,探针缩了回去。

……怦……怦……怦,怦,怦。

“恢复正常。”麻醉师说。

达克尔医生换了一个方向,试图绕过妖怪。

怦,怦,怦,怦……怦……

时针指向12时29分。

医生不无抱怨:“我们已经碰到它了,我们知道它的位置。但是怎么也夹不住它。我们离它这么近,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就是够不到它呢?我们试了有10次。”

又一次接近。

怦,怦,怦,怦……怦……怦……

又一次尝试。

时间已是l3时6分。

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怦……怦……怦……

麻醉师警觉着仪表上的数字:“糟糕!”

达克尔医生从显微镜前移开身子,整整有一分钟他缄默无语。终于,他说:“医学上有句格言:如果无能为力,听其自然吧。”言词之间流露出失败、沮丧的情绪。达克尔医生又来到X光片面前,瞅着后面那个瘤,即第2个瘤,也就是使他失败的那个瘤。他细细看着X光片,想找出以前没有看出的妖怪伸出的触须。他还是没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监视器响着。怦,怦,怦,1分钟70次。现在稳定了。

医生们将颅骨装回原处,缝合刀口。一切匆匆结束。

座钟指向13点43分,一切都结束了:凯利夫人死亡,妖怪胜利了。

(选自《巴尔的摩太阳晚报》1978年12月12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新闻特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做第二个动脉瘤切除的过程中,达克尔医生试了差不多10次,随着麻醉师的警告,他终于在失败、沮丧的情绪支配下决定结束手术,“听其自然”了。

B.早餐没有咖啡,不是因为它会影响达克尔医生的健康,而是因为它会影响作为脑外科专家达克尔医生在手术时手的动作精度,由此可见达克尔医生敬业、自律之严。

C.达克尔医生很快很容易地切除了患者两个致命的脑动脉瘤中的一个,但接下来医生却遇到了难以预料的困难,虽花费了很长时间,耗费了极大的精力,却还是失败了。

D.达克尔医生流露出失败.沮丧的情绪主要是他没有能看出“妖怪”的蛛丝马迹,没有能预料到会和它不期而遇。本文以此暗示他的医术还不够高超,以致手术失败。

E.达克尔医生知道病人术中死亡的可能性,但站在病人和医学的立场上决定做这场风险很高的手术,显示出敢于担当的个性,让读者对这位“失败者”有了新的认识。

2.这篇新闻特写中基本的新闻事实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特写有两个细节描写:一个是手术中时间的推移,一个是凯利夫人“怦、怦”的心跳变化。请从新闻特写写作的角度,谈谈这样写的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疾病战胜了病人和医生,凯利夫人死亡,手术终以失败结束,达克尔医生非常沮丧。这跟人们的期待相差极大。你觉得病人和医生的努力值得吗?类似手术不做是否更合适些?请站在病人或医生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试论信用管理在应收账款管理的应用 下一篇:论《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人权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