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妙借古诗文提高作文水平

时间:2022-09-25 05:40:2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妙借古诗文提高作文水平

(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 鄢陵 461200)

【摘 要】提高作文写作的水平,让文章文采飞扬的方法有多种:运用叠音词可以增强语意,表现节奏之美;多用整句可以构成匀称和谐之美;引用名言警句,可以获得理性思辩之美;综合运用整句和散句,可以形成整齐错综之美;巧用文言词语,可以菅造庄重、典雅之美;充分使用修辞格,则可以使语言发出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巧用古诗词

作文语言尤其要写出文化味。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1. 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辩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2. 化用古诗文名句出彩 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比如下面这些语段: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乐观》片段: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面对选择》

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才能渲染香炉峰间的日照紫烟。 ――《美丽一次》片段

是的,摒除了浮华,去掉了雕饰,我们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着迷人的清香。

――《简单》片段

这些文字没有直接引用刘禹锡等的诗句,而是将他们诗句中的意象搬用过来作为自己作文语言中的一个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对诗句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描写。这样的语段让我们联想起诗句的意境,带领我们进入似曾相似的诗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创作者的心声。

3. 仿用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种方法就是根据诗词的形式,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再写一句(首)形式一样的诗词,以达到表达自己情意的目的。比如一篇以“家”为话题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夜来幽梦忽还乡,水汪汪,捕鱼忙。四寂无声,惟有馨风凉。料得年年思家时,明月夜,芦苇浜。

作文很好地仿用了苏轼《江城子》的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的《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回忆往日的美好时光,看看这凄凉的短松岗,唯有自己“形影相吊”,怎不叫人思绪万千,愁肠寸断!而对“家”的思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家乡乡亲忙碌的身影,热闹的劳动场面,相对于自己身边的“四寂无声”,唯有无限的思念了!

实际上,以上三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几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

4. 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 古人写诗作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诗或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白居易的《琵琶行》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与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衬,其行文结构与情感抒发融合无间,曲尽长篇歌行体诗歌之妙。《琵琶行之父母有情》这篇作文妙就妙在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上一篇:论机器人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价值 下一篇:浅谈乐学高效课堂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