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

时间:2022-09-25 12:19:49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

摘要: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的人才,是目前教育提出的要求。本论文探讨了从创新意识、创新想象、创新思维、创新态度和创新品质几方面,开展创新教育的数学活动。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想象;创新思维

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坚持自主创新的正确方向,加强自主创新的课堂环境,实施创新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创新的人才,是目前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浅谈笔者的几点见解。

一、认识创新教育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创造性人才即是具有较好的创造力的人才。我们要克服对创新教育的偏差认识,不要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小发明、小制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索问题,给他们一种创新的环境。但是,创新发现要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我们提高自己创新观念的认识,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然而,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思考问题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是其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可以具备的。在课堂教学探索中,教师用尊重、平等的情感真心去感染学生,概念让学生抽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去得,错误让学生去分析,小结让学生去归纳,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敢于提出质疑,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进行科学的思维和积极的创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例1,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时,开课前先让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张来,然后引导大家构造出圆柱,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学生: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异口同声地说是的长方形。从而让学生从长方形已知面积的指导过程去思考圆柱侧面积求法,显然可知,S圆柱侧面积=2πrh,r为圆柱半径、h为圆柱的高,π≈3.14。

在这里运用实验法、观察法、发现法、抽象和概括法,引导学生动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想象,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上一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质疑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例谈在语文教学中巧设疑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