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英语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

时间:2022-09-24 07:12:11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

【摘要】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英语课堂 积极参与 合作探究 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改下的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堂教学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要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必将成为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下面简要谈谈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设置灵活有效的学习小组,形成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载体

探究性学习,主要以小组为组织方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通过小组学习,弥补个体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力量,变势单力薄为人多智广。根据布鲁纳小组规模研究成果,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6人小组。为了增强小组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可让学生集思广益,为自己的小组起个性化的组名。事实证明,学生有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能为自己的小组起上别具特色的组名,凝聚他们的期望和目标。这也能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为调动组内学生的积极性,让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更灵活有效,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让每个成员担当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协调员、检察员等,并采用角色定期互换的办法,使每个学生都担当不同的责任,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和锻炼,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充分自主探究

传统的英语教学把学生囚禁于方寸之间,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教师满堂灌,一味讲解词汇、语法,学生只是机械记忆。如此的教法扼杀了学生的灵气,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自由。陶行知先生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救大多数人的创造力,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所以,教师要以友好、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其自信心,极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充分自主探究。例如,我在初三英语第一轮复习每个单元的词汇时是这样做的:先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己看该单元的单词,要求探究每个单词的词性、词形、考点,5分钟后让一组的组长选择其他组的几个组员到黑板上默写该组长认为重点的单词,默写完毕后,该组长引导全班同学一起回忆所默写词汇的用法,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其他同学和老师可以补充。下节课换其他组组长主持,达到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人人平等。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主人、主角的教学理念。

三、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高效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材比旧英语教材更具有时代气息,内容更加新颖、广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具有时代气息的图形、图像、动画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影片、录音、音乐等为学生创设生动开放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对于较难的问题,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共同协商、讨论来解决。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思维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在这种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互补,学习效果极佳。例如,在中考复习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时,我结合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利用多媒体播放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和震后营救工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短片中可怕的地震、感人的救援、社会各界的热心捐赠潮湿了每个人的眼睛,他们的讨论异常积极主动,就像一家人在商量非常重要的事情。五分钟后小组进行汇报,效果特好,许多讨论的结果都是教材上没有提到的。

四、开展创造性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除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设计开放型、创造型、应用型的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材内容。而这部分作业的设置必须格外强调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之具有启发性、应用性、综合性,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需求。例如,根据教材,教师可以布置“英语辩论”、“英文小报制作”、“看图会话”、“英文采访”、“英语广播”、“化妆舞会”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能引导他们通过资料搜集、整理、融合、设计来深入探究所学知识。例如,在中考书面表达的专项训练中,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要求学生课后写一篇竞选北京奥运志愿者的演讲稿。我没有给他们要点提示,而是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奥运志愿者,我们应该为奥运做些什么等等。结果,在第二天的展示课上,我发现学生的观点都特别新颖、鲜明,有的学生在演讲过程中还展示了自己的设计、创意、插图、所做的努力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为了深入探究这一问题,他们的确付出了许多。这种活动,不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现实的热点问题,也成了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释放了潜在的智慧,感受学习的幸福,获取不断的成功。

五、设计激励性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渴望有一种被认同感、一种满足感、一种成功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我在探究性学习教学实施中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长评价。评价的内容有针对内容表达的、针对个人素质的、针对创新设计的等等。在评价时,不管是自评、组评还是师评,都要抓住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评价要坚持公正、热情、诚恳等原则。对学生的这种探究性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进行及时、积极的评价,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乐于探究、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使他们的思维能力真正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和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很好的途径。当然,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并进一步完善,还需各位同仁集思广益,共同创新。

上一篇:师生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下一篇:师生互动下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