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FU抛光系统对前牙纳米树脂美容修复结果的影响

时间:2022-09-24 09:00:51

SHOFU抛光系统对前牙纳米树脂美容修复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SHOFU抛光技术对前牙纳米树脂美容修复结果的影响。方法 Ivoclar纳米树脂修复前牙龋损或缺损,实验组用松风抛光系统,对照组仅简单修型抛光,1年后评价修复成功率。结果 1年评价显示,实验组经用松风抛光系统抛光后的远期美容修复的成功率为94.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9.6%。结论 纳米树脂修复后,配合使用SHOFU抛光系统能更好的提高修复体表面滑泽度并能较长期保持。

关键词:SHOFU抛光系统;纳米树脂;前牙美容修复

Effect of SHOFU Polishing System on the Results of Anterior Teeth Nano Resin Repair

ZHU Yao-yao,DU Yue-ying

(Yangpu District Shidong Hospital,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 the esthetic estoration effects on anterior teeth with nano resin by using SHOFU polishing system.Methods The anterior teeth were choosed to be restored with Ivoclar nano resin,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SHOFU polishing system,which compared the restoration successs rate with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easy polishing system during the same one year.Results The one year comparison reveals that the success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is 94.8%,which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79.6%.Conclusion Using SHOFU polishing system after nano resin repair could better improve smoothness and glossiness ofrestoration,and maintain longer.

Key words:SHOFU polishing system;Nano resin;Anterior teech restoration

前牙缺损大多是龋或者外伤性因素造成的,纳米复合树脂作为一种美观粘结材料,因其色泽相似性好、能快速成型等特点已逐步成为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理想选择[1],但是因为解剖形态及位置的特殊关系,粘结在前牙的纳米树脂材料容易因为细菌粘附量增加形成继发龋以及受力不均等原因脱落,而抛光系统有使修复体表面光洁,减少细菌粘附的作用,因此把纳米树脂修复和抛光系统相结合起来使用所起的效果,可作为临床探讨的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2013年我院口腔门诊上前牙龋损或外伤性缺损患者105例120颗患牙,男40例,女65例。年龄23~61岁,平均(40.2±2.6)岁。选择标准:①上前牙龋损或缺损;②患者知情同意,能配合治疗。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将患牙分成两组,每组各60颗,两组患者治疗前都给予同样的口腔卫生和刷牙方式等影响前牙美容修复的指导与评价。实验组采用日本松风抛光条以及抛光系统精细抛光;对照组仅做修形抛光。1年后回访98例112颗患牙,实验组组58颗,对照组56颗,回访率为93.3%。

1.2材料

1.2.1实验组材料 Ivoclar Tetric N-Ceram树脂系列,Ivoclar Tetric N-Bond粘结剂,Gluma Etch酸蚀剂,Densply Dycal Dentin垫底材料,光固化机(Densply),SHOFU Super-Snap polystrips(松风抛光条),SHOFU Composite Polshing kit抛光系统。

1.2.2对照组材料 Ivoclar Tetric N-Ceram树脂系列,Ivoclar Tetric N-Bond粘结剂,Gluma Etch酸蚀剂,Densply Dycal Dentin垫底材料,光固化机(Densply)。

1.3临床操作 龋坏病例:去除腐质,常规制备洞型和清洁窝洞;牙体损病例:常规制备洞型和清洁窝洞。牙体预备要制备短斜面,一般宽2mm,且唇侧斜面宽于舌侧,并适当扩展斜面范围,与牙面呈45°角,可减少边缘微渗漏,增加固位粘结力并且使树脂与牙面自然移行,达到自然美观效果。缺损较深的病例要根据情况采用垫底。用酸蚀剂酸蚀20s后,流动水流冲洗20s,用无油空气吹干,牙表面呈白垩色后涂布粘结剂,光照10s,树脂分层充填,各光照20s。两组均使用塑料条分隔以及调整咬合关系,进行修型抛光,充填体的边缘线与窝洞的边缘线尽量保持一致,实验组再给予松风抛光条及抛光系统由粗至细进行精细抛光。所有病例均由同一医师操作完成。

1.4疗效评定 主要参考改良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的评价系统(USPHS)[2,3],从修复体的边缘密合,修复体的松动脱落,着色,继发龋,牙髓炎,X影像(有无悬突),牙龈健康状况七个方面来评价修复体成功与否。

1.5疗效标准[4] ①成功:复查时患者无自觉症状,修复体完整边缘密合,无松动,表面光滑,修复体与牙体之间无色差或者无着色,无继发龋,无牙龈炎症状;②失败:复查时患者出现牙髓炎症状,修复体松动或者脱落,牙体有着色,有继发龋,出现牙龈炎。出现上述任何一项症状即告修复失败。

2 结果

1年后因通讯、患者依从性等因素失访7例8颗患牙,实验组2颗,对照组6颗,失访率为6.7%,回访98例112颗患牙,实验组58颗,对照组56颗,回访率为93.3%。

2.1两组口腔卫生状况比较,见表1,P为0.671,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能保持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和良好的口腔卫生,在口腔卫生状况上具有可比性。

2.2两组1年复查时,实验组58颗患牙中有2颗出现继发龋,1颗出现牙龈炎症状,成功率为94.8%;对照组54颗患牙中有3出现修复体脱落,5颗出现继发龋,2颗出现牙髓炎,1颗出现牙龈炎症状,成功率为79.6%,两者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经χ2检验,P为0.021,P

3 讨论与总结

修整抛光系统是影响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决定性因素。树脂修复后,表面粗糙度与细菌粘附量呈正相关[5]。树脂固化后,用各种车针修整获得最初的解剖外形,同时留下粗糙的表面,如果没有及时去除余留填料以及选用精细抛光系统进行抛光,表面不整为修复体边缘细菌粘附创造条件,假以时日细菌量增加,容易形成继发龋以及造成修复体的变色脱落。修型抛光器械的研磨颗粒必须要比树脂填料的硬度大,才能有效的去除硬度较高的突出于树脂表面的余留填料,如果不能将这些余留的填料颗粒抛光磨平就会在咀嚼过程中不断受力,就会发生折断脱落而形成空穴[6],成为修复体脱落的原因。

因此正确选用抛光系统对于前牙纳米树脂美容修复成功率的影响是显著的,我们在临床中选用SHOFU Super-Snap polystrips(松风抛光条),以及SHOFU抛光系统打磨抛光,SHOFU Composite Polshing kit[7]是由4个修型抛光头,6个普通抛光头以及2个精细抛光头组成,很好的满足了对修复体尤其是邻面接触点修形抛光以及精细抛光,使修复体表面达到高度光洁,提高修复体长期保持的时间。

修复体与邻牙必须要有良好的隔离,可使用聚酯薄膜隔离片或塑料成型片分隔,为日后牙体清洁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免与邻牙连为一体,否则当咬合方向不一致、受力不均或牙齿向不同方向生理性移位时,容易发生裂隙或者折裂导致修复体的脱落。

虽然复合树脂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不需要特别扩展洞形,但对于薄弱的无基釉应尽量去除,以增加修复体的支抗性、防止继发龋形成。为取得满意的美观及持久的修复效果,尽量恢复牙齿的生理解剖形状,如恢复边缘嵴、唇面凸度、近远中缘、切角、外展隙等,使修复体外形逼真自然。要注重牙体美学的对称、均衡、协调原则,与对侧同名牙或邻牙外形、色泽尽量一致。

充填时一定要分层充填,每2mm厚度的树脂光固化一次,充填时要密合,不能留有空隙或者气泡,同时避免形成悬突,以防牙龈炎以及继发龋的形成。

因为多种因素的限制,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不能统计两组1年后修复体表面粗糙值、无法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结构和修复体以及边缘的细菌数、边缘密合度的数值等[8-9],还有改进和值得探索的空间。

综上所述,严格按照规程运用纳米树脂美容修复前牙后,配合使用SHOFU抛光系统抛光修复体边缘能获得良好的抛光效果,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证明了使用抛光系统,特别是SHOFU抛光系统在树脂修复中的重要性,应该在临床操作中得到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段昌华,唐开红.Z350纳米复合树脂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3):369-371.

[2]葛久禹.朱冰生,王小沁.等.爱克丝(Esthet.X)微基质填料光固化复合树脂的临床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03,19(4):290-293.

[3]Gemalmaz D,Ergin S.Clinical evaluation of all ceramic crowns[J].J Prosthet Dent,2002,87(2):189-196.

[4]郝晓星,朱松,刘红.3种抛光方法对6种复合树脂的抛光效果比较[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2):262-264.

[5]KrejciI.Lutz F,Boretti R.Resin composite polishing-Filling the gap[J].Quintessence Int,1999,30(7):490-495。

[6]李伟力,刘鼎新.光固化复合树脂表面抛光的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5):416-417.

[7]Sirin Karaarslan E,Bulbul M,Yildiz E,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polishing methods on color stability of resin composites after accelerated aging[J].Dent Mater J,2013,32(1):58-67。

[8]蒋红,吕达,刘开蕾,等.纳米树脂与几种微混合填料树脂固化后的抛光性能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5):727-730.

[9]陈祖保,相长勤,程洋,等.复合树脂ceram-X在前牙邻面龋美容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9):1290.编辑/周芸霏

上一篇:超声检查在诊断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中的应... 下一篇:实际案例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影像教学中的应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