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珠算考试改革探索

时间:2022-09-24 06:35:52

高职高专珠算考试改革探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珠算教学环节相应的薄弱起来。作为中华民族传承的一项技能,我们应该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使其培养出在现实业务中有用的人才。改进珠算教学方法的十多年来,学生的珠算水平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对于考核机制的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 珠算 考试改革

期末考试是学校考评学生学习程度、检验教学目标和效果、获得反馈信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学的重要方法,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学校内部的考核主要的功能是诊断,即诊断教学目标和授课方法的合理性、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掌握的程度。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规范的考试管理是教学质量赖以提升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业有成的助推器。

一、高职高专珠算教学中考试现状

珠算技能是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技能性学科。随着计算机在经济领域的普遍应用,珠算在经济业务的计算中逐渐弱化,这使珠算教学承担着更多的挑战。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珠算技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珠算素质,普遍提高定级率,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解决这个教改课题,除了要上好珠算教学的每一节课,增强珠算教学的艺术性以外,还应该完善“教学、练习与考核”之间的关系。用高效的考核制度来促进整个珠算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升其业务能力,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经过课题组调研,我们发现当前高职高专珠算教学考核着存在以下问题:

(一)考试方式古板

当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珠算考试方式还是向理论课靠拢。即主要是闭卷、笔试、理论考核,而事实上开卷、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才应该是珠算这种能力型课程的考核重点。

(二)考试重点单一

很多珠算考试至今仍然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水平,不太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这使学生学习兴趣低落,也不利于其将要参加的全国珠算等级鉴定考试。

(三)评价方式不科学

珠算考试仍和其他课程考试一样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各院校大多采取以期末一次性考试作为学生该科学业成绩的做法,平时测验和阶段考试很少。虽然有些珠算课程考核采取的是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但是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最多为40%,而且并不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评定,而主要是对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纪律表现的认定。有的学生为获取平时成绩的高分,虽然按时到课但并不积极学习知识,学生的平时成绩意义不大。这种评价方式表面看来是在重视过程评定,而实际上仍然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重结果评定。

(四)忽视考试的信息反馈

我们了解到,珠算课程考试之后,教师较少对试卷进行评讲,只是流于形式写写试卷分析报告。教师在阅卷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机会进行弥补,较少利用考试反馈的信息来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影响考试诊断功能的发挥。

二、高职高专珠算考试改革建议

考试本身就具有导向功能,也就是说考试是一个“指挥棒”,教师怎么考,学生就会怎么学。众所周知,珠算是一门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学生学习的收获除了要通过全国等级鉴定考试之外,还要总结和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以提升今后的业务水平。根据课题组的研究,现就珠算校级考试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

要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落后考试观,树立融拓展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考试观。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珠算教学考试改革。

(二)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

珠算课程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与其他的教学改革相配套,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全面支持,学校应有相应的保障考试改革顺利开展的管理机制。

1.学校要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在珠算课程考试中大胆改革,锐意创新。

2.学校应加大人、财、物三个方面的投入,确保珠算课程考试改革的顺利实施。

3.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珠算考试改革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因此,学校要鼓励教师们进行再次学习、进修培训、参加学术交流等,使他们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能有较大的突破。

(三)考试命制规范化、科学化

试题的命制要符合珠算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可以参照全国等级鉴定考试的试题进行命制,全面考核学生的珠算应用能力。试题编好后,由命题组各成员以及教研组长仔细审核调整。命题要发挥加减乘除不同类型试题的最佳测试点,突出对各种计算方法核心知识的考核。达到“以考导学”、“以考促学”的目的。

(四)建立科学的考试模式

这里要强调的是,珠算课程作为一门能力培养课程,不应该“一纸试卷定输赢”。因为这种偏于技能的课程的考核成绩的好坏,比一般理论课程考试,更多体现出除了和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关之外,还与学生当天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考试环境、甚至监考老师的监考水平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平时检测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把学生成绩分散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强调全过程的考试,使考试更公平合理。

(五)建立完善的考后分析改进机制

珠算考试改革还要使考后总结工作制度化,考后总结既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也是实施教研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应该探索建立考后总结制度,使考试的检验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珠算教学考试改革设计案例

下面以课题组研讨的某校某学期的珠算教学考试改革设计案例为例,介绍珠算考试改革的实施要领,希望能为今后的珠算考试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考试改革思路

某校某学期珠算课程考试改革的主要思路是“采用竞赛代替考试,不以一张试卷定成绩”。

(二)考核设计

1.平时成绩。本学期珠算课程平时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50%;(1)本学期珠算课程考勤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其中学生上课纪律及出勤情况占平时成绩的10%、作业完成情况占平时成绩的10%。

(2)在珠算指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五个项目分别学习之后的两周内,进行随堂小竞赛,每次竞赛成绩占平时成绩的6%。

2.期末成绩。本学期珠算课程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50%,采取过程性珠算技能竞技大赛替代期末考试的办法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课程进行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组预赛竞赛;

(2)所有本学期修读珠算课程的学生全部参加预赛,参加预赛的竞赛者按照学号顺序分为N组进行;

(3)每组预赛的竞赛时间为10~20分钟;

(4)预赛竞赛内容有:

①第一次:珠算加减法比赛;

②第二次:珠算乘除法比赛;

(5)两次预赛分别于本学期教学周的第九周和第十四周左右举行;

(6)每位同学以2次预赛的平均成绩代替期末考试卷面分数。

3.珠算课程考核总成绩。

(1)根据平时成绩和预赛竞赛汇总成绩计算出期末最终成绩;

(2)取预赛竞赛汇总成绩前40名选手,连同学院其他竞赛报名者,进行珠算技能竞赛决赛,设置奖项,以资奖励。

参考文献

[1]段颖立.中国高校考试制度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

[2]崔栋.珠算与点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烟台南山学院校级精品课程《珠算》,项目编号:JP1229。

作者简介:单蕊(1981-),女,汉族,山东枣庄人,任职于烟台南山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上一篇: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