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有望进一步透明

时间:2022-09-25 07:33:25

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有望进一步透明

《意见稿》的出台对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提出更具体细化的要求,凸显出将理财产品全流程信息披露真正落到实处的意图,有助于未来理财业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持续提高,也更有助于普通投资者选择和比较理财产品。

2014年12月1日,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对部分商业银行下发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是对自2005年以来的包括银行理财“根本大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在内的12个监督法规的重新整理和更新。通过《意见稿》最终形成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将替代此前的12个监管法规,成为指导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基础性法规。

《意见稿》出台的核心目的在于“更好地化解银行理财业务的潜在风险,推动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质,实现理财业务的规范、健康发展。”在运营管理的相关条款对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提出更具体细化的要求,第四章第六节中专门对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运行和到期三个阶段的信息披露做出了规范,这不仅是对分散在此前颁布的法规中有关信息披露要求的归纳汇总,更是对相关披露要素、流程的落实与细化。由于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产品发行 《意见稿》第八十七条规定,商业银行需要在银监会指定媒体和官方网站至少披露理财产品说明书、协议书、风险揭示书和客户权益须知,发售、募集和成立的相关公告,这无疑是对理财产品发行信息披露透明度和完备性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根据普益财富2014年第三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统计,当季纳入统计的商业银行中只有40%左右披露了理财产品说明书,且部分银行存在仅对部分产品进行披露的情况。而在规模方面,统计期间内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有接近60%公布了募集规模,而且很少有银行披露实际募集规模。

产品到期 《意见稿》第九十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产品终止后5日内披露理财产品到期公告,到期公告中至少应该包括产品存续期限、终止日期、收益分配情况和费用情况等信息。此前监管对于产品到期信息披露除了上述91号文的要求外,没有更加详细的规定。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2014年第三季度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占整体到期产品的比例约为65%,有56家(占比约为30%)银行没有对其统计期内到期的理财产品任何到期公告。

产品运行 《意见稿》第八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在每季度结束之日起15日内,每年结束之日起90日内编制理财产品季度和年度报告,对于存续期在90天(含)内的产品,应该在存续期内至少编制一次理财产品的运作报告。该项规定也是对91号文相关条款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并且有望从根本上改变当期商业银行部注重理财产品运行报告而导致运行信息披露质量偏低的现状。根据普益财富2014年第三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统计,有116家银行没有对其统计期间内运行的理财产品发行过任何运行公告,占比超过60%。

整体来看,《意见稿》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要素进行了比此前相关监管内容更加明确和细化的要求,凸显出将理财产品全流程信息披露真正落到实处的意图,有助于未来理财业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持续提高,也更有助于普通投资者选择和比较理财产品。

上一篇:私募基金春来到 下一篇:沪港通之于银行 是机遇还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