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现状特点及原则

时间:2022-09-24 08:03:36

浅谈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现状特点及原则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

一、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1、国外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国际上对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十分严格的,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承包商的质量自检与质量保证。国外对于质量检查的统―看法是,要保证工程或产品质量,靠外部检查只是一个方面的措施,但更重要的还是依靠企业内部的质量自检与质量保证,企业的自检体系一般较健全,要求较严格。

业主进行的质量监督检查,主要按FIDIC合同条件中的规定进行。业主代表或业主指定的设计工程师或业主授权的其他机构及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政府的监督检查。一些国家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在特定的时间内需要对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其检查的时间为开工、基础完工、承重结构和高耸构筑物完工后以及项目竣工后;检查的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规划正确选址,而且符合现行法规中关于公共安全和健康的有关规定。

2、我国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我国目前的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形成的,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组织体系上,实行了政府监督、第三方认证、企业自控的体制,并建立了相应的省、地市、县级管理机构。二是在管理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了以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法规和规章。三是推行了建设监理制。以上控制体制的运行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制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整体水平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工程建设体制仍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导致许多工程的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站来自同一系统,隶属于共同的主管部门,这种控制格局基本上是一种内部的监督体系,很难实行严格的、公正的监督,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二是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和对法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建设领域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不能有效地得到遏制,结果往往保护了落后,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三是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立的工程质量监督站由于其编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及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的形式、内容、方法、手段都难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工程规模大、标准高、分布散、专业性强、隐蔽工程项目多和相对勘察、设计、施工队伍素质差,不利于工程质量责任制的落实。四是现行的市场准入制度,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和严谨的规范操作,因而虚假的有资格无能力或高资格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比较普遍,从而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二、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更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影响因素众多。影响因素众多。建筑产品的结果往往是唯一的,而且呈整体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多想因素都可以对其进行干扰甚至严重影响,如施工设计,材料质地,材料配比,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气象,水文,管理措施,建设周期和资金实力等。

2、容易产生质量变异。由于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很容易产生质量变异。例如:材料性能微小的差异、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操作微小的变化、环境微小的波动等,均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为此,在施工中要严防出现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要把质量变异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

3、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或重新更换零件;即使发现质量有问题,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

4、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项目的施工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因此,项目在施工中,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统一。

二、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

工程建设虽然也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但它不同于其它物质生产活动,因为建筑产品是一项特殊的商品,不仅使用年限长,涉及面广,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多,它的生产过程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容易产生质量波动,即使事后发现质量有问题,对其处理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将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将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还要提高参加本工程项目施工的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特别是项目班子成员的质量意识,把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2、坚持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过去通过对成品或竣工工程进行质量检查,才能对工程的合格与否做出鉴定,这属于事后把关,不能预防质量事故的产生。提倡严格把关和积极预防相结合,并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处于控制之中。

3、坚持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是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遵照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与检查手段,对工程分阶段地进行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的基础是要求对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每一种原材料进行检验、分析,对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等,因此,对建设工程产品坚持质量标准,应从原材料开始,道道工序应坚持质量标准,以数据为依据,严格检查、验收制度。

4、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质量控制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质量控制的活动中,应以人为核心,提高职工素质。

5、坚持全面控制

首先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全过程指的就是工程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是勘察设计质量、原材料与成品半成品质量、施工质量、使用维护质量的综合反映。为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质量控制不能仅限于施工过程,而必须贯穿于从勘察设计直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要把所有影响工程质量的环节和因素控制起来。其次是全员的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是项目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集中反映。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依赖于上至项目经理下至一般人员的共同努力,所以质量控制是必须把项目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关心质量控制,人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没有终点的连续性活动,停止就意味着开始倒退。它的成败在工程项目的成败中扮, 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低劣的质量不仅会大幅度增加返修、加固等人工、材料、机械的投入从而增加了成本,还会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带来许多诸如维修、改造的麻烦。同时也必然会增加安全隐患,缩短工程的正常使用寿命。更有甚者造成重大事故,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形象造成及其不好的负面影响。因此,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的到位的实施质量控制。

上一篇: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及修补 下一篇:浅谈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