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习在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4 05:21:20

服务学习在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应用

[摘要]服务学习是一种将服务与学习有效结合,沟通理论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典范教学模式,普遍应用于世界各地高等教育中。然而在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却极少应用服务学习。事实上,无论是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都有必要开展服务学习。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服务学习的教育成效,开展服务学习时应注意三点:深化认识、确立适宜的服务学习项目以及遵循服务学习规范流程。

[关键词]服务学习;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2-008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22.042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水平都远低于城市地区。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师资问题,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偏远及不发达地区。综合素质偏低、合格教师缺口大以及理念严重偏移是农村幼师状况的突出表现。因此,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必然要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质与量为重要内容。在2010年国务院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

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其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质量,从而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为培养新形势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需要的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人才,地方高师院校须认真吸收国内外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先进经验,结合地方实际,搞好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二、服务学习: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服务学习”源于美国,是“将有意义的社区服务与教师指导和反思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丰富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发展公民责任感并加强学生和社区联结的一种教学策略”。也有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服务学习是以“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为典型特征,把服务当作学习的途径,在开展过程中通过服务来积累经验,并对经验进行深刻反思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思维方式的改善、能力的增长与全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服务学习与同为实践性学习活动的实习、见习以及志愿者服务有所不同。实习、见习重课业学习轻社会服务,而志愿者服务则重社会服务轻课业学习,相较而言,服务学习则是社会服务与课业学习并重,它将知识习得与应用性问题解决紧密衔接,将校内课程学习与校外实践活动整合通融。此外,在实习、见习或志愿者服务中,受益方或为社区或为学生,而服务学习则是社区和学生两者共同受益,它将学生个人成长与社会服务兼而顾之,既为社区的服务对象提供了帮助,也培养了学生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服务意识,健全学生的价值观,体现出互惠互益的特征。

可见,服务学习是综合优势与整体效益较为明显的一种学习形式。它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得到迅速推广,已成为业内公认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可用于各级各类教学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中。在美国,服务学习已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某些高校将服务学习列为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某些高校则将服务学习纳入到幼儿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中,还有一些高校将服务学习与幼儿教育课程整合。

三、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服务学习的必要性

在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服务学习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教育理念,极少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服务学习。然而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微观层面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观层面的地方高等院校改革与发展还是宏观层面上的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学前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来看,地方高师院校学前专业开展服务学习都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和必然。

首先,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课堂知识和实践经验之间未能建立有效的连接,使得学生校内课业学习与其现实工作及生活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虽然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都设有教育见习、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但这些教育实践中通常存在着学生主动性、参与性不足,活动目标不明确,评价缺失以及缺少反思等问题,导致这些实践活动实效并不显著。此外,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目前就业的主要方向为农村地区的幼儿园,而他们见习、实习的地方常常为城市的公立幼儿园,这两类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理念、教学资源、生源构成、师资队伍、社区环境等方面都有差异,使得学生对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对农村幼儿、家长及社区的实际需要缺少足够的了解与尊重,对该如何做好一名农村幼儿教师缺乏准备。有针对性的服务学习能令学生在参与与反思的过程中学会用建设性思考方式来认识问题,在农村学前教育的真实情景中培养师德和能力,少犯“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毛病,能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并尊重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树立自我存在的价值感,从而促进学生各项综合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当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能做到“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及终身学习”。

其次,目前部分地方高校陷入发展困境,如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等。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切实提高地方高校对产业发展的服务水平,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转型存在着多种途径或模式,服务学习从学校教学这一核心工作切入进行改革,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双向联通,有利于地方高校打破常规思维充分发挥学校的地缘优势,体现学科专业的本土化特征,让学校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还有利于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及社会服务意识的提高。服务学习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较易发挥其集成效应,从而带动地方高校的整体改革。

再次,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少,覆盖面不够;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缺乏,管理不规范;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待遇及素质问题;农村学前教育的观念意识薄弱等问题。虽然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但仍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开展服务学习就为更多学生参与农村学前教育公益、承担社会责任以及促进资源的双向互惠的良性流动开通了渠道、搭建了平台。可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聚集更多的社会资源。

四、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服务学习的策略

(一)深化认识

服务学习不只是一种形式,它蕴含着深层的哲学内涵。教育者唯有深刻认识服务学习的内涵,并认同服务学习的理念与价值,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服务学习的教育成效。当今我国社会变迁与转型,不少人感受到信仰的迷失、存在的危机、个人价值与意义的虚无感。地方高校教师以及农村幼儿园教师(即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双方的角色)在各自业内均属于相对的“中下层”,更可能体验到这些迷失与困惑。而服务学习则可能改变师生双方审视自身及社会的参照框架,促使师生从多个视角来反思生活的目的与价值,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反思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信念系统进行审视、调适,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并对多元文化、人性等形成更为准确、真实的理解与尊重。而师生的共同成长首先有赖于教师能打破旧有观念,不把服务学习仅视为装点门面的“花瓶”,不走形式,而是深入学习服务学习的内涵,内化服务学习的理念,认同服务学习的内在价值,唯有这样才能让服务学习成为一种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确立适宜的服务学习项目

从操作层面,地方高师院校应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及当地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科学地设计适宜的服务学习项目,使其既满足学前专业学生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需要,又能与学校常规课程的学习目标、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融合。

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服务学习的存在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将服务学习单独列为一项教学实习任务,即规定学生毕业前必须到农村幼儿园及相关机构完成一定质量的服务学习活动以此获得服务学习课程学分方可毕业;或者选择一部分适合的课程,在课程中实施服务学习,并有课时的要求,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还可以将服务学习整合到幼儿教育课程中,即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把服务学习的教育方法教给开展服务学习的学生,学生通过实施服务学习将服务学习的理念传给农村儿童,农村儿童通过社区服务把服务学习传给其他儿童。服务学习中服务活动的具体形式也是多样的,如田园调查、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心理辅导、持续的志愿服务等。服务学习的内容选择同样具有多样性,就结合学科开展服务学习而言,幼儿健康学、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课程与活动设计、幼儿科学教育、幼儿艺术教育、幼儿社会教育等专业课程都可以从中生成适宜的服务学习内容,以达到多元的教育目的。

(三)遵循服务学习规范流程

不管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服务学习都有几项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准备、实施、反思和庆贺。在准备阶段,学生需要认真进行理论学习、学术探讨,并计划服务学习方案。实施阶段即应用理论知识于实践中,按照计划进行行动,切实为服务对象实施服务活动的环节。反思和庆贺是服务学习区别于其他学习模式的特色环节,同时也是决定服务学习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反思即学生对服务学习活动进行记录、思考、评价并接受反馈的过程。反思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个人反思也可以是集体反思,可以是撰写反思日志或研究报告,也可以是小组交流讨论。反思活动应贯穿于整个服务学习中,包括活动前反思自己对服务学习的看法、预期等,活动中反思计划执行程度及活动感受、体验,活动后升华对服务经历的认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知识建构等。服务学习终结时的庆贺环节不可忽视。庆贺是一个评价进步、分享学习与成长、收货成果的环节,教师(也可包括服务对象、社区成员)对学生的参与、奉献及成长予以认可、表扬、鼓励,如颁发证书、感谢信等。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如播放视频、音频材料,创作文艺作品,表演节目等,来回忆、再现服务活动的真实而深刻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服务学习的效能感及持续投入服务学习的意愿。

总之,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沟通理论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典范教学模式,在地高师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上一篇:浅谈企业转型中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下一篇:中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比较与启示