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交通如何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

时间:2022-09-25 01:21:26

论道路交通如何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

摘要:论文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目标出发,分析了道路交通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构建城市发展和管理体系、公路建设和管理体系、车辆发展和管理的政策与法规体系、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等应对措施。诣在推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道路交通;问题;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9-0029-02

道路交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在推动和建设经济社会中起着先行者的作用。同时,它给人类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开展道路交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20%以上的大国,又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顺利实现,不仅是我国自身发展必须选择的模式,而且将是对整个人类的巨大贡献。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道路交通既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又为目标的实现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综观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似乎还缺少一些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观念,缺少对人、车、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全面规划。

一、道路交通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道路交通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

据统计,全球现有8亿多辆机动车,这些车辆90%以上的以燃油为源料,按每辆车年平均1吨油料计算,全球每年要消耗约8亿吨石油,约占年开采石油量的3/4。当今石油价格的升降,已成为国际汇率和物价升降的晴雨表。同时,汽油在燃烧的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一方面直接侵害着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在破坏着大气臭氧层,也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更可怕的是,全球每年机动车数量仍呈15%以上的速度递增。在中国,每年要新增约500万辆汽车,1000多万辆摩托车。长期如此,有限的石油贮藏资源必将面临枯绝,石油燃烧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将更是不可估量。

2,道路的不断延伸,毁损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道路是车辆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衣、食、住、行”,行必须有路,而且现代人对路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现有能够通行汽车的道路2600多万公里,其中有30多万公里的高速公路。这些道路的修建,究竟占用了多少土地资源,我们暂且不去计算,就按现在全球每年要新增近50万公里的道路计算,要占用约50万亩的农田和近200万亩森林和草原。2003年中国新修和扩建道路10.3万公里,占用耕地面积8.6万亩,占用其它土地资源近30万亩,由此而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有限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森林和草原的植被受损,既动摇了粮食生产的基础,又破坏了植物对净化环境的条件。

3,交通事故不断增多,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自汽车问世以来,已有3000多万人死于滚滚的车轮之下,有近15亿人不同程度的受伤致残,每年有3%的财富被交通事故吞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因交通事故每年要死亡50万人以上,250万人受伤,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的情况更为严重,不足全球十分之一的汽车,却死伤^数超过了全球的五分之一。近三年来,每年死亡人数在10万人左右,受伤人数超过50万人。一方面给数十万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害,另2r面毁损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给社会也增加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有人把交通事故比作只有油烟,没有硝烟的战争,毫无过激之处。

同时,由于大城市的不断扩张,交通吸引点过于集中,城市车辆的无休止发展等原因,导致相当一部分大中城市交通堵塞严重。据统计,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在交通高峰时段主干道机动车车速下降,出现拥堵: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经常发生交通堵塞,真正“到了开车没有走路,快的境地”。同时,停车泊位也处处告急。北京市机动车总量已接近300万辆,而城区的停车泊位只有近50万个。由于车辆的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的行车速度减慢、增加了运输成本,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也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既消耗了有形的物质财富,也消耗了宝贵的时间财富。

二、道路交通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构建城市发展和管理体系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发达国家人口的城市化已达到80%以上,中国还不足50%,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单就道路交通方面就必须制定和颁布以下政策和法规。

一是制定特大城市交通发展和管理规划,限制特大城市区域面积的无休止扩张,减少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当前城市交通拥堵,行车速度减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区域过大,交通吸引点过于集中,不利于分散作业。因此,必须在做好城市规划的同时,做好交通管理规划,并将规划纳入法律规范严格执行。

二是认真规划和建设卫星城市。卫星城市具有区域范围不大,公共设施投入小,公众出行便利,环境容易治理等优点,是发达国家已经施行正在施行的城市化范例。中国具有人口多的最大特点,采用相对分散的生活区域,合理布局多中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可以减少诸多矛盾,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三是引导和鼓励建设小城镇。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向城市化过渡中,不可能将人口集中到大中城市。所以,必须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让广大农民既享受城市文明的待遇,又能饱食田野风光。然而,这些都需要系统的政策和法律作为支撑才能得以实现。

2,构建公路建设和管理体系

公路是交通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家已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通乡、通村、通户公路。可以相信,通过10年、20年的努力,交通条件一定具有带根本性的改观。但是,必须克服片面的发展观,坚持利学的发展观,立足于科学,谋求发展的高效率和低成本。要有战略眼光,公路建设一方面不要环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正确处理交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具体来讲,首先是要完善公路用地的法律规范,主要是要制定严格的公路用地政策法规。以切实保护耕地的合理利用:其次是要制定公路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3,构建车辆发展和管理的政策与法规体系

在道路交通中,车辆是基本的工具要素,这个要素的结构和管理是否合理,既直接影响交通的服务水平及效率,也危及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制定系统的车辆发展及管理的法律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1)控制燃油车辆,发展燃气及其它原料车辆。当今社会,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现代科

技集汽车为一体,其安全、舒适、快捷等综合指标已达到一定高度,天然气、液化气、太阳能、电能等其它新型燃料的车辆不断问世,在汽车这个大家庭中远远不只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动力。必须制定鼓励发展环保汽车的政策,采取法律手段限制燃油汽车的生产规模。

(2)发展公共交通,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车流量。国外许多国际大都市公共交通在型糊市的出行结构中已占有65%以上,而我国的许多大城市在交通出行结构中公交车出行平均只占10%左右,可见发展公共交通还有很大的市场。然而,公交优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需要政府制定向公共交通倾斜的政策,尤其是发展初期要给予一定的政府补贴:二是在公共交通的通行上要给予专门的通行空间,即公交专用道:三是有计划地或者采用经济的手段限制私人交通在城市中心区运行的时间和范围,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当然,“公交优先”并不排斥小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要加以控制的)自行车及其它交通方式的合理使用。相反,只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确定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才有可能腾出更多的道路资源。保障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正常使用,确保趟璐交通秩序良好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强化车辆技术检验,取缔不达标车辆。2004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登记规定》明确了达到报废条件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报废的大型客车、货车及其它营运车辆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尤其是要加大对机动车辆检验的力度,提高机动车辆检验率,减少因机动车技术标准不达标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不安全的隐患。

(四)构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道路梵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面广、量大、时间长的任务,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要求,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行业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真落实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任务,全面提高全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其体说来:一是要有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组织机构:二是要有专门的经费:三是要有相关的责任制度;四是要有可操作力法和措施;五是要有检验评价的标准。只有这样,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道路交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其结构和使用是否合理,既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对环境的破坏或保护程度。因此,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充分应用自然法则,依赖社会科学和社会技术,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和管理的诸方面措施,把道路交通纳入环境整体中去研究,加深认识,才能最有效地综合利用、保扩和管理环境,最终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浅析高职英语的分层次教学 下一篇:试行救助服务的政府购买 推进救助管理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